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风起三晋>第209章老胡不满意后果很严重

杨淩觉得在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社会,徐光启种地这种行为太特立独行了。

羊圈子听名就知道不是什么繁华所在,怎么去那里了呢?其实徐光启喜欢农学,耐得住寂寞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家境所迫。

徐光启出身不是大富之家。他是万历末年中的进士,又是中国历史上最倒霉的一代进士。

万历皇帝多年不理朝政,官员任命也接近停顿状态,政府能勉强维持运转已经是奇迹了。

徐光启在京师任些闲职,蹉跎些年,终于泄了气。

有钱的无所谓,继续混日子拿些微薄工资,保持清贵的翰林名头就行了。

徐光启不行,他需要养家糊口,就这样穷困潦倒灰溜溜回上海老家还不甘心。

怎么办?他敛财无术,苦思苦想最终决定凭手艺赚钱,去种地。这可真是知识分子的无奈。

徐光启几年前就在天津租了块地,做起了自耕农。一方面补贴家用,一方面也可以研究农学。

就这样韬光养晦,好不容易去年走了狗屎运,回到翰林院做了个检讨。结果流年不利,又因为他信了教,被南京教会案牵连,结果这官没当几天,很快被免了职。

徐光启心灰意冷,干脆又回天津务农了,只是翰林学士有工资,他才偶尔回翰林院转一转领他那份薪水。

杨淩谢了门房,离开了翰林院。

京师虽然繁华,和后世的繁华也没有可比性。杨淩不管胡汉三一路嘟嘟囔囔恋恋不舍,还是决定立刻前往天津卫。

两人走回到店门口,就见三四个伙计和七八个豪横的人正纠缠在一起,吵吵嚷嚷个不休。

这是怎么了?

杨淩正迷惑间,又见平安老店院里走出一个满脸横肉的家伙,裸着上身胸口还纹了一个狗头,正把自己的马牵了出来。

掌柜的跟了出来,拽着马的辔头不松手,苦苦哀求道:“大爷有话好说,这是客人的马,可动不得。”

狗头人骂道:“给脸不要脸的老东西,老子不砸你店已经不错了,一个月二两银子的例钱你都不愿意出,还好说什么?这马先押下,你过后到行口去取。”

胡汉三见马要被牵走不但不急反倒高兴起来,兴冲冲央求杨淩道:“头儿,你看你马被牵走了,咱们一时半刻也走不了了,先逛街去吧。”

杨淩一看胡汉三没心没肺的样子就来气:“逛什么街?我的马没了可以骑你的马,你就挑着担,一路跑着跟我去天津。”

胡汉三脑补了一下这个可怕的场景,不由得打了个冷颤。杨淩训练他们那么久,向来说得出做得到,自己真跑二百里可惨了。

胡汉三这回来了精神,大吼一声:“不许动我的马!”也冲上去抢马了。

这时围过来的人多了,杨淩就打听旁边一个卖瓜子的小贩:“大哥,这是哪个衙门的人啊?怎么这样霸道?”

小贩翻了杨淩一眼:“你外乡人吧?这哪是什么衙门,这是打行的打手!”

啊?打行不是在江南吗?杨淩有些不解。

南行北会,北方是会门天下,打行一直在江南发展。嘉靖年间因为打行太猖狂,居然连松江知府都敢打,惹怒了朝廷,曾经被官府扫荡过一次。

可没多久又故态复萌,尤其是到了万历年间,打行更是兴盛,开始向北六省发展。

按中国惯例,南方人靠头脑吃饭,北方人则仗着身高膀大靠力气吃饭。所以靠打砸抢过日子的流.氓,原产地一般都在北方。

可是章朝则不然。

朱元章从南方起兵向北推,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上也是罕见的。这次兴兵让南方人多了一丝血性。后来对抗倭寇,日子久了,南方百姓民风也渐渐彪悍。再加之南方经济发达,这一次流.氓高产的地方就变成了南方。

北方会门节节败退,南方打行步步紧逼,这一回就挺进京师了。

京师里一样缺官缺衙役,今年最经典的案子就是两家十年前口角闹了起来,家主被抓了起来待审,这一待就是十年,两家都要求和解也没人过问。直到一家家主狱中死去找家人收尸,官府里才知道有这么个鸡毛蒜皮的案子苦主还住监狱呢。

结果这事闹得沸沸扬扬,百姓要求尽早清查陈年案件,许多衙门借机提出增补官吏,闹了一路十三遭,最终还是被万历给拖了过去,日子该怎样过还是怎样过。

所以章朝末年和明末一样,因为无政府状态,百姓获得了空前的自由。

管理上的真空让黑涩会蓬勃发展,摇身一变成了社会秩序的制定者和维护者,只是打行刚入京师,也不知道下刀温柔些。为了镇住百姓,直接来狠的,才引起商家的抵触。

小贩好说,见杨淩有抵触情绪,才解说道:“这个高升老店干了祖孙三代了,人脉熟,生意也过得去。打行想拿这个店立威,不然也不能牵马走。”

“打行咋不砸店呢?”杨淩有些奇怪。

“那可不成。不说这店也有些后台,就是住客说不定也有不好拿捏的。你看,那个顾客不就急了?”小贩随手一指,杨淩乐了。

原来是胡汉三这货和打行的人去抢马了。

打行的人要立威,狗头人拽着马辔头不松手,大骂胡汉三道:“狗杀才!你不怕死吗?”

旁边七八个打手也不再和伙计纠缠,都围了过来。

胡汉三秃头铮亮,一脸横肉,扫帚眉下凶目放光,一看就不是善茬。摆平这样刺头才能杀一儆百。


状态提示:第209章老胡不满意后果很严重--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