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锦绣农门之弃女当嫁>第七十五章去书院看三叔
拖住了范子明的脚步,没等他迟疑,就被周远鸣大力扯走。

终于看到三叔,崔华锦乐滋滋的朝崔平兆呼喊着,“三叔,你好久不回家,我们都想你了!”

“锦儿,三叔也想你们。”

小侄女俏生生的站在他面前,崔平兆抿嘴笑着,又摸了摸她的头发,“才两月没见,咱家小锦儿又长高了。”

转身看到更加苍老的娘,他嗓子有些发涩,“娘,你们走累了吧,我带你们去寝室歇会。”

三叔的身子越发的瘦弱,衣衫也单薄,崔华锦挎着他的胳膊,歪着脑袋看着他,“三叔,是不是你们书院的饭食不好,你的脸又瘦了许多。”

侄女关心的话让崔平兆有些征愣,随即他呵呵笑着,“傻丫头,书院里饭食自然是好的,而且也有不少胖子,不过你没看到,是三叔的胃口不好。”

儿子的俩眼都有了红血丝,在书院里肯定也不轻松,家里日子难过,不但苦了几个孙子,这个懂事的儿子也没少遭罪。

刘氏怜惜的望着儿子,“三郎,我们坐牛车来的,不累,这会耽误你上课,夫子会不会生你的气啊?”

家里这会正忙,娘却带着侄儿和小侄女来看他,都是自己不孝,才让娘时时牵挂,他心里难受又不敢显露出来,低声的说着,“娘,刚才已经让两个同窗替儿子给夫子请假,不碍事。”

坐在寝室里。

崔平兆得知小侄女挖到人参换了一大笔银子,家里经济短期不会再拮据,他松了口气。

一家人说会家常。

刘氏把给儿子买的东西都拿了出来,又给儿子拿出一张百两的银票放在他书,家里的事别挂念。”

为了他能安心读书,大侄儿去了边境的兵营,两个小侄儿回家操持着那些薄田,他哪里还有脸要这银子。

侄儿们比他小,都在家里受苦受累,才有了银子,就拿给他,崔平兆满满都是愧意,“娘,我有银子,这银票你老带回家里用,你和大哥的药不能断,金辉也大了,娘也要给他说门亲事,咱锦儿已经是大姑娘,也要多给锦儿买些布料做衣裳。”

这几年崔华锦大了,知道村里有好多人都对她心怀恶意,特别是昨日出狱金凤的那一眼,让她昨夜在床上害怕忐忑好久都不能入睡。

只有三叔读书出了头,做了官,才能改变家里的处境,崔华锦一点也不心疼银子,她摇着三叔的胳膊,“三叔,咱有那么多的银子,你就拿着,好好的读书,等你做了官,我们才不会让人欺负啊。”

爹是家里的顶梁柱却瘫在床上,大哥离家,这两年家里的担子都压在稚嫩的金辉肩上,他过早的饱尝世间的苦难。

他见三叔不要银票,也走过来定定的望着三叔的眼,“锦儿说的对,三叔,你甭担心家里,尽管把书读好,咱家就靠三叔扬眉吐气,我年岁还小娶亲的事再过几年也不晚。”

孩子们都这么懂事,崔平兆突然觉得自己很没用,他怕自己脆弱的灵魂根本承受不来这些重托。

“金辉,锦儿,三叔没用,让你们受苦了……”

知子莫若母,儿子的顾虑和内疚,刘氏都懂,她混浊的老眼里也有了泪花,“三郎,你再推辞会伤了金涛他们兄妹的心。”

把娘和侄儿、侄女送出书院的大门,崔平兆给自己制定了更加苛刻的学习计划,誓要在明年的春试扬名府城,也能替家里人撑起脸面来。

身上有了银子,他们家势单力薄,刘氏也不敢招摇,先去药铺给大儿子拿了些药,又给孩子们在布庄买了两匹棉布,就催促着孙子往家返。

吃罢晚饭。

若不是前两年家里出事,已经考上童生的金辉又怎会憋屈的窝在家里。

刘氏不想再耽搁两个孙子的前程,就问起孙子,“金辉,金涛,如今家里有了银子,等把田里的粮食收回来,你们哥俩还回私塾读书。”

自己还有机会去读书,金辉的眼神亮了许多,可想到爹还瘫在床上,如果自己和三弟的日常怎能让妹妹来承担呢,他的眼神瞬间又黯淡下来。

金涛同样也想到了这里,自己的脑子没二哥聪明,再去私塾就是浪费银子。

他摇摇头,“奶,二哥读书比我有出息,让二哥去,我留下来照顾爹和家里。”

也不知是老天爷看他们一家子遭受的苦难太多,爹的身子今年好了一些,若有好药调养,说不定就能站起来。

大哥还不知道哪年才能回来,崔华锦也支持两个哥哥去读书,“三哥,爹有银子买药,身子肯定会好起来的,你也要去私塾读书。”

家里的情形这样,刘氏既然决定了让孙子们继续读书,她也在心里做了安排,过几日她再去府城一趟,托大堂兄给家里买个下人,平素照顾大郎,农忙时也能做田里的活计。

兄妹仨又争执一回,也没个结果,横竖田里的活还要一些日子才能干完,读书的事情过些日子再说也不晚,刘氏就让他们回去睡觉。


状态提示:第七十五章去书院看三叔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