熹平五年(公元一七六年),采女何灵思顺利诞下皇子,被封为美人。
何灵思的兄长,何进何苗也都得以沾光擢升。
阴皇后的事件之后,刘宏一开始对阴皇后有愧,想要弥补。
可惜,阴皇后身体日渐病弱,姿色凋零,刘宏很快就没有了耐心,转而流连其他妃嫔。
现在刘辨的出生,总算是让刘宏真正开心起来,对于何灵思也更加宠爱。
同样的,对于这个可能会命运多舛的小侄子,刘晟也很疼爱。
而且奇妙的是,刘辨虽然小小个的,但是对于刘晟也很亲近,这更是让刘晟心软。
因此,刘晟也暗暗发誓,将来无论如何,刘晟都会护着刘辨,避免刘辨的悲剧再次发生。
可还没等刘宏高兴够,北方战事又起,鲜卑分东西北三边,进犯大汉。
当年进犯幽并两州不利,鲜卑人安静了一段时间,没想到却是憋了这么一个大手笔。
好在有了当年的胜利,各郡官兵不再畏惧鲜卑,积极抗击,并没有给鲜卑人肆意掳掠的机会。
这样一来,刘宏才放心了些。
战事胶着,双方互有伤亡,但汉军因为提前做了防范,更为有利。
最终,在夏育等人的强势反击之下,鲜卑人败退,撤回草原。
不过,好好的添丁之喜被打扰,刘宏对于这些总是滋扰边境的鲜卑人甚为恼怒。
这些年的顺利,让刘宏在安心纵乐之余,也有了要一展抱负的想法。
面对檀石槐这个大敌,刘宏决定好好收拾威慑一番。
若是能把檀石槐打疼打怕,让他俯首称臣,接受朝廷册封的鲜卑王封号,那么他刘宏,至少是要比先帝更有功绩,能够在史书上留下厚重一笔。
一想到这些,刘宏就心潮澎湃。
正好这个时候,护乌桓校尉夏育上疏,请求讨伐鲜卑。
有了夏育起头,田晏等人也都附和请战,让正有此意的刘宏大喜。
于是,刘宏准备命护乌桓校尉夏育、使匈奴中郎将臧旻、破鲜卑中郎将田晏,各率一军,出击鲜卑。
同时,刘宏准备派人前往南匈奴,请屠特若尸逐就单于也起兵相助。
不过,刘宏也知道此事非同小可,还是让刘晟进宫商量一下。
听闻此事,刘晟有些意外。
若是成行,这件事情可是提前了一年发生,结果难料。
看着刘宏已经打定主意的样子,刘晟知道,刘宏这次只是让自己帮忙提意见,而不是来劝阻的。
而且,刘晟也有心想要收拾收拾那些鲜卑人。
既然将士们都一心求战,现今朝堂局势稳定不少,也是出击鲜卑的好时机。
继续放任不管的话,每年都让鲜卑人骚扰几次,也是一件烦人的事情。
边境不稳,迟早会酿成大祸,不可轻视。
不过,夏育三人虽然是打仗的行家,可不一定会是檀石槐的对手。
若是事情没有发生改变,这三人再次中了檀石槐的计策,孤军深入,陷入重围的话,怕是大好的局势会被破坏掉。
到时候,想要再对付鲜卑,怕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于是,刘晟直接提议,由段熲作为主帅,指挥这一次三路队伍的作战。
有了老辣的段熲坐镇,这次出击鲜卑,应该能够有所为,刘晟也能安心些。
对于这一点,刘宏只是想了一会,就下定了主意,决定按照刘晟的提议来,能更为稳妥。
至于刘晟自己要去草原的事情,刘宏想都没想就拒绝了。
深入草原太危险了。
刘宏是有心要收拾檀石槐,可并不是有十足的把握,还不想刘晟去冒险。
对此,刘晟有些遗憾。
虽然没能亲自去讨伐鲜卑,不过,想到汉军进击草原的时候,那些外胡多半会采用下作阴险的手段,刘晟还是不敢大意。
比如说,外胡可能会用牲畜的遗体来污染水源,导致汉军中瘟疫等等。
意识到这个问题,刘晟回府之后,立时整理出方子交给刘宏。
在段熲出征之前,太医们紧赶慢赶的,总算是赶制出了一批“升降散”,给段熲备用,以防万一。
虽然刘晟不知道有没有用,但总比什么都不准备要来的安心。
并且,刘晟严严嘱咐段熲,到了草原,一定不能喝生水,避免被匈奴人算计到。
段熲虽然傲气,但是知道刘晟的本事,对刘晟是服气的,将他叮嘱的事情都一一记住,这才率部出征。
大军出击鲜卑,刘晟默默送行,只希望这一次,汉军能够凯旋而归。
不等刘晟放松,没多久,与鲜卑人勾结的羌人,也不安分地在凉州作乱。
凉州刺史孟佗轻敌冒进,率部出击,却反被羌人击败,凉州形势危急。
孟佗此人,儿子正是三国时,在蜀魏之间摇摆不定的孟达。
孟佗并非是真有才学,而是倾尽家财贿赂程璜的家奴,终是得到了程璜的重视,这才坐上了凉州刺史的位置。
在任期间,孟佗不修德政,民心不归。
等到程璜被诛,孟佗又去讨好董氏,才没有被牵连到。
虽然刘宏很想拿下孟佗,但是得了好处的董氏那么威逼撒泼,刘宏烦不胜烦,只能先拖着。
可这一次,面对羌人的攻击,孟佗却是托大了,以为仗着人多就能稳赢,建功扬名,不料却是直接栽了。
这般境况,刘宏更是对孟佗暗恨不已。
只是,现在凉州形势危急,收拾孟佗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