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玄幻奇幻>夜深歌>第四十章 东南之困

就在玉门关硝烟暂歇的三个月里,西戎主力兵马三十万大军直逼赫和腹地,乐嘉王朝慌乱请东启及北凌派兵救援,同时秘密将乐嘉蓬康送往三行书院。然而,奇怪的是,西戎大军兵临城下之后并没有攻城,而在北凌大军赶来之前大摇大摆的绕道赫和西南国境,顺凌河而下,直击东启邻接北凌之重镇封城,封城守军备战不足,不到二日便被西戎攻占,西戎夺城后大肆杀戮三天三夜,百姓尸横遍野、血流成河,蝇蛆纵生,鹫鹰盘旋天际,颓鸣贯穿街市。

西戎看似分三路攻打东启,实则在宣战之前便命两支五万骑军秘密潜伏在东启西境、北境,待战书告示天下之后便迅速迂回骚扰边境,故意暴露攻线意图,吸引北齐军及镇西军主力全面迎敌。声东击西之后西戎大军浩浩荡荡绕道赫和,以灭国之力逼赫和国敞开官道,最后选在虞山山脉脚下,东启、北凌交界重镇封城大举进攻,此举看似不合常理,实则暗藏深意。

西戎其实不敢也不欲攻打赫和,本就与东启开战,若攻打赫和,北凌必出兵保护,到时三国联手,西戎必节节败退、功亏一篑。所以阿努达大张旗鼓的在赫和国都城门前演了那么一出,又赶在北凌大军南下之前攻打了封城,这一系列的动作让世人觉得,西戎与北凌、赫和达成暗盟,齐力对抗东启,以求拆崩东境大陆百年来共同御西的旧盟与联合。

北齐军主力镇守西北,无法立即前往支援,便由离封城最近的宁王启轻珏帅二十万镇西军东上迎敌,明帝同时调十万东定军西下,两路夹击制敌。

然而,封城面朝凌水、背靠虞山、地势险峻,虽不适合骑军作战,但西戎已提前占据虞山有力地势,埋伏射手和滚石陷阱,启轻珏实战经验不足,虽未冒进,但在连夜大雪之前踟蹰错过了最佳的进攻机会,被西戎山地伏击,损失惨重。而东定军因天降暴雨而耽误了行军进程,可幸的是正因如此而保留了东定军大部分的实力。

西戎大军兵分两路,一路占领封城,一路驻扎赫和国境按兵不动。封城易守难攻,西戎攻占后城门紧闭,东启大军进攻了数次也未能破门而入,反而兵力折损过大,退守凌水岸边扎营休整,东定军轻甲埋伏虞山之中,不动声色,等待时机。

启轻珏心急如焚,初次领兵,若不能挣得一份军功回去,在明帝那里恐怕是要断了自己武治的出路,单凭朝中文臣的势力,日后怕也实难与启帧抗衡,所以这封城他必须攻下。

因虞山地势险峻,不利军队大举作战,主将林峰因地制宜,抽五千精兵轻甲秘密现行埋伏虞山之上,其余军队乘船逆凌河而上,与正面战场的镇西军会合,并飞鸽传书取得联络,这让启轻珏胜算又多了几层。镇西军将领多年经验,西戎必不能合军入驻封城,紧闭城门主守一是为了消耗东启军备,二则定有其他阴谋恐设围剿之局。

启轻珏虽无多少征战经验,但也是聪明之人,遂派探子探查方圆二十里,特别是赫和国境内是否有可疑的军队埋伏。果不其然,西戎已派人劫杀了东启的补给军队,切断了大军的粮草、医药的供给,同时留下半数军力驻扎在赫和国境伺机而动。攻城刻不容缓没,否则待到军需消耗殆尽,那么东启大军将面临腹背受敌的困茧之势。

就目前形势来看,双方呈互相围困之境,谁能把握先机,随便可以险中求胜。

春分已至,凌水冰融,启轻珏深思了良久,最后不听多数镇西主将的劝阻,连夜硬是毁了横架凌河的山水桥,西戎不通水性,这样可将其一半兵力暂时牵制,东启大军也可安心退居凌河浅滩,以凌河鱼虾可供粮草补给。

待到镇西军与东定军前后夹击,攻占封城,顺利会师之后,再集合兵力与赫和国境内的西戎军马一决胜负。

可此举风险也极大,若不能一击而中,那便是作茧自缚。若攻下封城,但山水桥毁,生生切断突围的后路,城中虽可支撑半月,但也给了西戎反扑的机会,那么攻占封城的军功也就烟消云散。

于是,为保最大胜算,启轻珏连夜飞鸽传书京中,夸大了目前的有利战况和巨大困境,恳求明帝派北齐军前往支援,这样一来,若是功亏一篑,也可分辨说是平齐军支援不力,延误了战机,而导致了攻下的封城再度失守,而自己攻城的军功也算是得以名义上的保全。

玉门关内,待启帧收到京中调令之时,他已然率领平齐大军逼近三国交界之处。而此时,启轻珏同镇西军与封城西戎军已奋战了三天三夜了。

从战时的焦灼情况来看,启轻珏预计的太过于乐观,西戎虽然不擅长水战,没有山水桥无法渡河,但西戎的弓弩之强天下称绝,西戎以火油为引,利用弓弩后袭东启大军的营地,凌河水岸火势缭绕,映着整个河水仿佛也燃烧起来一样,黑烟裹着沸腾的河水,熏烤着满地冰凉的尸体和垂垂将死的灵魂。

镇西军无后路可退,只得强攻城池,城内西戎弓箭齐发,先发攻城兵力折损一批又一批。东定军主力乘船率先赶到,但埋伏在虞山五千精兵因是轻甲短剑,一时间也不得完全攻破后围并全军潜入城中,但好在最终在赶在镇西军弹尽粮绝之前从内打乱西戎城中的攻势,最后城门大开,西戎只得突围逼进凌水河边。

就在镇西军及东定军齐力歼没西戎之际,凌河对岸千余艘小船逼近,万只羽箭齐发,西戎


状态提示:第四十章 东南之困--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