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统计大明>第九百零七章赛伯温内阁的倒计时

赛伯温最近在做的主要工作就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收尾,哪些地方没有达标,为什么没有达标。

之所以这么着急是因为年底要提交预算,也就是说看着还有一年多的时间,但是如果年底不把明年的预算工作安排好,那么明年根本没钱在突击达标。

按照陛下的意思,五年计划完成情况将是考核首相和整个内阁的关键指标,凡是没有完成预定计划的,需要进行述职检讨,如果确实是自己的能力问题,那么就直接辞职回家了。

第一个五年计划因为超大规模的旱灾影响,部分计划任务因为财政的倾斜已经超额完成。

例如农田水利这一块,不仅完成了以前河渠的修复整理,还新建了沟渠数十万里,新打灌溉水井数万眼。

道路方面,大明四规划关内段已经全部完工,正在朝着关外延伸。

部分河道取值,运河清淤改道也如期完工,黄河分河也提前完成了两个五年计划的工作量。

农业方面虽然中原旱灾,但是大明其他地方粮食产量可都是爆发式增长,再加上旱灾一旦过去,中原完善的水利设施网络粮食增产已经是定局。

钢铁煤炭这些更是不用说,大明造船业爆发增长,打仗一直没停,各种生产活动也都需要钢铁。

尤其是从前年开始蒸汽机对钢铁的需求暴涨,导致工厂钢铁机器需求增加,所以钢铁厂和煤炭开采的扩张一直没有停过。

但是也不是没有短板,还不够完善,每县至少有一条硬化道路的要求还没有做到。

山区迁出任务还没有完成,部分黄土高原居民和西南等山区的百姓还没有迁出。

航道清理工作没有想象中顺利,三峡航道依旧有大批暗礁急流险滩无法清除。

随着城市的扩容,各种城市问题也集中爆发,脏乱差等问题尖锐,新入城的百姓居住条件简陋问题越发突出。

因为人口的外流,各地人口不均问题也开始尖锐,随着天气进入回复期,中原地区佃户的缺乏导致地主收入下降,引起了很大的不满。

虽然大明很多地方已经很富裕,大家不仅能吃得饱还能吃得好,但是一些偏远地区依旧有人徘徊在温饱线一下,半年靠野菜充饥的还有不少。

这部分人就是那些不愿意背井离乡的百姓,山区地少且贫瘠,但是他们都盼着别人走了把地留给自己。

因为大明已经停止了大规模的强制移民,甚至移民宣传也停止了,在没有政策支持的情况下解决这些百姓的生计问题变成内阁比较头疼的事情。

教育问题也很尖锐,新学缺老师,一直缺,非常缺,大明从来不缺学校,哪怕是把祖宗祠堂清理出来办学校大家都愿意。

但是教师确不是谁上谁就行的,如果学新学的这些人都来当教师那自然是够了。

但是各行各业都在抢人,工厂,研究所,皇明商号,军队,造船厂,垦殖公司,商会等等都在抢人。

工厂需要人开动维修机器,操作机器的人不一定个个都是新学生,但是至少技师总要是的。

研究所更不用说了,蒸汽研究所飞快扩张,给其他研究所树立了榜样。

加上近些年大明各种基础科学的整理完善,各科学都在往深处探索推进需要人才。

皇明商号就不用说了,他不止是一个商号,对于人才的需求一直没有中断。现在大明第一等的国考是内阁国考。

第二等的就是皇明商号招考和军校招考,三个被视为前三的出身。

军队开始从依靠个人天分转为依靠集体力量,所以对技术兵种需求旺盛。

造船行业目前是大明第一大产业,靠着这个吃饭的人口超过千万,造船新船研究都是高技术行业,人才需求高,工钱高。

当然要说财大气粗还是垦殖公司和商会,那些早期出去的垦殖公司现在已经混的风生水起,排在前十的其财力堪比一个小型藩国收入还高。

商会更是如此,商人一旦发现某件东西或者某个人能给他带来利益,那么他们绝对不吝啬投资。

正是商会和垦殖公司不断的抬高薪资待遇,导致愿意踏实投身教育的新学生减少,教育行业没有完成五年计划的进度。

卫生部也是一个难题,去年的战争影响力教学进度,不少教师和学员都直接派往了战场,今年这些医生虽然回来一部分,莫卧儿那边还没有结束,叶尔羌那边又要开战。

虽然学生上战场实践是好事,但也不能一直实践不学习理论啊,老师都被派到前线去了,总不能招生往前线送吧。

加上皇上一直在催促让卫生部提高婴儿存活率,卫生部压力很大。

听说下一个五年计划教育和卫生要普及到所有垦殖公司和莫卧儿地区,所以下一个五年这一块还是要加码。

税收方面关内增长稳定,关外大片领土纳入大明版图,虽然税收没有上缴,但是地盘扩大肯定会促进关内经济的增长。

所以税收增长不用担心,至于收回莫卧儿地区的税权,就留给继任者吧,赛伯温现在只想别出事,混个有始有终就好。

赛伯温从刚当上首相的时候就知道他干不长,陛下已经明确规定,首相五年一届最多干两届。

而且赛伯温这个首相虽然名声好听,但是权力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因为他没有兼职。

例如吴启晨继任首相,他很大的可能会继续兼任统计部部长,那就是掌握财权的首相。


状态提示:第九百零七章赛伯温内阁的倒计时--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