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汉之熵>0419切分

御史台,是整个中央内阁六部之外唯一的部门了,贞观之前,御史台仅仅可以风闻奏事而已,但现在,王迪费尽心机的把它独立出来,当然不是为了这些事情,于是,在他的部署下,负责纠察、弹劾官员、肃正纲纪,并且,还掌握了独立的司法审判权力,只针对政府官员的违法乱纪的那种权力——本来还想直接来个反贪局或者廉政公署的,只是不想刺激这些可恶的封建官僚,所以还是和谐一些吧。

初步敲定了中央的改组后(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一帆风顺的事情,具体视李流的运作实践再行调整应对),下一步就该鼓捣地方了。

地方的切分本来是很复杂的事情,但随着摧毁性的战争结束后,阻力少了很多。

纲领性的一条,就是确立为分封制+郡县制的特殊“二元制”。

之所以说是特殊的二元制,是因为自打大秦帝国轰轰烈烈的坍塌之后,汉朝袭取教训,虽然是承秦制,但长期以来一直是郡国并行的双轨地方行政制度,将当时全国60个郡的四分之三分封给了诸侯王,中央直辖仅15个郡。结果就是引发一系列矛盾冲突,甚至是七国之乱,最后,经过历代帝王的努力,这种二元制在两汉,虽然算是名存实亡了,但是,这不代表中央和地方博弈的结束,只不过是换了剧本和演员而已。

王迪玩的这种变种二元制,是以郡县制为核心主体,所谓分封,其实就是在两个地区有特殊性而已,一个是荆州,一个是暗箱操作,挂两块牌子的底特律,纯粹是为了方便自己:得益于自己多年来的“辛勤耕耘”帮助,先帝孙皓“托孤”的儿子其实是三个:孙文、孙逸、孙献。

“长子”孙文,已经被保送到中央登基去了,孙逸和孙献也不能就此冷落不是?孙逸,留在了荆州,孙献,则是在成年之后前往底特律,前者,是为了告诉世人,自己就是一个给孙家看摊的,一点儿野心yù_wàng都没有,荆州不论怎么搞都不会变了颜色,而且,他是封国所在,怎么搞都情有可原;后者,则是为了以后堵住天下的悠悠之口:谁说那里是蛮族撒欢的场所?东吴没有法外之地,明明是孙献的封国,人家怎么搞和你们这些看客没有半毛钱关系——自然,这一点王迪也和德麦克麦有过交代,德麦克麦自然不会对一个眼下只有两岁的孩子做挂名领导有什么意见和多余的想法。

除了荆州和底特律(对汉人挂牌子是底特律郡,对内挂的是底特律山越自治区,当然了,黑翼教来了之后会是什么样子就不好说了),其余地方,包括事实上成了陶家地盘的交州郡(交州郡与广州郡合并),以及扬州各郡,都是归中央统辖,玩的还是郡县制。

只不过,被王迪里里外外重新切分了。

因为底特律郡实际控制的是庐陵郡、临川郡和建安郡南部,所以,这三个郡等于是合并成一个,建安郡的北部地区并入临海郡,改名为临安郡;会稽郡并入到吴郡,保留吴郡名称;鄱阳郡与新都郡合并,更名为阳都郡;丹阳郡保持不变;庐江郡废除行政称号,改为庐江建设兵团屯垦区,纯粹的军事区域,直属于中央内阁;靳春郡与江夏郡北部、东部合并,设置为新春郡(因为武昌在这一区域内,也是为日后的迁都埋下伏笔),豫章郡名义上也划分合并到新春郡当中,但实际上,王迪以这一地区经济残破指数直逼庐陵为由,设置为豫章特区,全方位和接壤的南郡、长沙郡对接,给予一系列优惠政策振兴经济(其实就是变相的从扬州给划出来归荆州管了),算是作为牺牲掉江夏郡部分领土的“补偿”吧。

荆州方面,因为人事变动太大(李流调到中央了),所以重新调整为建平郡、南郡、武陵郡、零陵郡、长沙郡五个郡,江夏郡剩下的部分合并到南郡,宜都郡还是合并到建平郡,衡阳郡并入零陵郡,湘东郡一分为二,分别被长沙和桂阳整合。

交州,王迪放了他一马,至少眼下,大家还是战略合作伙伴,那里也不是自己感兴趣想染指的地方。

州郡县sān_jí,一番整合之后,州牧的权力等于是没有了,法理上不存在了,只是因为自己和陶家的特殊而留存,这一点,以后肯定是要作出改动的。当然了,仅仅做到外面这几刀,还不是全部,远远不是。

郡这里切分完毕,县这一级王迪没动刀,原来有就有,改划到那个郡就划到哪个郡。至于郡县两级地方政府的下属办事机构与职能部门。诸如:办事机构称门下,置门下主簿,下设文书档案、侍从警卫、财务出纳和谋议等机构;职能部门称列曹,有掌民政的户曹、田曹,理财政的仓曹、金曹,主兵政的兵曹、尉曹,管司法的贼曹、决曹;县设负责营造交通的司空、将作、桥津、传舍等部门,各部门主管称椽史和啬夫。这样具体细微的部门,王迪就不准备做出改变了,毕竟,玩的太狠,变动太大,很容易玩脱了,赵括和王莽这样的就是反面典型,荆州都成熟运转这么多年了,王迪都没轻易下手,只是敢在里面加点删点而已。

动的最狠的一刀,是县下边,乡、亭、里。

乡置三老主教化,啬夫主诉讼和赋税,游徼主治安;乡辖亭,亭置亭长;亭辖里。

本来在太平岁月,王迪是没有理由,也没有办法下手的,眼下,荆州和交州,包括充分“放权”的底特律那里,也不准备下手,唯独扬州各郡,因为邓朗


状态提示:0419切分--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