小小书屋>军事历史>科学家闯汉末>第八百九十八章 太原钢铁厂

不说董白开始向蔡琰学习,这边刘协在晋阳休息了两日后,马强便带着他和卢植等人开始参观起整个并州最重要的工厂——太原钢铁厂。

太原钢铁厂位于晋阳城外,汾水边上,不久前还是一片荒地的这里已经变成了一大片的厂房。

“陛下,无论是农耕还是军事,都离不开钢铁,可以说钢铁的产量决定了我们一个国家的强大与否。

这座太原钢铁厂是并州第一钢铁厂,也是和蓟县钢铁厂、邯郸钢铁厂、上党钢铁厂一同建设的河北第一批大型钢铁厂,和红星、渔阳并称河北六大钢铁厂。

和以往的铁厂不同,这种新式钢铁厂采用了多项新技术,产出高,消耗的燃料少,而且还可以直接出钢。

这里出来的钢铁大部分都会运到隔壁的太原器械厂打造成各种军械或者农具,然后运到河北各地贩卖使用。”

马强一边走着一边说,刘协等人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大型工业基地,只觉得什么都新鲜。

“大将军,这钢铁厂一日能出铁料多少?”卢植问道。

“这钢铁厂还没完全建造完毕呢,我记得之前报的计划方案,太原钢铁厂的一期月产量应该在五百到六百吨,毕竟还是刚刚建设的新厂,工人也不太熟练。

哦,吨是我们河北新定的计量单位,一吨为一千公斤,一公斤为一千克,也相当于原来的四斤。”

马强解释道。

“那就是两百万斤以上的铁料了?”

刘协皱眉看向身后一脸惊恐的众人,不解的低声问道“这很多吗?”

卢植苦笑的说道“陛下,我朝鼎盛之时,铁料不过产一千三百万斤。”

刘协算了一下,笑道“这不是差不多嘛,六个钢铁厂,一个两百万,加起来才一千两百万。”

卢植继续说道“微臣说的是一年!而且是大汉十三州的总产量!”

刘协的表情顿时呆住了。

一年?

大汉十三州的总产?

我大汉鼎盛时一年才一千三百万斤?

而河北现在一个月就有一千两百万,也就是说,河北一年的钢铁产量,已经是十倍于昔日大汉了?

刘协的表情管理有些失衡了。

马强一脸谦虚的说道“微臣经营河北这么久才增加了这么点钢铁产量,的确是有些懈怠了。”

“大将军啊...你这要是懈怠,我们就没做过事了。”卢植叹道“有了这么多钢铁,百姓就可以用更好的农具,生产出更多的粮食,军士也可以用上更好的军械,大汉中兴,指日可待了!”

刘协抬头看向不远处的高炉,再看向马强,只觉得马强就像高炉一样,是高不可攀的存在。

“古人云,谷贱伤农,这钢铁产量高了,价格必然低廉,不知原来的铁匠、矿工是否都还安康啊。”淳于嘉突然在边上叹了口气,开始说起了怪话。

马强看了他一眼,然后又看了一眼韩融等人,然后笑道“淳于公过虑了,原来给各私矿做事的矿工或者铁匠大都招募进了六大钢铁厂。

他们现在工资丰厚,年老也有保障,不知道有多开心,唯一不开心的,恐怕就是原来的那些矿主和工坊主了。”

“那这钢铁厂果然是与民争利喽?昔日桑弘羊和贤良文学的盐铁会议之争,大将军应该知道一二吧?”

淳于嘉说的盐铁会议,就是是汉昭帝时,霍光组织召开的一次讨论国家现行政策的辩论大会,辩论一方为桑弘羊等政府官吏,一方为地方推选出的六十多名贤良方正,也就是东汉的名士。

这场会议的重点就是是否要继续盐铁专卖制度,朝廷应该言义还是言利。手机端 一秒記住『→\etv.c\o\m』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会议的结果则是贤良小胜,取消了郡国酒榷和关内铁官,但因为国家财政需要,盐铁国营还是继续了下去。

而在这次会议后一年,桑弘羊就被卷入谋反案被灭族。

淳于嘉提这个,一方面是在抨击马强的河北铁盐专营政策,一方面也是提醒刘协,当面的马强谁知是不是下一个霍光呢。

“哈哈哈,淳于公说的莫非是茂陵唐生、鲁国万生、汝南朱子伯、中山刘子雍这些碌碌之辈?

这些人下不知民间疾苦,上不知国家大事,其言语皆空谈误国之语,否则为何昭帝依旧用盐铁专营之策呢?

在我看来,这些人,嘴里全是仁义道德,心中全是金银珠玉。

与民争利?何为民?黔首乎?寒门乎?豪门乎?

何况盐铁乃百姓根本大事,只有官营为主,私营为辅,才能最大程度的让百姓得利。”

“私营为辅?河北难道还有私营的铁厂和矿场?”卢植不由问道,这和他之前知道的好像不太一样啊。

“当然有,大汉律法是允许私营铁厂、矿场的,我河北自然不会例外。

大将军府不过是给铁厂和矿场设置了标准,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嘛!”

听了马强的话,淳于嘉等人暗下决心回头好好看看河北的军政条例,省的老是被打脸。

“营主,铁水要出来了!”一个戴着红五星徽章的人快步跑来说道。

“陛下,吾等正好可以一观。”

刘协也没见过铁水出炉的场景,也很感兴趣,便跟着马强来到了高炉观测台上。

只见几个工人用力敲开出铁口,红火色的铁水立刻澎涌而出,感受着铁水的高温,闻着冶炼时产生的硫化味道,刘协等人第一次感受到了工业


状态提示:第八百九十八章 太原钢铁厂--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