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我是王富贵>第465章 朱厚熜之怒

兖州讲学之后,阳明公回到了浙江老家,虽然还在讲学著书,但是他已经知道,自己的身体大不如前了。

不光是精气神,甚至包括他的学问!

没错!

就是阳明公引以为傲的心学。

这事情就很有趣了,按理说阳明公一举冲破理学束缚,几乎奠定了心学无上的地位,怎么会出问题呢?

说起来,或许只有四个字来形容,那就是盛极而衰!

以纲常lún_lǐ为基础的理学,极大地制约了人们的想象力。

王阳明亮出心学大旗,并且以致良知作为武器,狠戳理学的大屁股,一次两次,终于,他成功了,理学的根基撼动了,崩塌了,瓦解了……人们开始反躬自省,拷问自己的良心。

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站在百姓的立场上说话。

这种倾向,早在心学发展时期,就已经很明显,尤其以泰州学派为主。

而当心学正式取代理学之后,顺着心学的路子,人们发现自己打开了新的世界。

贵乎本心!

人人都是圣贤。

反对灭人欲……

这些主张流传开,加上工商的迅速发展,变法与传统的对抗……大明处在了一个风云激荡的十字路口。

理学的桎梏消失了……围绕着理学衍生出来的那一套宗fǎ_lùn理,士农工商的等级体系,还有一整套管理社会的模式,全都在崩溃。

理学绝不单纯是一套学问,这是一套庞大的体系,影响的是衣食住行,方方面面。

别的不说,两宋之后,合餐取代了分餐,就有理学的功劳。

这是一套何等庞大的体系,王阳明的心学虽然能和理学分庭抗礼,但是却远没有理学这么广泛深入,能影响到方方面面。

就比如说。你讲贵乎本心,那我本心贪财行不行?不择手段敛财行不行?

其实这种问题阳明公早就想到了,也反复教导弟子们。但是这都不管用,在广泛传播之后,心学也变得简单起来,变得标题化。

既然心那么重要,从心而行,也就变得顺理成章……一个简单的现实就是江南等地,出现了不是主动离婚的女子。

至于寡妇改嫁,更是稀松平常。

大好年纪,凭什么守寡啊?

找个人,重新过日子,那不香吗?

还有,不少女人离开家门,寻找工作,自食其力。

还有,那些地方的宗族瓦解,有人干脆纵火烧了祖宗祠堂。

更有甚者,既然贵乎本心,还拜什么神仙,相信自己就够了。

这些剧烈的变化。让人目不暇接。

一些传统的老人,非常反感,他们痛骂心学,而另外一群年轻人,则是极力推崇,更有人和家里闹翻,跑出来求学,探寻心学真谛。

就这样,真的心学,假的心学,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主张,全都冒了出来。

其中非君之论,尤其突出。

持此轮的学者道理也很简单,皇帝是天子,依托纲常天理……而如今人心取代了天理,那皇帝的去留,就值得推敲了。

加上历朝历代以来,明君少,昏君多,以一家一姓之心,夺千万人之心,怎么看都是说不过去的。

因此就有主张抛弃天子者,也有主张连官员都不要了。

老百姓自己管自己,我们从心出发,做自己的圣贤,自己约束自己,没有什么不好的,何必再给自己找个君父,找个青天大老爷呢!

而走出这一步的,正是颜钧,他散尽家财,创建了萃和会。

凡入会成员,一体劳作,同住同吃,老有所养,幼有所学,大家衣着类似,没有极华贵者,也没有衣衫褴褛。

每顿饭菜虽然不丰盛,但却足以饱腹。

大家人尽其才,医者替所有人看病,工匠替大家制造工具,有力气的就去耕田灌溉,上了年纪的也可以除草捡麦穗,驱赶鸟雀。

总而言之,每个人都一样劳作,都一样生活。

无忧无虑,无病无灾……很短的时间之内,萃和会的成员就超过了七百人……而且每天前来拜望的,更是络绎不绝。

有人觉得这是儒家的大同世界,有人觉得是老子的小国寡民。

但不管怎么样,萃和会都成了一些人的心灵寄托,并且不断向外扩展影响力。

身为这一切的始作俑者,颜钧既感到欣慰,却又忧心忡忡。

因为他很清楚,自己干的是什么。

甚至下一刻,就有人过来抓捕他们,他的心血也会付诸东流。

可越是如此,颜钧就卖力气。

他相信自己是对的。

“今天是我给大家伙讲得最重要的一课,因此让大家休息半天的事情。”

颜钧声音不高,娓娓道来,十分动听。

“自从董仲舒以来,尤其是朱熹理学,以天理纲常,束缚人心,桎梏百姓,将一个个大活人,变成了行走的牲畜牛马。用心歹毒,无过于此!”

“国者,非一家一姓之国,天子者,以一人之心,夺千万人之心。身居九重,而天下饿殍遍地,以君父自居,奴役子民百姓,敲骨吸髓,无所不为。君者后宫佳丽三千,多少男子无妻?役使宦官十万,而让多少男子身残?”

“天子之罪若此,世人还不醒悟吗?”

“我们要向过得安康稳妥,平安富裕,就唯有一条路,抛弃高高在上的皇帝。驱逐作威作福的官吏。废掉宦官,更不需要什么藩王贵胄……我们做自己的主人,我们不需要有人充当什么青天!”


状态提示:第465章 朱厚熜之怒--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