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汉之熵>0250:残灰

蒋舒,有些聪慧的他,自以为在这个人才日益凋零的蜀汉,即便是自己没有什么身家背景,可是,只要苦干几年,足以爬到一个不错的位置上,然后,光耀门楣。

但是,职场之中混了几年后,蒋舒发现自己错了,在这个自诩为汉室正统的国度之中,其实充斥着种种的不公平和披上种种保护色的特权家族,上升空间早就被阻塞了。

比如,几乎和自己同期起步的傅佥,明明资质和自己差不太多,就是凭借着英烈后代(其父傅彤),却在仕途发展上处处快自己一头——当然,二人私交还算不错,蒋舒也承认,这个人,品质和性情,都没的说。

被好朋友踩一踩也就罢了,凭借着多年来的勤勉付出,能够拿到一个武兴督的职务,蒋舒也算是欣慰,此地地处汉中盆地西部,北上有沃野千里的关中盆地,南抵有天府之国之称的四川盆地,川中政权西进可达陇西高原,掣肘北方政权,北方政权也可据此地之险,以拒巴蜀政权的北进,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也算得上是兵家必争之地了,能够把自己放在这里,也算得上是能力的肯定和器重,于是,也是一番努力振作,把武兴给经营的有声有色。

谁曾想,虽然说没有什么太大的功劳,可也没有过错吧,居然干出来了成绩之后就把自己给撸了,顶替自己的好像还是一个什么官宦人家的子弟,准备找个地方“历练一番”,接着往上升的,大约是看自己打的底子不错,要直接过来接盘吧,居然因为成绩出色而挡了别人的道遭了灾,也是倒霉啊。

但是,最令蒋舒不开心的是,从武兴的位置下来后,连个安慰奖都没有,不说升迁,连个平级调动都没有捞着,而是去了隔壁的阳安关给人当副将。

然后,就遇到了自己的哥们,已经是关中都督的阳安关正牌守将,傅佥。

故友重逢,内心纯净,大大咧咧的傅佥是很开心的,全然没有看到蒋舒那满面春风下的一丝阴霾——傅佥的内心没有一丝杂质,这个烈士遗孤,在父亲的光环和长辈的呵护下健康的成长,周围的人给他营造了一个洒满阳光和爱的空间世界,自然也看不到他人的阴暗之处。

如果,没有后来魏国发动的那场灭蜀之战,大约两人也能和谐到调走或者卸任的那一刻,毕竟,傅佥这个人,真的很好相处。

可是,没有如果,魏国的十几万大军来了。

傅佥,对此发自内心的坦然面对,多年来的传统教育,多年来笼罩在他身上的父亲光环,都告诉他,死,没有什么可怕的,作为一个军人,能够为了保护自己的国家而战死沙场,那将是莫大的荣耀。

但是,他万万没想到,即便是如父亲一般战死,却将会是以这样一种方式战死——源自于好友,下属,蒋舒的叛变。

当得知魏军大军来袭,与一脸淡定自然,抱有一死决心的傅佥不同,蒋舒一直在琢磨着投降的事情,一直在给自己找各种投降的理由蜀汉腐败,蜀汉官场不公平,蜀汉对自己不住,自己是为了一雪多年来被人歧视和排挤的耻辱,也是为了拯救那些有可能死于战火与屠刀之下的无辜百姓、可怜的士兵,毕竟,面对十几万的魏军铁蹄,这种抵抗,都是徒劳的,人,不能太自私,为了自己的荣耀,就白白赔上他人的性命。

其实,他的内心深处一直知道真正的答案怂了,不想死。

是的,我,蒋舒,怕死!就这么简单!

投降的决心一下,剩下要考虑的事情就是,什么情况下投降,能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于是,就有了历史上耳熟能详的那一幕蒋舒将出降,乃诡谓傅佥曰“今贼至不击而闭城自守,非良图也。”佥曰“受命保城,惟全为功,今违命出战,若丧师负国,死无益矣。”舒曰“子以保城获全为功,我以出战克敌为功,请各行其志。”遂率众出。佥谓其战也,至阴平,以降胡烈。烈乘虚袭城,佥格斗而死,魏人义之。

至于投降的原因?所有的无耻之徒,都会给自己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蒋舒释放出去的是一个自己百般纠结之下,感觉还是不错的一个答案蒋舒为武兴督,在事无称。蜀命人代之,因留舒助汉中守。舒恨,故开城出降。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蒋舒当然没有听过这句话,但是,他是选择了同样的心态和人生观,面对以后的生活。

甚至,他还有一丝侥幸心理,觉得自己能够得到魏军的赏识和重用功劳很大啊,出降胡烈,令其得以趁虚袭城,城不及闭而入,堂堂阳安关被人以最小代价秒破,还获得了大量的库藏积谷来补给大军,逼得姜维只能退守剑阁。

但是,蜀汉灭国之后,蒋舒的这个愿望也破灭了。

当失却了利用价值后,人微言轻,家世不显的他,也迅速被钟会当做一团抹布,一脚踢到了角落,转而和那些位高权重的人(姜维)、文采斐然的共同爱好者(蒋斌蒋显)打得火热。

仿佛这阳安关,这汉中,这益州,真的是凭借神勇无敌的魏军,凭借钟会的指挥有方以及邓艾的兵行险招而拿下,和他蒋舒的“杰出贡献”毫无干系。

不仅是遭到了新主人的无视,蒋舒,还被蜀中的同僚、百姓鄙视。

这种鄙视不是直截了当的痛骂(那样的话心里倒还能舒服点),而是看向自己的目光里,充塞着冷嘲热讽以及深深的不齿。


状态提示:0250:残灰--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