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早已料到此事,可实实在在发生的时候,赵政亦是高兴得不得了。他转过身去,郑芙已经不在身边,看来是跑去元殿给赵姬报喜了。
“现下冯大人正在与赵人辩理,太子不如随我同去,也好让冯大人安心些。王后与小公女这边,奴才自会差人照料。”李钰神色如常,已是见过许多大场面的总管模样。
赵政听懂了他话中的意思。秦人虽然已经进了邯郸宫,可是赵王若不放行,他们一样回不去秦国。只有让合适的说客前来劝说,与赵国谈成后才能顺利反秦。这样的场面,他自然要去看看。
蒙毅见了赵政很是兴奋。这趟行程他本不必参与,可这小子偏要跟着来看未来的太子,还自称太子侍卫。蒙骜拗不过这个小孙儿,左右秦王子楚没有反对,反而还很喜欢这小子,他便托冯劫在路上替他照料一二。
一来二去,蒙毅就提前见到了大秦的太子,此刻正兴高采烈地跟在赵政身后。对于去大殿的路,赵政已经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当初他在那殿外被狠狠打了一顿,拖着身子回来,自然印象深刻。
几人来到大殿,只见大殿上方坐着赵王一人,大殿两侧各坐满了衣着华丽的赵国贵族。赵政与李钰走进去,象征性地朝赵王行一礼。
站在大殿中央的冯劫是这次派来迎赵政回国的说客。他看到赵政浑身凌厉之气,想来并未受太多苦难,于是稍稍放心,转身向赵政行礼。礼毕,赵政由李钰引着坐到左边末位的席位上。
冯劫作揖,看着赵王说道:“臣奉秦王之命来迎王后与太子归秦,赵王以为有何不妥?”
赵王皱着眉头,实在想不明白。当初赵政降生的时候,秦国还是他王父的父亲嬴稷在位,即便赵政的王父安国君那时已是太子,可子楚是安国君最不得宠的一个儿子。这才过了十年,秦国竟一连更替了三代国君,这好运势还就落在当初潜逃的子楚身上。如今子楚贵为秦王,即便不放赵政回去,却万万杀不得了。
冯劫这么一说,周围的人纷纷开始议论。
“事情怎么会变成这样?”
“说来当真奇怪,一月前安国君才继位,可不到三日就暴毙身亡,这不,子楚有富商吕不韦和华阳夫人的扶持,自然而然就成了秦王。”
“世上竟有这样的巧合,应当是天意如此。”
“这般离奇……”
“秦国乃虎狼之帮,什么事发生不了?”
“还是我赵国安稳太平。”
赵政冷笑。哪有那么多巧合,所有巧合的发生必然是有人在暗中操纵,而后伪装成事不关己的样子。吕不韦……就是行此道的高手。
赵王咳嗽了一下,周围的议论声便渐渐小了下来,他看着冯劫说道:“秦王登基时日不长,这样草草立后封太子,怕是不太妥当吧?”
“呵呵……此乃秦王家事,身为臣子,在下自是不敢妄议。”赵王连如此拙劣的借口都能说得出来,冯劫只差指着鼻子咒骂赵王了,“臣只知道赵夫人是秦王发妻,公子政是秦王长子,于情于理都应获封。”
“冯大人此言差矣。”说话的人是坐在左侧席位中的赵王六子赵恭,“赵政生于赵国,如今亦以赵为氏。邯郸宫中无人不知他叫赵政,即便被封了秦太子,恐怕也无法适应秦国的风水。还是让他继续留在邯郸妥当些。”
此言一出,惹得满殿赵人嬉笑。赵恭之言看似是在为赵政考虑,实际上是在讽刺赵政自小质于赵,已经与“秦人”二字毫不沾边了。
冯劫不惊慌,兀自整理思绪,等众人笑够了,他才沉着开口:“按照赵公子的说法,赵王与在座的诸位公子皆为嬴姓,看来都是我秦人不假。”
赵恭恼羞成怒:“放肆!你怎可随意曲解我的用意?秦人真是胆大,竟敢随意胡言!”
冯劫连忙低头作揖推诿:“在下哪里敢妄言,只是在说出真相。若赵公子你不姓嬴,难道姓齐田、楚芈吗?”
“……本公子不与蛮人计较!”
赵政忽然觉得有些好笑,这些赵国王族怎么这般作风?说不过便骂人野蛮,可冯劫一个难听字眼都未曾说过。若说口舌之争,倒是赵人更为野蛮些。
冯劫不打算见好就收,他又抬起手向赵恭远远作揖:“虽然在下并无错处,但多谢赵公子海涵。如此肚量,果然是能替赵王分忧的好手。大秦迎太子和王后回国一事,公子实在操劳了,在下替秦王多谢赵公子。若赵公子来日去秦国,秦王必定会亲自宴请。”
闻言,太子赵偃看起来有些不悦。赵恭一向是与他争夺太子之位的有力人选,听冯劫的意思是赵恭与秦王有许多联系,说不定秦王还会支持他当上太子。日后得想更多办法对付他。
而赵王的面色就更不好看了,本来是在谈赵政回秦的事,赵恭这么一说,冯劫立刻把话题引到两国大姓上去,说的有理有据,再生气也没有理由惩处他。之后又暗示着什么赵恭与秦王的关系,简直是让人头疼。
赵恭就更是哭笑不得了,他不过是想替赵王争口气,引到陷阱里去,这下子无论如何都说不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