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着各路诸侯开始寻欢作乐,不将战事放在眼里,急于建功的曹操,还有担忧洛阳的孔融孔岫,他们没有参与进去,而是请命先行前往洛阳,为大军作为先锋部队扫除敌情,争取早日拿下洛阳。
忙着享乐的诸侯,看到有人愿意去做苦活累活,当然不会拒绝,当下就同意了他们三人的请命。
袁绍直接任命他们三人为先锋,率军前往洛阳。
至于其他人,则是随中军大部队随后即到。
对袁绍还有各路诸侯很是失望,曹操孔融孔岫当场告退离开,带着大军立即出发,不愿意再看着这些奢靡的诸侯们了。
而在他们出去之后,刘备也呆不住了,不想浪费这样前往洛阳立功的机会。
刘备自诩为仁义之君子,自是不会在这样的场合,落人话柄的。
眼看着曹操他们前往洛阳抢功,刘备看到三弟李进,对诸侯们的做法很不满,所以也赶紧抓住这个机会,向公孙瓒借兵,有了资本之后才出发。
不过,诸侯中还有三个人没有参与他们的狂欢,除了仍然昏迷不醒的孙坚,留在后方的刘岱,还有袁术。
袁术自拿下这汜水关之后,没有急着进关抢功劳,而是让士兵,将关下悬挂的那些头颅,一个个取下来,厚葬在了汜水关边。
袁术此举,虽然有拉拢孙坚的打算,但更多的,还是他真的,对于这些战死的人被这么对待,很是不悦。
这段时间的战场厮杀,虽然他并没有出场,但是对于战争的残酷,他也有了更多的了解。
也是因此,袁术更是对于刘晟拉拢人心的做法,很是佩服,决定试着,做一个英明的主公,强大自己,与刘晟正式成为对手。
所以,对于这些战死的将士,袁术都给予了充分的尊重。
而此举,也让袁术收获了不少将士的心,包括为孙坚担忧的黄盖。
曹操与孔融孔岫他们带兵出发,可是,一两百里地之内都是没有人烟,到处一片狼藉,让他们意识到了不好,赶紧加快速度。
可是等他们到了洛阳之后,留给他们的,不过是断壁残垣,几乎已经荒无人烟了。
连续赶路,曹操他们也是疲累得很。
虽然曹操很想要继续追击董卓,但是此刻看着将士们飞奔之后,都已经累倒在地,曹操只能作罢,原地扎营休息,等待大军到来之后,再继续追击董卓。
他们真的没有想到,董卓会这么狠,居然迁往长安去了。
而且,董卓是将皇上百官,还有百姓全部迁走。
甚至连许多世家的坟墓都被掘了,陪葬的金银等物丢失。
只有皇陵还好好的。
想来,这是刘晟来了之后对董卓的震慑,让董卓不敢肆意妄为动皇陵的。
不过,曹操更加在意的是,刘晟是不是早就知道了董卓会迁去长安?
所以,刘晟他特意跑这一趟,就为了带走他想要的东西,警告董卓不能动皇陵的?
那么,刘晟是真的对董卓迁去长安的事情认可了?
这样想着,曹操对于刘晟更是看不透了。
甚至,曹操都会以为,刘晟早就知道了这里边的一切事情,包括先帝死后董卓进京的混乱,包括盟军的建立,乃至于董卓的迁去长安等等,都知道。
所以,刘晟才会选择在恰当的时机出现,没有与董卓为敌,而是彼此达成了协议就离开了洛阳,任由董卓与盟军继续博弈争斗。
想到这些,曹操觉得,如果事情真的如自己所想的话,那刘晟这个人,就太恐怖了。
很快,刘备带着兵马也来到了洛阳。
看着昔日帝都化为灰烬,刘备心中很不好受。
特别是看到巍巍未央宫被焚毁之后,刘备更是心痛难当。
好在皇陵还在,刘备才安心了些。
带着士兵们与曹操会合之后,刘备也在这里安营休整。
等到第二天太阳快落山的时候,袁绍才率领大军匆匆赶来。
对于眼前的情景,诸侯们都震惊无比。
不过,洛阳现在只是一座空城,诸侯们不得不在荒地上安营扎寨。
但是,认为此行目的已经成功的诸侯们,志得意满起来,不愿继续前行追击董卓。
当袁绍以大军疲累为由,拒绝曹操继续追击的建议之后,曹操是完全对袁绍失望了。
为了自己的名声和权力,曹操辞别了各位诸侯,不得不独自带军,前去追击,想要迎回天子,提振自己的名声。
而其他诸侯,则是持观望的态度。
毕竟,董卓的势力,不是他们能够真的惹得起的。
现在曹操愿意代替他们去试探一番,他们当然不会拦阻了。
只有刘备,看到曹操走了一段时间之后,才再次大义凛然地向公孙瓒借兵,再次去追曹操,想要跟在曹操后边捡功劳。
而在去往长安的途中,过了汴水,到了荥阳之后,董卓听取了李儒的建议。
担心那些盟军会从洛阳来追击,于是,董卓在荥阳那里,布下十面埋伏,准备让那些胆敢来追击的诸侯们,有来无回,确保前面大军行进的安全。
而在董卓离开后没过多久,各个队伍刚埋伏好,正翘首以待的时候,果然,还真有不将董卓放在眼里的人前来,而且来人,正是曹操。
原来,急于立功的曹操,带着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李典和李文侯,还有自己手下的数千将士,前来追击董卓。
一路上很顺利,远远地,曹操可以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