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汉末独行>第二百六十三章 洛阳(三)
斌同策谋。天子得出仆射,并录前功封东武亭侯。

之后在曹操的麾下再次坐镇关中,一路让关中稳定,抵抗了雍凉之地的诸侯,马家以及韩遂等人都清理的十分服帖,这就是大功,曹操也非常的赞赏他,甚至将他在关中比作当初萧何在高祖的后方。

诸多功劳的钟繇,从司隶校尉,持节督关中诸军一干就是十几年,兢兢业业!等到魏国在曹操封公之后也就成立了,而钟繇也就变成了大魏国的大理,然后更是被升任为相国!

等到了曹丕成为了大魏的太子,还专门赏赐给钟繇“五熟釜”,在釜上铭刻文字说:“於赫有魏,作汉籓辅。厥相惟锺,实干心膂。靖恭夙夜,匪遑安处。百寮师师,楷兹度矩。”

这是不是就是相当的厉害了,甚至可以说钟繇当初那就是大魏国的一种最高荣誉了,然后....

建安二十四年,钟繇受魏讽谋反案牵连,被免官!

建安二十四年,魏讽之案可以说是曹丕自己一手炮制出来的案子,所以这个时候曹丕将重要给弄下去,到底是为了什么,是因为他已经是相国之位了,若是不弄下去的话,日后不好再提拔上去,还是因为别的。

但是在曹丕称王称帝之后,出现了些许有意思的事情。

建安二十五年,曹丕即王位,钟繇又任大理。同年,曹丕称帝,改任钟繇廷尉,进封崇高乡侯。

建安二十五年,也就是延康元年,同时也是黄初元年,钟繇被恢复了地位官职,甚至成为了廷尉封为高乡候,也算是功成名就了。

黄初三年,也就是两年半之后,钟繇代替了贾诩成为了太尉,转封平阳乡侯。

那个时候的三公也是被曹丕所称赞的最好的三公名臣,司徒.华歆、司空王朗,同是曹操时的名臣。曹丕在一次退朝后对旁人说:“这三公,都是一时的伟人,后世大概难以为继了!”

《三国志·钟繇传》:文帝即王位,复为大理。及践阼,改为廷尉,进封崇高乡侯。迁太尉,转封平阳乡侯。时司徒.华歆、司空王朗,并先世名臣。文帝罢朝,谓左右曰:“此三公者,乃一代之伟人也,后世殆难继矣!”

但是这里面的太尉,却是非常的有意思,也就是说他取代贾诩这件事,很有趣。

贾诩是在黄初元年,曹丕称帝之后成为的大魏太尉一职,也算是报答了贾诩这么多年对他的支持了,同时还进爵魏寿乡侯,增食邑三百,前后共八百户。又分食邑二百,封其幼子贾访为列侯,任命其长子贾穆为驸马都尉,可谓是一门荣誉了。

但是在黄初三年,贾诩的太尉一职被抹去了,换成了钟繇,这个看似没有问题对吧。

帝问诩曰:“吾欲伐不从命以一天下,吴、蜀何先?”对曰:“攻取者先兵权,建本者尚德化。陛下应期受禅,抚临率土,若绥之以文德而俟其变,则平之不难矣。吴、蜀虽蕞尔小国,依阻山水,刘备有雄才,诸葛亮善治国,孙权识虚实,陆议见兵势,据险守要,泛舟江湖,皆难卒谋也。用兵之道,先胜后战,量敌论将,故举无遗策。臣窃料群臣,无备、权对,虽以天威临之,未见万全之势也。昔舜舞干戚而有苗服,臣以为当今宜先文后武。”文帝不纳。后兴江陵之役,士卒多死。诩年七十七,薨,谥曰肃侯。子穆嗣,历位郡守。穆薨,子模嗣。

这个是《三国志》之中记载的在曹丕和江东大战的时候,双方开战之时的事情,按照上面所说,贾诩是公元147年所生的,而他七十七岁的时候去世的,算起来应该是223年到224年,不过算起来应该是223,曹氏伐吴回来回来之后的六月死去的。

而公元223年是什么年头,黄初四年!

黄初四年贾诩死去的时候,还是曹氏的重臣,也就是说那个时候曹氏没有将他罢免,而且还带到自己的身边,同时也没有找到他再进一步的各种争取,也就是说贾诩在黄初四年....还是太尉!

黄初三年的时候,钟繇拿下了太尉,黄初四年,贾诩还是太尉,这就十分的有意思了。

曹丕不可能同时安排两个太尉出现在朝堂之上,可是黄初三年的事情也是千真万确的一件事,所以说作者翻看了当时的官场和各个人物志之后,发现了另一件事!

王朗并不是世家,很多人将世家争夺天下的锅全都算到曹操和曹丕身上,就是因为他们提出了九品中正制和大量任用世家!

但是曹丕执政的几年之中任用的却绝大部分都是小家族或者是寒门子弟。

程昱在升任三公之前就已经死了,那么在黄初元年到黄初三年,这曹丕称帝最重要的三年时间之中,他朝堂上都是什么人物。

军方已经不用多说了,曹家曹仁,曹彰,曹真,曹休以及夏侯家的夏侯尚,夏侯儒等人牢牢掌控着军方!

那么朝堂上呢,曹魏权利最大的无非就是三公九卿了。

那么前三年的三公,分别是太尉贾诩,寒门之中的老人了,毋庸置疑!

司徒是华歆,他不过就是一个小世家的出身罢了,别说代表世家了,恐怕连他自己的家族他都代表不了!

司空就是王朗,很多人都觉得他应该是一个大世家出身,毕竟姓王,毕竟他的简历特别的漂亮!

但是很不幸他和太原王家没有关系,王朗原名王严,是东海郡郯县人,根本就不是太原王家的人,和王允,王雄,王凌等人压根就不是一类人!

他之所以后面


状态提示:第二百六十三章 洛阳(三)--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