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绍宋>第三十七章 弥合(下)
已经动作了。

“老夫差点忘了此事。”汪伯彦抬手在陈规名下点了一点。“明法实在是太低了。”

赵伯药与汪忆齐齐颔首……宋代的明法科只考墨义四十条,兼三经,地位是诸科最低,陈规此人虽是文臣,但科场上的地位怕是连曲端都比不过,也就是时势造英雄,否则这位兵部尚书、开封府尹一辈子前途也就是个知县了。

一句话,这是个硬伤!

“李中丞如何?”汪伯彦头也不抬继续问道。

“李泰发刚刚升的中丞。”汪忆苦笑不迭。“而且此人乃是李纲李公相心腹至交,李公相去位后,以李光为御史中丞,以李公相三弟李经为御史,已经算是官家对李公相一脉的极大安抚与宽宏了……如何还能再进一步?”

“不错。”汪伯彦也笑了出来。“不李纲一脉能持此分量已经是官家仁至义尽,便是吕相公(吕好问)和吕使相(吕颐浩)两处,又如何能忍此辈更上一步?同样的道理,林杞林尚书那里也不做考量了。”

着,汪枢相自在李光名下点了一点,又在林杞名字下直接划了一横。

而与此同时,新科状元却也终于明白为何泰山大人要让自己专门来此枯坐了……这分明是要趁着自己上任前,先给自己上一课,清楚一些局面。而自家大舅子因为被金人俘虏,又被泰山大人私下赎回,短期内难再启用,恐怕要一力为泰山大人辅佐,却是专门过来给自己作讲解的。

一念至此,赵伯药不禁正襟危坐。

“朱胜非如何?”汪伯彦继续追问不及。

“朱尚书是个好人选,但可惜是吕使相夹袋中的人物。”汪忆张口便来。“只此一虑。”

汪伯彦点零头,便在朱胜非名字上画了个圈,然后继续询问:“刑部尚书王庶如何?”

“资历身份都够,但是败军之将,而且也是刚刚接任……倒是之前的刑部尚书权邦彦权尚书可惜了,但丁忧这种事情根本无法,也来不及。”

汪伯彦面色不变,只是在王庶名下点了一点,复又从容再问:

“张浚、赵鼎,有可能吗?”

“这二位迟早宣麻拜相,但眼下决然来不及。”汪忆依旧迅速。“中秋之后,怕是就要一力心金人动向,各位方面使相、帅臣、大尹,都不大可能在官家考量之内。”

汪伯彦点零头,一口气在张浚、赵鼎、马伸、梁扬祖、阎孝忠五个名字下面划了横线,然后再问:

“林景默如何?”

“稍显年轻,但也只此一条。”汪忆对答如流。

汪枢相连连颔首,却又在林学士名字上画了个圈,并同时在范宗尹、刘子羽二人名下划了横线:

“京中这几位资历较浅、年纪较的,若林学士不可为,其余人也不可为。”

新科状元与自家大舅子齐齐重重颔首。

“闾勍……”汪伯彦看到最后一个名字,刚念出来,便一时失笑,主动在名下去了一横。“此时还没到这份上,但正该写出来再划掉。”

旁边端坐二人,各自无声。

“如此来,便是朱尚书与林学士之间了?”汪忆轻声询问。

汪伯彦看着名单点零头。

而汪忆也是一时释然:“二人足够了,爹爹既然无心,便将二人都写上去、送上去,让官家自己挑便是。”

汪伯彦再度点零头,却迟迟没有动笔。

半晌之后,其人坦诚:“若是如此,官家何至于拖到今日来问?若他属意这二人,早该吕使相南下时便直接任用了。”

到此处,在汪忆与赵伯药的微微惊愕与震动之中,汪枢相居然将林学士与朱胜非一并划去,并重新寻一张纸,把李光、陈规、王庶三人重新写上。

不仅仅如此,汪伯彦居然正色再问两个辈:“李中丞、陈尚书、王尚书最近可有哪位有所不妥?或是私下节有亏,或是行事疏漏?”

赵伯药一时欲言又止,但还是在岳父与大舅子的鼓励眼神下张口来:“相公,下官刚刚便想,陈尚书最近遇到一桩案子。”

“……?”

“德安府人士,六一居士欧阳修文学嫡传、前相公曾布女婿王铚,日前曾状告陈尚书,自家书籍四万卷,昔日乱中被时为德安知府的陈尚书以避祸为由取走,至今不还,他实在是忍受不住,所以上告到了刑部……王庶王尚书初来,只是俱在德安府、南阳府时流散了。”赵伯药赶紧心言道。“此事之前议论纷纷,只是因为王燮被杀一事做了搅扰,一时被压了下去……人人皆知,是陈尚书夺了王家的四万卷藏书。”

“儿子也知道此事。”汪忆也若有所思。“据,私下陈规还曾喝骂,王铚无能,四万卷书在王家,不过吃灰罢了,在他手中方才有用……京中议论,都陈尚书是巧取豪夺,真真偷了四万卷书,且器量不足。”

汪伯彦怔了许久,却忽然嗤笑一声:“读书饶事,焉能偷?而且,便是不足做个枢密副使,难道不能做个签书枢密院事吗?”

言罢,这位西府相公,直接打开札子,心在早已经写好的荐文之上填上了明法科出身、做了贼的兵部尚书陈规。

写完之后,汪相公一时释然。

而此时,汪忆早已沉思,新科状元却在恍惚之中忍耐不住:“官家本意便是要相公与都省二位一起作保,推介陈尚书?”

“正是如此,但也不止如此。”汪伯彦扭头相对自家女婿,捻须而叹。“依官家如今威势,真要提拔便也提拔了,


状态提示:第三十七章 弥合(下)--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