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科学家闯汉末>第六百零八章 工商税费改革(上)

汉朝原来的工商税法跟不上新的变化了么。

马强拿出了自己的本子开始写了起来,他很清楚,由于田地面积的限制,农业产出是永远比不上工商业产出的,除非大汉帝国准备成为一个农业国,但有他在,大汉注定要成为这个时代第一个工业国!

“说说看你们的想法吧。”

甄俨递上一本册子说道“这是卑职拟定的《镇北军工商管理条例》,条例要求凡在镇北军军政监督境内的所有工商,须一律遵照章程登记,并缴纳登记费;营业登记费,根据登记营业资本比例的千分之二征收,其资本额不及一万钱或临时登记者,概收登记费一钱,未有登记者,为无证经营,凡被发现者,所有资产,罚没一半资产,如被人举报,举报者可独享官府罚没所得之一成。”

工商管理登记?

马强做为后世人,自然明白这样的登记是为了什么。

一切,为了税收。

而一万钱以下或者临时工商登记的商贩,大都是家庭作坊,收取一钱这样的形式费用,也更加有利于管理小商小贩。

别小瞧了小商小贩,他们虽然创造的税收不高,但却可以容纳极多的就业人口,而充分就业,就代表了稳定。

“此法不错,还有吗?”

“另外管理条例还规定了对出售质量有问题产品的商家处罚规则明细以及其他一些对商贾的监管规定。”

马强翻阅了一番,回忆了一下说道“我看还可以再加两个内容,一个是对不正当竞争行为和违法的垄断行为的查处,例如粮食还有放贷。

我们的粮食监管只是应急措施,日后迟早要放开的,但不能因为放开导致以前那些囤积居奇的事情再次出现,而那些放贷的,是推动兼并土地的最大元凶,我们不可能完全禁止民间借贷,但要控制利率,高利率加上利滚利,就是逼死人。

我可不想日后报纸上出现什么欢迎借钱给孩子买礼物的狗屁广告!

另外一个是不正当竞争,看到别人生意好就去传流言,诬陷别人,甚至联合其他本地商贾排挤外地商贾,这都不行。

这些事情,你们商监局都要抓起来。”

“明公英明啊!卑职明白了!”甄俨一脸的恍然大悟,也不知道是真的懂了还是假的懂了。

反正马强看着甄俨这个样子,有一种看到甘始的感觉。

说起来,有空得去看看这个老道别让他偷懒了。

“杨老,税赋这块,你也有新的想法?”

坐在四轮车上的杨万里看向糜竺说道“子玉你还不知道我吗?我还是你来大松村后才开始认字的,哪里有那么多学问。

我这个税改方案,大都是子仲的功劳啊!”

糜竺急忙拱手表示谦虚,而甄俨看着马强那一脸的赞许表情,心里那叫个不是滋味。

但又能怎么办呢,谁叫他真的不懂这些事情。

“子仲不错,不过杨老你毕竟是财监局局长嘛,还是你说吧。”

杨万里其实也是在谦虚,这些年来,他从大松村到红星营,从平原郡到青州再到镇北军,他都兢兢业业的在主动学习,这人不怕老,就怕不学,虽然在创新上,他可能有所欠缺,但在日常事务上,他这个大管家管的也是很好的,最少,从来没有让马强因为钱的事情担心过。

“那就先说说我们现在的税赋情况吧。

我们除了官营的产业外,税赋主要来自于田税和口赋,田税很简单,就是按照田地收入比例交税,但是因为清分田地后的减免政策,几乎没有田税收入。

而口赋又分为“算赋”和“口钱”两种。

算赋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人头税,人不分男女,从十五岁到五十六岁期间,每人每年须向国家纳钱一“算”。商人和奴婢要加倍交纳,每人年征二“算”。

这个算赋在先帝时,多为一算一百二十钱,但也时有增加,而我们的算赋按照减税减赋的原则,收八十钱,一年得钱约七万四千万钱。

口钱则为未满十五岁的少年儿童的人头税,我们也减免了。

而剩下的如市租、算缗钱、算车船钱、贳贷税、牲畜税、关税、山泽税、渔税中的牲畜税和渔税我们也全部减免了,其他几种预计一年得钱七万三千万钱。

可以说,我们镇北军的开支,基本上是依靠官营产业所得,否则一年之内,我们就会破产。”

“怎么这么点?”

“哎,一方面是工商税难收,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百姓大都是自给自足。”

马强摸了摸胡子,想明白了其中关节。

东汉的经济特点就是庄园经济,其他没有纳入庄园经济的也都是小农经济,基本都是自给自足,对外的经济交流很少,商业自然也就不发达了。

这样的税赋结构,也难怪历朝历代都重农轻商了,你商业税赋就没多少么。

历史也的确是这样,一直到清朝时期,税赋收入依旧是以田赋、盐税、关税为主,其中田赋收入占比高达百分之七十,而明朝的奇葩税收政策和政治气候,导致工商税占总收入不到百分之五。

至于宋朝那种工商税占比极高的原因,也是因为利润高的商业如酒、茶、盐等都是官府专卖,所谓的工商税,更像后世的国企利润转移支付。

而工商税低的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和杨万里说的一样,官府难收啊。

工商税的征收一般都是依靠货物,可货物这个东西不像田赋和人头税,那些豪强很容


状态提示:第六百零八章 工商税费改革(上)--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