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刘虞的话,众人心思各异。
可碍于刘晟和袁绍等人都在,众人并没有直接挑破。
毕竟,得罪了谁,对他们都没有好处。
袁绍却不甘地再次反驳:“呵呵,刘刺史说话也很利索啊。不过,既然你们知道,当初洛阳的形势那么紧张,为什么不来洛阳稳定局势?尤其是大将军,你既然与董卓共事过,不可能不知道董卓这人的野心和暴虐,为何眼睁睁地看着董卓进了洛阳,祸乱朝政呢?如果这就是你们所谓的忠心的话,那我也无话可说了。”
对于袁绍的话,刘晟倒是不恼。
不过,看到一些诸侯,脸上都带上了羞愧,刘晟轻笑着说:“袁本初,别以为本将军你们的想法。别的不说,你们都起兵了,那你们就跟董卓好好玩吧。不过,你说你们都是联盟了,怎么一个个地相互算计呢?就你们这样?难道就是完全忠心,为了讨伐董卓,清君侧而来?那你们还内斗个什么劲呢?岂不是亲者痛仇者快?你们的忠心呢?”
看到众人脸色更差,刘晟冷嗤一声:“这才多少时间啊,你们就损失了这么多的人马?何必呢?”
当下,袁绍直接被气得呼吸都不顺畅,捂着心口,久久说不出话来。
这个刘晟着实可恨,每次都要让他难堪,下不来台。
尤其是对比袁术,刘晟似乎看他更不爽。
这个感知,让袁绍更加地气闷。
等到韩馥等人帮着他理顺了气息,袁绍恶狠狠地瞪着刘晟,干脆不再理会刘晟,拂袖离去。
一同跟着离开的,还有乔瑁、韩馥等人。
看着袁绍离开的背影,刘晟想到罗贯中的诗,当即喃喃念了出来:“羊质虎皮功不就,凤毛鸡胆事难成。哎,可惜这大好的资源啊,终究是可惜了。就算给你三千侠客,百万雄兵,怕是也难成啊。”
一边的刘虞听着刘晟奇怪的话语,也没有听太清楚。
只是,前两句诗,刘虞还是明白了过来。
想了想,刘虞觉得也是。
袁绍此人果然如此,空有大好的身世资源,那么多人的认可,却是好利无谋,自大喜功,终究确实难成大事。
听到了这两句的,还有袁术。
袁术没有想到,刘晟对袁绍居然会这么了解。
短短两句话,就将袁绍的性格特点,还有未来,都给刻画了出来,还真是可怕。
可是,他之前跟刘晟对上的时候,就从来没有捞到过好处。
如今,他还是担心自己先吧。
摇了摇头,袁术对于袁绍甩袖离开的做法很是鄙视,但也不想在这个时候,到刘晟那里讨虐。
不过,看着袁绍离开,整个盟军几乎被刘晟给否定了,作为矫诏发起者的曹操,也很愤恨。
身份有别,曹操还是强压住心中的怒火,笑着说:“既然大将军认为董卓祸乱朝纲,那我等身为汉臣,既食君俸禄,岂不应该为君分忧吗?虽然陛下他尊称董卓为相父,但那些,还不都是董卓以下犯上引起的?大将军这是错怪我等了。”
瞥了曹操一眼,刘晟将赤霄剑收回剑鞘,才说:“曹孟德,都说你是乱世之奸雄,以本将军看来,这评价确实不错。你看你,这天下还没乱起来呢,你就开始私募军队,招揽四方人才。你又是凭着什么这么做的呢?你还没有权力可以拥有军队吧?而且,假传圣旨,呵呵,这可是不小的罪名啊。”
曹操虽然心中的怒火更旺,却正义凛然地回答:“大将军此言差矣。当时在洛阳,陛下已经向王司徒表达过他对于董卓的不满,许多大臣都知道这事。只是董卓在洛阳只手遮天,全都敢怒不敢言。既然我们是为了讨伐逆贼董卓的,没有兵勇的话,我们能做什么?我们既然知道了陛下的意思,将这些以檄文的方式送往各地,又有何不可?”
曹操的厚脸皮,让刘晟都佩服了,忍不住给他鼓起了掌。
不过,刘晟还是摇了摇头说:“曹孟德,你果然厉害。都说脸皮厚的人,才更容易成大事,看来确实不错。不过,你明知道是矫诏,居然还那么大言不惭地,让那么多人,对着你宣读的矫诏下拜,你说,你怎么好意思呢?就那么喜欢看着别人向你下跪?”
环视了一下,见好几个诸侯都黑了脸,刘晟不给曹操分辨的机会,继续说道:“而且,你也好意思将那矫诏送到渤海去?是不是也想看着本将军向你下跪呢?你说,你这安的什么心?大大方方地号召各地起义兵不就得了,非说你得了天子密诏?哪来的事?这不是明摆着假传圣旨吗?”
曹操见刘晟揪着不放,每次碰到刘晟都会被挤兑挑拨,让周围的人对他起意见,这么多年了都是如此,心中相当恼火。
只是,曹操知道,他不能直接与刘晟撕破脸,他还不是刘晟的对手。
当下,曹操也对刘晟说:“大将军说话真是偏激。下官事务繁忙,不能继续陪着大将军辩论这些事情了。公道自在人心,相信大家都是明白的。下官身体不适,不能久在风中受寒,就先回去了,还请大将军勿怪。”
说完,曹操也拱拱手离开了。
这下,又有几人随着曹操离开,只剩下孔融孔岫还在那里。
眼见没了外人,两人朝着刘晟致歉:“大将军勿怪。我等也是忧国忧君,才共同会盟,一起讨伐董卓的,断无妄自尊大,不尊圣上的心思,还请大将军体谅。”
总算还有两个明白人,让刘晟满意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