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三国:开局接盘了貂蝉>第二百四十九章 货币与经济上的脱胎换骨

秦始皇的万里长城。

曹旭的十万里铁路计划。

二者都是对国家有益的超级工程。

不过。

不同在于。

万里长城是强征劳力。

对历史比较了解的人都知道:秦军无饷。

士兵都无饷可领。

大多都需要自带衣服、马匹,甚至一部分口粮。

何况是服徭役的苦力?

在秦朝服徭役是义务劳动。

徭役非但领不到报酬,还要自己负担往返路上粮食,徭役过程也需要家庭大量补贴,否则生存都成问题,故而死亡率非常

高。

再加上。

秦代生产力不行。

税收却反而非常之高。

汉代税收是7-8左右,少有大规模徭役搞工程,算得上是一个轻徭薄税的朝代。

秦朝税收是多少?

根据史料记载。

大约为66左右!

产一百斤。

上交六七十斤。

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都高六倍。

百姓手里很难有余粮余钱。

如果百姓交不上税,就要用徭役来抵。

这也是为什么。

万里长城会成为暴政的象征。

也是秦二世而亡众多原因中的一个。

曹旭修铁路计划,其实是一举两得,一方面解决劳动人口过剩、创造就业,一方面又能实现这个伟大计划。

以粮食和钱财雇佣百姓。

这年头,百姓生存460艰难,所以期望值很低,有活干、有饭吃、有钱赚、得到体恤,就会甘之如饴、感恩戴德

曹旭算了一笔账。

若能保障铁轨产量。

组织五十万人铺铁路。

每一万人一组,每天能铺一公里。

那理论上确保材料充足,每天就能铺五十公里左右,从许都铺到洛阳,区区几百公里,根本用不了几天。

当然了。

理论数值不等同实际。

首先五十万劳动力如何调配、如何安排、如何分工?

这是一个非常庞大困难的工作。

很考验管理与统筹能力。

其次曹魏煤钢产量尽管在提升,但就目前来产能还是远远不够。

曹操表态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父相信子秋的能力,这个计划一定有实现的可能!”

为了表达支持。

曹操一拍大腿说。

“子秋要是信得过为父,就让父亲自来负责这个工程!”

曹旭想了想。

他觉得没问题。

曹老板管理能力放眼天下数一数二。

这么大的工程,只有这种顶级领导,才有能力管理好,而曹操手下能臣酷吏、精兵名将多不胜数,正好适合用于这个工程

的建设上。

让曹老板当总管。

让诸葛亮、黄月英以及格物学派知识分子做设计师,提供技术方面的支持,而曹旭自己负责抓生产线(aead)、提升煤钢产

能、以及质量等。

听到曹旭同意。

曹操感到非常高兴。

他预感到这会是一件伟大的事业。

真能做成,曹魏将强到不可战胜,最重要的一点是,这种实实在在看得到的功业,将与万里长城一般留存千古!

无是当世之人。

还是后世之人。

未来只要有人看到火车、乘坐火车、享受到火车带来的便利以及繁荣,必然会饮水思源,感激他们曹魏父子。

干成这一票。

有如此雄伟的工程!

曹魏代汉就能水到渠成完成了!

曹操觉得火车铁路,也将成为他们父子通力合作的亲情见证,让千秋万代的人都追念感怀!

一定要干成!

一定要干成!

一定要干成!

与曹操体验了火车。

众人就回到了许都之中。

曹操身为魏王却依然兼任汉丞相之职,目前中原大地发展非常快、凋敝的民生以惊人速度修复,所以需要处理的政务也越

来越多了。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

曹老板全权处理政务、接管朝政,甚至在皇帝不出席的情况之下,直接开朝议政,已经名不符其实的天子。

几乎每天。

都能遇到头疼的问题。

比如,曹操才刚回来,正在思考建设铁路的调度问题,荀攸就上书给他出一道难题。

曹旭问:“父王为何愁眉不展? ”

曹操将上书交给曹旭:“中原货殖发展过快,目前有些地区的城市,竟已经开始出现钱荒了。”

钱荒?

所谓钱荒。

就是钱不够用了。

这的不够用不是说老百姓的钱不够用。

其实是在指市场的钱不够用,因为曹旭彻底开放商市,解除了对商业的限制行为,商品越来越多,商业活动越来越频繁,

直接导致铜钱的短缺。

钱荒一旦出现。

货币流动性降低。

这会导致通货收缩。

通货收缩是通货膨胀的反面,通货膨胀中货币购买力逐渐贬值,通货收缩中货币购买力会逐渐增值。

对一个社会来讲。

适当的通胀是必要的。

通胀有良性通胀与恶性通胀区别。

至于通缩,则没有好坏,一律都是恶性的,它会导致百姓不再消费,从而造成市场大萧条。

然而。

曹旭觉得。

发生钱荒是好事。

这说明商品经济已经兴起。

一年多时间刺激经济取得了成功!

曹旭问:“父王准备采取什么方法来解决问题? ”

曹操不假思索:“当然是将钱铸薄、


状态提示:第二百四十九章 货币与经济上的脱胎换骨--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