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绛色大宋>第三九九节 流言,摊丁入亩

陈傅良站了起来,他要问,他要知道更多的事情。

韩绛不好拒绝,但也不会回答。

因为陈傅良刚入伙,还算不上非常信任的伙伴。所以韩绛听说道:“这样吧,陈知府就在临安府住上几天,别出门,别访友,看着。”

“敢问,看什么?”

“快了,我看短则五日,长则十日,便会有结果。一个很有趣的结果。”韩绛给陈傅良说完后对刘淮说道:“将军若在临安城感觉无趣,可去秀州,雷将军估计若是已经到了,或是一天两天之内便到秀州,秘密来的。”

刘淮没犹豫立即说道:“我去秀州,若被人发现我在临安城,不好。”

韩绛回答:“恩,休息一下,夜里送你出城。”

陈傅良说道:“我也一起,我到外城那里,我旧宅还能住。”

“也好。”韩绛没拒绝。

次日,陈傅良独自一人走到外城的城外,看着护城河上那个即将完工的码头,微微的叹了一口气,这时有船过来,从南往北,看这船陈傅良知道这是韩家从严州过来的船,经钱塘江然后从水道北上,经临安城东的护城河。

这船吃水很重,逆流而上快到码头的时候,船上已经弹出十几根纤绳。

只靠风力,这重船已经没办法进入码头。

陈傅良有点好奇,不由的往前走了两步,人已经站在河堤的边缘。

这时,突然有一人扑了过来,将陈傅良扑倒,然后拖着就往回拉。陈傅良挣扎着起来之后才听到几步外一个老者的声音:“这有什么想不开的,看你的打扮应该是一个书生,这落水鬼到了阎王那里可是不落好的。”

陈傅良听懂了,这是有人以为自己要投河,所以年轻的那个将自己扑倒拉了回来。

陈傅良拱手一礼:“谢过这位老丈,我非是要投河,只是看那船。”

船!

一老一少也顺着陈傅良的手看了过来,老者说道:“韩家安居号的船。”

“我懂船,这船吃水有点深,过了水线少说有一尺。”

“两尺,也就是当下天气好,若是雨季船头也不敢,这船上运的是砖石和水泥。”

水泥这个词陈傅良听过,但却没有见过。

白云坊建屋的时候用上了,听说有两种,好的特别贵,而且有钱也难买,用水泥制作成石头的形状,干透之后就真的变成了石头,坚硬无比。

普通的是用于建屋,砌墙所用,也是非常有用的。

陈傅良正准备再问点什么,只见几个半大孩子飞奔着跑来,他们抱着一卷纸:“先生,先生,我们打听到一个有趣的消息,可否绘在本旬的坊报上。”

先生。

陈傅良开始好奇这老者的身份了。

几个半孩子将他们抄录的东西给了这老者后,老者的眉头已经拧到了一起。

陈傅良上前施礼:“这位老先生,可否一观。”

“恩。”

陈傅良双手接过,没有急着打开,再施一礼:“没请教。”

“老朽钱九,白云坊坊会七老之一,主管坊内教学之事。这几个娃娃说的坊报,就是每旬画在坊内的趣闻时实。”

钱九肯定是假名,这气度不是一个寻常的教书匠能有的。

怕是曾经也是官身。

陈傅良不敢报自己的官名,只是报了自己的名字。

果真,钱九一听便知:“失敬,失敬,原来是知泉州。”很平淡,并没有媚上的态度,陈傅良相信这位当年肯定是官。

钱九在陈傅良翻看几个少年抄来的传闻时说道:“宛城大变,虽说宛城现在是金国却也生活在许多我大宋的百姓。宛城这新规矩很吓人,摊丁入亩、入坊、入铺。是良政,也是危政,怕是宛城要遭灭顶之灾。”

陈傅良也是点点头。

他懂。

陈傅良说道:“是良政,丁税减免对于穷苦人家来说是大好事。但这样的良政却不容于天下,必会招怨恨的。”

钱九将那抄录的内容拿了回来还给几个半大孩子:“你们听着,这事不要落下文字,可以传,却也不可以传。朝堂之上的大人物是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临安府怕也容下来传这事的人,你们不懂,但这次要听话。”

几个半大孩子齐齐一礼:“是,先生。”

钱九冲着陈傅良一拱手:“告辞,老夫要去检查蒙学堂上午加餐之事。”

陈傅良长身一礼,目送钱九离开。

摊丁入亩。

陈傅良脑海之中瞬间就被这个念头所充满,这一条对当下大宋时局的影响有多大。大宋田地兼并已经严重到了快要亡国的程度了。

这时,那条大船入港。

韩家。

作为控制着大半个严州的韩家来说,摊丁入亩对韩家的影响有多大?

陈傅良相信,这种影响是巨大无比的。

对于任何一个大地主来说,从自己的口袋里每年拿出几万人,十几万人的人丁税,这是一笔伤筋动骨的损失。

摊丁入亩。

什么入坊、入铺普通人没听到,却是这个摊丁入亩实在太过惊人。

病毒式的传播速度。

仅仅一天时间,别说是临安,就是平阳、秀州、绍兴府等只要是一天路范围内的地方人尽皆知,而且传的有模有样。

市井已经在流传,就是金国西京的人都开始往宛城跑了。

宛城那边原本打算躲入山林的义军,因为投靠的人数巨大,已经拉起队伍开始大练兵,准备正面硬刚金国。

却没有人问,


状态提示:第三九九节 流言,摊丁入亩--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