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季汉长存>第一百零三章 送别

寥寥数言,这位初见面的天下士人之望就给李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完全颠覆了想象中的那个袁绍形象。

其顾盼自若,神采飞扬。方才坐下,便将众人的核心转移到了他身上,不骄不狂,却又有一种自然而然的傲气。

那种自小养成的贵气,是刘备和曹操身上所没有的,刘备比其多了几分温润,几分草莽气;曹操比其多了几分犀利,几分豪迈。

李澈双手举杯回敬道:“虽难以理解袁司隶所为,但为此刻豪气,澈敬司隶一杯。”

袁绍肃然举杯相应,掩面饮酒后,淡笑道:“吾听闻明远手中有大将军那把七星龙渊剑?”

李澈有些疑惑袁绍的意思,颔首道:“大将军确将七星龙渊相赠。”

袁绍抚须道:“七星龙渊,传承数百年的高洁之剑,与始皇帝的太阿神剑齐名,乃是先帝所赐,亦是大将军颇为珍爱的藏品。

京中有一人颇为向往此剑,只欲一观参详,恨无门路求见大将军。明远若想修习剑术,可以此为酬,借其参详。”

“哦?”李澈有些感兴趣的问道:“不知袁司隶所言何人?”

袁绍尚未开口,曹操笑道:“莫不是那王越?”

李澈心中一动,王越此人出现于魏文帝曹丕所著《典论》之中,曹丕言称曾学遍四方剑法,而剑法以京城之法为最善。

桓、灵之时,京师有善击剑者名王越,为虎贲,而曹丕的剑术老师史阿,便是自称曾与王越共游,俱得其法。

袁绍颔首道:“正是那王越,此人精擅剑术,颇好名剑。只是脾气又臭又硬,昔日得罪了大将军,又不肯低头认过,故而难登大将军府门。其整日里长吁短叹,恨不能观七星龙渊,若能将宝剑借其一观,或可得其倾囊相授。

以绍之见,明远脚步虚浮,身体孱弱。我辈士人,不求亲上战场上杀敌建功,总要会几手剑术防身健体,王越之术,恰合明远之用。”

李澈欣然拱手道:“多谢袁司隶指教,澈改日便去拜会那王越,只是离京在即,恐怕难以得其真传。”

“王越已近知天命之年,如今已不是虎贲,无事一身轻,似乎是想去各地走走,精研剑术。明远何不试试招揽,若能言谈投契,未必不能带其一起去赵国。”袁绍轻笑道。

李澈想了想,有刘备这个能一晚上感化杀手的魅力x在,又有七星龙渊,恐怕还真能招揽来王越,人才嘛,终归是多多益善。是以拱手致谢道:“多谢袁公指点。”

袁绍点头笑笑,对曹操道:“孟德此去八百里,山高水远,还望珍重啊。”

曹操大笑道:“只要不碍到本初兄大事,还有谁能动我曹孟德?区区贼寇,不足为虑。倒是本初兄,京师事难,若事有不成,尽可来济阴相见,操必扫榻以待。”

两人相视大笑,面上不露半点异样,只是不知心里是作何想法了。

刘备暗叹一声,看看外面的天色,插言道:“时候不早了。”

二人一怔,随即肃然,送行有所忌讳,太过拖沓可不行。

曹操对夏侯兄弟招手示意,四人起身向外走去,只见道边已经垒好一个小土包,然后置一只缚好的羊羔于其上,夏侯渊又置肉脯与酒于侧,摆好香案。几人上前拜祭路神“祖”,是为軷祭。

随后,曹操斟满酒杯,举杯道:“诸君,山高水长,未来相见遥遥无期。愿诸君各自安好,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负毕生所学。”

三人各自举杯相应,袁绍肃然道:“安知非日月,弦望自有时。努力崇明德,皓首以为期。孟德,珍重。”

“孟德兄,备谨以此酒,祝君此去得偿所愿、得展所长,镇国家、抚百姓,安一方生民。”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曹公,珍重。”

祝词已毕,四人郑重满饮。此乃饯行之酒,为祭行神“祖”,以祈求路途平安,乃先秦七祀之一,属五礼之一的“宾礼”。

饮罢,三人又从路边折一根柳枝,郑重交付给曹操。杨柳生命力极强,插土即活,在汉朝已经成为官道旁的主要行道树,以折柳相赠为送别习俗,也是为了祝愿行人能如杨柳一般在异地很快适应。

曹操接过柳枝,长笑一声,转身上马,策马奔腾从羊羔上跳过,随后丝毫不回头的狂奔而去。

夏侯兄弟与曹洪苦笑着向袁绍、刘备几人赔罪告别,也上马追了过去。

就在几人的目视中,曹孟德一行人渐渐消失在道路的尽头。三人怔怔出神,一时思绪万千。

大约过了半刻钟,袁绍忽的大笑道:“还是让他曹孟德摆了一道,从幼时开始便是如此,如今还是这样。曹阿瞒忒也奸诈!”

随后,袁绍转身笑道:“京城需要稳定,让玄德出京乃是迫不得已的选择,还望玄德能够谅解。且玄德在地方仅做过县尉,若要位列公卿,迟早要有牧守一方的经历,早去晚去,也没什么区别。下月出京,为兄必再来相送。”

刘备却是低头沉默,半晌后,幽幽道:“千石跃而为两千石,备又有什么可说的呢?惟愿本初兄今后在行事之时,能多念一些社稷危亡,感怀下生民困苦,大汉烽烟四起,天下经不起大的折腾了。”

袁绍大笑道:“玄德金玉良言,为兄铭记在心,必常以黎民苍生为念。还有,赵国匪寇横行,刘赦也不是个好相与的诸侯王,还望玄德多加小心。”

言罢


状态提示:第一百零三章 送别--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