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汉末独行>第二百四十张 夷陵大火,曹氏出兵
是没有让其他人驻守夷陵这个万难之地,而是找了年纪最小,也最为傲气的孙家子孙桓,陛下可曾想过,这是为什么?”

曹丕听到刘晔的话之后,眼睛也是缩了一下,说实话,之前他还真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曹丕的眼睛一直都在刘玄德和孙仲谋两个人身上,便是再往下看看,也不过就是他们的守备力量罢了。

一个小小的夷陵道守将,一个年近二十四岁的小家伙,哪里值得他如何的注意!

但是如今让刘晔这么一提醒,他突然反应过来,一个夷陵道,可以说十分的重要,而且这个地方十分难以把握,既不能让孙刘双方打出来真正的火气,又不能让自己损失太大。

只有这样才符合双方,尤其是江东想要罢兵言和的目的。

可是最后陆逊却是将孙桓这么一个小年轻送到了那里,他身边有很多老成持重的大将,将孙桓送过去,那就是要死战的节奏啊!

“史阿!”曹丕也不是什么笨人,立刻就明白了陆逊的打算,他并不打算和西川握手言和,他只想着将西川大军直接埋葬在这里!

“末将在!”史阿没有听懂刘晔的话,但是这不妨碍他是一个优秀的下属。

“速去将刘玄德的兵力分布图给我详细的画出来,一个月,最多一个月的时间,必须给朕找过来!”曹丕眼睛之中似乎有亮光闪耀,“刑贞何在!”

“臣,刑贞在此!”一个清瘦的中年人冲队列之中走了出来,正是曾经出使东吴,正式册封孙权为吴王的正牌使臣,魏太常卿刑贞。

“刑贞大人,再去一次江东,告诉吴王孙权,三个月之内,必须要将他的王世子孙登送到我洛阳为质子!”

“诺!”

曹丕吩咐完这两件事情之后,便在此环视了一圈众臣,最后还是落在了刘晔的身上。

“文远的病,如何了?”曹丕看到了刘晔,就似乎是看到了张辽,因为这个家伙就是让自己派到了合肥,带着太医去给张辽诊治的,甚至最后将张辽接到了自己的宫殿之中,亲自照看。

(这里不得不说一下,大型双标现场,曹丕对待张辽!

黄初二年,远在合肥驻防的张辽,不远千里来到了洛阳,对曹丕进行朝拜,曹丕便引张辽会晤于建始殿,并且亲自对他百般问候,还亲自询问他关于当年逍遥津的事情。

最后张辽说的十分平静,但是曹丕听得却是热血沸腾的,最后还再次证明了那句“古之召虎”的称呼,并且为他的母亲在自己的皇宫之中建造了一座宫殿,跟随他曾经一起威震逍遥津的士卒,也被任命为虎贲。

《三国志·卷十七·张辽传》:黄初二年,辽朝洛阳宫,文帝引辽会建始殿,亲问破吴意状。帝叹息顾左右曰:“此亦古之召虎也。”为起第舍,又特为辽母作殿,以辽所从破吴军应募步卒,皆为虎贲。

黄初三年的时候,也就是江东正式想曹氏称臣之后,张辽已经奉曹丕之令,屯守雍丘,只不过在这一年的时候,威震天下,能够让江东小儿止啼的张文远病重了。

然后曹丕直接派遣了刘晔带着太医然后直奔雍丘而去,去给张辽亲自诊治,并且因为不放心张辽的病情,将他麾下的虎卫军都派出去了,除了要务必保证他的安全之外,还要每天都将张辽的情况告诉自己。

《三国志》:辽还屯雍丘,得疾。帝遣侍中刘晔将太医视疾,虎贲问消息,道路相属。同时因为张辽的病重实在是不见好转,太医说前线不是一个养病的好地方,然后曹丕直接将他带了回来,时常派遣大臣,甚至是自己去给他探视和问诊,就在自己身边照顾,让曹仁驻扎在临颍之地,也有一些的可能是为了让张辽能够安心的养病。

其中这一点,史书上也有很多的证明,其中解释最到位的是梁章巨《三国志旁证》中提到“汉三公病,遣中黄门问病。魏、晋则黄门郎,尤重者或侍中。(张)辽位未至公,而遣侍中,盖宠之也。”

张辽得了重病很久都没能痊愈,曹丕便命人把他接到自己的行营自己亲自照料,自己还每天坐着车驾亲临他的身边,握着张辽的手问候,还赐给他锦衣华服,让他过得能够更加的叔父,皇宫之中大人每天一定会准时送御膳给张辽,从衣食住行方面全方面的照料,也就只有这个样子张辽的身体才慢慢的开始好转。

不过张辽也没有让曹丕感到失望,其他的暂且不说,当张辽的身体稍稍有些好转之后,他就再次回到了前线,然后率军与朱灵一同还屯合肥,忠于职守。

《三国志·卷十七·张辽传》:疾未瘳,帝迎辽就行在所,车驾亲临,执其手,赐以御衣,太官日送御食。疾小差,还屯。

看看张辽在曹丕的心中的地位,那简直了,再看看曹丕对待曹植那一系列的人马,曹植麾下的几员大将,丁家的丁仪丁廙两兄弟,应该是真正的第一个莫须有的罪名给弄死了的家伙。

孔桂的驸马都尉,是受了西域商人的礼物,那时候西域商人来洛阳,哪个不遍地送礼,生怕送的少了,送的不够,孔桂应该也是第一个唯一一个用这种理由被弄死的。

再说杨俊,南阳郡守,现在曹丕还是没有动他的,但是很快这个家伙就会因为南阳郡不够富足,然后被曹丕直接给拿下之后,下狱定罪,天地良心,那地方被曹仁屠杀了才多久,上哪儿有这么快恢复元气!

至于曹植这个小倒霉,在曹丕正


状态提示:第二百四十张 夷陵大火,曹氏出兵--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