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言情总裁>文艺圈巨星>第92章 东京的故事

“是啊,是啊,我爸是郭南山,我还到你家做过客呢。”

曹永看着也就三十多岁,但是郭乐却对他十分尊重。

“哦,对,是的,你刚才在这里怎么不说话呢?”

郭乐能说自己蹲在一旁,看你们骂战的嘛,如果这样说的话,估计都不一定能够活着出去。

“曹老师,我不是看你们正讨论国家大事的嘛,我怎么敢打扰你,不然我就是国家的罪人那。”

“你小子,也就在我们这里敢这么开玩笑,如果你爸过来了,也就有个正行了。”

这个曹老师看起来是和郭南山认识的,不过也不奇怪,两个人都是文化圈子的,而且都在政府有职位,经常在一起喝一喝茶也是很正常的。

陈骁走了过来:“曹老师,我觉得这幅《宋城》确实不错,但是扩张就不容易了,还不如直接断掉压抑的内容,直接作为一副风俗画。”

风俗画也是一个画种,主要就是描写社会生活风习的画。

“陈骁……”

郭乐开始疯狂的给陈骁使眼色。

陈骁干什么的,他当然知道。

写书的,还在自己老爸那里出版了一本书,这就算是作家了。

可是人家画画的事情,你掺和个屁啊!

你懂个毛线!

陈骁看着郭乐,乐了:“你干嘛,中风了?”

郭乐:“我中你个鬼!!”

他决定了,就由着陈骁作死好了,反正自己已经尽力了,奈何陈骁就是听不懂人话,自己又有什么办法。

等到自己老爸出来了,陈骁估计也就被赶出交流会了,自己如实说的话,也怪不到自己身上。

曹永子看了看郭乐,看在郭乐的面子上,他还是决定听一下这个小年轻能说些什么东西。

“那你说说看,怎么样用风俗画表现出来?”

“我们直接将城墙忽略,然后直接还原宋朝东京的繁荣,这样可以直接做成一副画卷,想要多长就有多长,甚至可以直接画到十米。”

曹永想了想,没有说话,思考着可行性。

“如果是一般的时日的话,东京城的特点还不够明确,我们还可以直接选用一个有特点的节日,比如说清明节,然后这幅画就可以叫做《清明上河图》。”

没错,就是清明上河图。

陈骁之前看那副《宋城》的时候,就想到了这幅画,如果不看城外的内容的话,两幅画的风格还是很像的。

要知道在前世,《清明上河图》可是国宝级的文物,中国的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更被称之为“中华第一神品”。

这样的神作如果不展现给这个世界的话,简直就是天理难容。

“《清明上河图》?”

“对,《清明上河图》!

你想一下,轻轻打开这幅画卷,首先就是郊外的景象,小溪旁边的大路上一溜的商队,从北方来往东京城,他们赶着骆驼、毛驴,马夫牵着领头的骆驼,后面的自动跟着前面的骆驼走,后面的工人甩着皮鞭驱赶向前,从他们熟练的动作就可以看出这个商队是一个老马帮。

小桥旁拴着一个小船,零散的农家小院错落在树丛之中,几棵高树之上还有鸟窝,打麦场上有几个石碾子,羊圈里还有几只羊,傍边就是鸡鸭圈……

路边的茶馆行人正在喝茶,旁边的农舍还拴着两头牛,远处的农田之中,农夫正在为禾田浇水施肥……

再过几个酒家和店铺就到了汴梁大道,两边车水马龙,但是都离不开码头,码头之上热火朝天,正在卸货,一个个码头工人在卸着货。

前面的一个船老大刚结完了钱正准备离开,但是却正巧遇到一个熟人,心里记挂着赶路行船,但是又不能怠慢朋友,只能急切的聊了两句,然后抱拳告辞……”

陈骁将清明上河图划分成一幅幅场景,然后描绘出一个个故事,娓娓道来,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卧槽!”

郭乐震惊的看着陈骁,这就是顶级小说家的口才吗?

说的就像是亲眼见过一样。

曹老师也听得入迷,这不是在画一幅画,而是在讲述一个故事,一个东京城的故事。

“汴河之上,不仅要有客船,还有商家看到盈利,设置了几条游船,供游客在汴河之上饮酒喝茶,欣赏东京风景。

大道两旁,屋子高低不齐,有茶坊、酒肆、脚店、肉铺、庙宇、公廨等等。

商店中有绫罗绸缎、珠宝香料、香火纸马等的专门经营,此外尚有医药门诊,大车修理、看相算命、修面整容,各行各业,也应该应有尽有。

大的商店门首还扎“彩楼欢门”,悬挂市招旗帜,招揽生意,街市行人,摩肩接踵,川流不息。

有做生意的商贾,有看街景的士绅,有骑马的官吏,有叫卖的小贩,有乘坐轿子的大家眷属,有身负背篓的行脚僧人,有问路的外乡游客,有听说书的街巷小儿,有酒楼中狂饮的豪门子弟,有城边行乞的残疾老人,男女老幼,士农工商,三教九流,无所不备。

交通运载工具:有轿子、骆驼、牛车、人力车,有太平车、平头车,形形色色,样样俱全,一派商业都市的繁华景象绘色绘形……”

这下不只是郭乐了,就是曹永也震惊了:“这个小兄弟,你是说相声的吧?”

这嘴皮子,不说相声简直就是可惜啊。

还有,他都没有想到陈骁这么快就会有一个这么周全的考虑。

可以说三教九流,他能想到的陈骁


状态提示:第92章 东京的故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