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大明王冠>第六百八十四章 火器部队成型!

虽然有上帝视觉,但又不是百科全书,黄昏也没有将明朝历史倒背如流的知识量,像景清、方孝孺、黄观、吴与弼之流,很容易。

前两者一个是诛十族的主角,一个是瓜蔓抄的主角。

后者黄观六首第一三元状元,而吴与弼则是崇仁理学的开创者。

靖难功臣里,也就知道一些张玉、朱能、张辅、火真、郑亨、丘福之流,其他小渣渣谁会去记,像靳荣、李远这样的人,他真不知道。

闻言笑着说道:“无妨,总会露出狐狸尾巴的。”

李景隆笑道:“那就办正事?”

黄昏从怀中掏出神机营中军指挥的符印递给李景隆,“烦请国公递还给陛下。”

神机营不隶属于五军都督府。

所以这个符印还是得交还给朱棣,至于谁来接手神机营中军指挥,黄昏隐约有个预感:大战在即,不可能让其他人去接任,这个指挥很可能是神机营中军里的把司官中去擢升一位。

李景隆接过符印,不着痕迹的道:“之前陛下问过我,关于神机营中军指挥的人选,我说了个识大局的林东来是个合适人选。”

林东来,本来只是一个百户。

当初在杭州钱塘于家埭那边,北镇抚司要围杀明教教主唐青山,黄昏率领中军两司去往于家埭练兵实则接应唐青山和南镇抚司的时候,说服林东来等人一起解决了中军把司官周启然和赵高,之后林东来与另外一位百户顺利升为把司官。

基本上算是黄昏的嫡系。

黄昏笑道:“陛下采纳了?”

李景隆笑了笑,“不清楚,大概会罢,不管林东来是不是还会支持你,但当初杭州那件事,林东来其实已经简在帝心了。”

识大体重大局,能为麾下儿郎着想的人,当然值得重用。

黄昏不太在意。

当初是想把神机营拉拢一部分到麾下,但现在自己建立了蚍蜉义从,已经不再对神机营有多少觊觎,索性不去在乎,免得朱棣忌惮自己。

道:“谁当那个指挥都一样,办正事罢。”

李景隆颔首。

黄昏准备去领军杖,走了几步回头,“国公,不会害我罢?”

李景隆哈哈一笑,“放心。”

靖难之后,自己位极人臣,但随着靖难功臣的遍布朝野,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乃至于在陛下心中的信任,都在飞速跌落。

在那样的局势下,只有一个人无所畏惧的和自己亲近过。

黄昏。

而且李景隆也清楚,黄昏能够走到今天远远还没到巅峰,只要他继续这样在陛下那里受到信重,黄昏的巅峰就还早。

极有可能问鼎尚书——到了现在,其实也还没多少人看出来内阁的地位有多重要,大多人还是认为尚书才是权官的巅峰。

在军杖处,除了两个执行杖责的士卒,还有四个监察的小吏。

黄昏看清楚形势后,来到杖责用的长板凳前,刚弯腰准备趴上去,从怀里掉出一堆信封,黄昏啊呀了一声,“哎呀,是不是你们哪位的东西掉了?”

说完弯腰拾起,来到负责军杖诸事的那位小吏面前,赛到他手里,“物归原主。”

一大堆!

那小吏看了看手中的信封,面不改色,对黄昏笑了笑,“大官人,请罢。”

说完看了看其他人,微微颔首。

大家懂了。

人人见者有份,那一堆信封少说也有二三十个,而以大家对这位权臣土豪的了解,他出手从来不小气,也就是说每一个信封里至少都是一两宝钞。

六个人,每个人至少能得到五两!

这诚意很够。

在这样的情况下,就算有人偷偷收买了杖责的军士,也会手下留情,所以三十军杖下来,黄昏屁股上虽然血迹殷然,但站起来就能活蹦乱跳。

当然,样子还是要做的。

回到黄府,黄昏就开始卧床,但有访客,皆卧寝商谈,消息传到大内后,朱棣是哭笑不得,他才不信黄昏会真的挨得有这么惨。

倒也是受用。

所以黄昏在这件事上还是照顾了大家的面子,他在榆木川的事情,基本上算是完美落幕。

之所以说基本,是因为朝堂这边的声音平息了,但边关那边没有。

在出征漠北之前,只要边关士卒没有因为去年榆木川的事情出现较大的军心波动,那么就没人会去追究那件事了。

如果因此此时军心动荡,那这件事就会旧事重提。

所以……

徐辉祖在边关那边的作用异常重要,而此刻靖难功臣里那些支持朱高煦和朱高燧的将领也到北方边关,徐辉祖压得住军心么?

悬。

大军都在开拨往北方而去。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上元节之后,朱棣忙得晕头转向,好在有老大帮忙,至少在用钱这方面,朱棣毫无压力,而兵力调动方面,有老二和老三在,朱棣也能放心不少。

这一日,朱棣在乾清殿接见了从杭州赶来的郑亨。

仔细询问了诸多事项后,问郑亨,“何日可以聚结出发去往北方?”

郑亨回道:“就等陛下圣旨,随意可以。”

朱棣点点头,“那你即刻返回杭州,先将三百门火炮拉到居庸关,然后由京营、边军拱卫,将火炮全部安置在榆木川。”

郑亨立即道:“微臣以为,这事可以让指挥同知王友去办,火炮拉过去需要时间,而神机营还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再进行最后一次大规模的演练。”

朱棣颔


状态提示:第六百八十四章 火器部队成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