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自我,观察世界。
明白了自己有几斤几两,看看外面有没有洪水猛兽……
这叫心里自有b数!
而吴奇是向来不缺b数的。
早年也许他不太理解,但是如今他的粘上毛,往那一蹲,就是一猴……
企鹅是与三六零大战后,才明白了这一警戒线,自此改变了企业风格,而后来老马退休在吴奇看来,未曾没有阿里在传媒行业太过分。
全国有三分之一的传媒,或多或少的受到阿里影响,你不退休谁退休呢?
也就是下岗了,大家还能听到老马的各种“语录”,就好像有个人跟在老马身边,专门记录老马说了什么,然后发出来给大家灌一波鸡汤!
现在的天机集团的已经很恐怖了,而且走上了完全正确的道路,如果一往无前的走下去,天机集团能走到什么程度,就连吴奇心里也没底,如果能够达到他模仿的企业的一半,那就相当于他未来,会有一个完整的阿里集团,再加一个完整的脸谱网,半个谷歌集团,以及半个苹果公司……
额,早把天花板捅穿了,所以吴奇不准备再深入了,顶多再对这个体系修修补补。
而天机集团的中心,就转移到了国际社会。
那么他就需要谋划,接下的路该怎么走?
到底是托拉斯,还是康采恩,又或者模糊其中的界限?
要知道,真要算起来,天机集团下属的脸谱网,在不少地区都被划归为托拉斯,这也是吴奇不动用手段打击对手的原因!
有对手也是一种好事,微软当你不可一世,还不是让反垄断调查搞得一蹶不振,后面几次的互联网风口都没赶上?
而苹苹便利和满意电商,不断的向制造业溯源,如果贝宝支付发展起来,又或者孙狸能弄到银行,集团的零售体系有能构成一个康采恩!
除了前两者,还有不常见的辛迪加和卡特儿。
辛迪加是法语的音译,原义是“工会”。
辛迪加是资本主义垄断组织的一种基本形式,它是指同一生产部门的少数大企业为了获取高额利润,通过签订共同销售产品和采购原料的协定而建立起来的垄断组织。
在华夏古代也能看见,相当于某种古老的行会。
就比如茶叶行会,或者丝绸行会,通过缔结口头或者书面条约,共同一致对外报价和销售。
参加辛迪加的各个企业虽然在生产上和法律上仍然保持独立性,但是,它们商业上却已经失去了独立性。
它们销售产品和采购原料的业务都由辛迪加的总办事处统一负责办理,然后再在参加者之间按照协议规定的份额进行分配。
通过这种在流通领域内的集中和垄断,辛迪加可以按照抬高的价格销售商品,并按照压低的价格收购原料。
由于辛迪加促进统一经营,辛迪加的成员事实上就不再与市场发生直接的联系,一般情况下,它们很难退出辛迪加组织,因为一旦退出,就脱离了现有的商络和采购渠道,而这都是非常不易的。
因此,辛迪加的组织形式一般比较稳固。
而对于吴奇而言,他手中的广告联盟,以及互联网广告投放平台,就正是一个辛迪加的雏形。
而近现代,辛迪加大约出现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德国和俄国最为流行。俄国早在1886年就出现了辛迪加,那是一个由铁钉和铁丝工厂组成的辛迪加,在20世纪初的前10年,在俄国的钢铁、采煤、采矿和机械等部门,辛迪加垄断了大部分生产。
吴奇听闻国内的钢铁行业正在酝酿这样一个行会,因为随着国内的钢铁产量的不断上涨,所需求的优质煤炭和铁矿石上涨,而且国际钢铁价格随着产量下降,所以国家有意组织这样一个行会。
但是问题在于,华夏实在太大了,最北端的哈尔冰钢铁企业,与最南端的海南石碌铁矿,相距数千公里的距离,而且大型国企和中小企业并存的局面,互相又有激烈的竞争压力,所以这件事的推动速度很缓慢……
作为国内广告行业的大佬,陈子昂和江南春两人,通过了一系列的并购活动,以及脸谱网和满意电商,分别带来的流量和广告主优势,只要吴奇肯登高一呼,一个辛迪加就能出现。
而除此之外,卡特尔为法语cartel的音译,原意为协定或同盟。
由一系列生产类似产品的独立企业所构成的组织,目的是提高该类产品价格和控制其产量。
卡特尔是垄断组织形式之一。生产或销售某一同类商品的企业,为垄断市场,获取高额利润,通过在商品价格、产量和销售等方面订立协定而形成的同盟。
参加这同盟者在生产、商业和法律上仍然保持独立性。
生产同类商品的企业为了垄断市场,获取高额利润而达成有关划分销售市场、规定产品产量、确定商品价格等方面的协议所形成的垄断性企业联合。
1865年最早产生于德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各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发展,随着垄断资本的国际化产生了国际卡特尔。生产同类商品的企业作为卡特尔成员,各自在法律上保持其法人资格,独立进行生产经营,但必须遵守协议所规定的内容。
卡特尔成立时,一般签订书面协议,有的采取口头协议形式。成员企业共同选出卡特尔委员会,其职责是监督协议的执行,保管和使用卡特尔基金等。
迄今为止世界上最著名的卡特尔当属欧佩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