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承德围棋故事>第二百四十一章、张游制霸(6)

用棋迷们的眼光看,武宫正树应该是最接近大宗师吴清源地位的棋手;而成绩与之相差无几的吴清源弟子林海峰成就不俗,境界就要差一些了。

武宫正树曾经评价林海峰是长距离竞技的王者,其实前者是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的化身,后者则是彻头彻尾的现实主义者。吴清源大宗师仿若神人,他的围棋既有明显的浪漫主义的色彩,又绝不缺乏现实主义的理智气息。

如果说,棋迷们对武宫正树是发自内心的喜爱,那么任何下围棋的人,对于吴清源先生,就只能顶礼膜拜。

日本围棋界古往今来都不遗余力地宣扬,围棋是形而上的艺术;而淋漓尽致地证实了这个论点的,恰恰是吴清源先生。

武宫正树如此惊才绝艳,他在自己与先生参加职业比赛的末年,有幸与先生对局一次。

并且非常幸运地战胜了吴清源先生后在自战解说里面叹道,论起来,前面五十余手屈居于下风,几乎无关于棋力,根本是艺术方面,比之于先生还有些差距!

二人的唯一对局,抛开胜负不论的话;根本就是两位志同道合的而又博古通今的哲学家,坐而论道。

不知道这个比喻,有没有能够完全说明其中味道。

吴清源职业生涯末期,屡战屡败,自感是被胜负女神抛弃了;其实,是他长期以来,一直孱弱的身体拖累了他自己,精力体力远远不足以再继续应付高强度的竞争剧烈的比赛而已。

古语有云:‘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现在所称的“自古美人如英雄,不许人间见白头”只是此句的变装用法。

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意谓年华逝去,英雄白头,美人迟暮,都是难堪。

又道是“瓦罐不离井上破,将军难免阵前亡”,意思是:古时用瓦罐打水,一般总是在打水提罐子的时候最容易破损,所以一般就是碎在井边上;从军之人,刀枪不长眼,阵亡的几率也自然很大.。比喻担着风险干事难免会失手。

典故出处《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自古瓦罐不离井上破,将军难免阵中亡,只管做过没天理的勾当,终须不是个好结果。”意谓从事某些有风险工作的人,即使本领十分高强,也难保证绝对安全或绝对不出错误。

或谓长期从事某一方面工作,却往往就在这一方面遭到失败。

没有人能够真正长盛不衰,吴清源在东瀛围棋界居于统治地位,垂二十余年,已经绝对属于神话奇迹一般的现象,几乎可以算是空前绝后的。

虽然吴清源的棋战成绩可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是真正奠定他在棋坛地位的,还是他所提出并身体力行的新布局法。在吴清源时代,日本围棋积四百年之传统,形成了许多对于棋道的见解甚至定论,棋手们无不把这些视为铁律。

而当时年方十九岁的吴清源,在独在他乡为异客的环境中,敢于彻底突破全部戒律,开创新布局法,发起围棋革命,这种气概更令人击节喟叹。

1987年,日本“围棋俱乐部”征求六位超一流棋手加藤正夫、武宫正树、林海峰、赵治勋、小林光一、大竹英雄的意见:谁是围棋史上最强者?

赵、林、武宫、加藤异口同声地回答说是吴清源。

小林和大竹则认为,历代的高手们处在不同的年代,要作比较是很困难的。

如果非要问谁最强,大致可以列举三位:道策、秀策、吴清源。

前面说了这么多,意思不过是为了表达一个观点;吴清源、武宫正树属于绝对的“领跑者”,而林海峰、小林光一、赵治勋等人确实是属于跟随者。

同时,目前刚刚开始制霸世界的李昌镐,也是更加典型的跟随者。

回到承德小地方,图书馆的比赛第一轮现场。

李铁如下围棋也是彻头彻尾的现实主义者,跟随跑的忠实执行者。

前面说过,他买到的第一本围棋书,就是武宫正树的“围棋实战研究”;只不过他的性格、气质与人家完全不符合,白白喜欢一场而已;等于入宝山而空回,虽遇到了很好的机会,却一无所得。

所以说,他的缘分其实并不好;如果他恰好能够买到林海峰所著的围棋书,可能对他的进步有更多帮助,可惜了。

再次强调一次,这里的棋迷与真正高手们的“比较”,必须扣除双方巨大实力之间的差距因素。

李铁如的棋近似林海峰,是跟随者的角色。

而小严、小姚实力并不如何出色,却并非跟随者,而是更接近于主动的领跑者。

这在职业棋手里面,极其少见;与之正相反,在业余棋手里面,领跑者差不多能够达到一半的比例。

这一点完全不奇怪,业余棋手们,不是不在乎胜负,他们只是更喜欢主动发起进攻;毕竟,业余棋手水平普遍不高,防守水平同样也不高。

我们明白,进攻与防守、建设与破坏,这是很相似的两组矛盾。

进攻是最好的防守我们一般人理解的有误,进攻不能替代防守,也不能减轻防守的压力,相反会削弱防守。

克劳塞维茨说的是“防守最好的手段是进攻”怎么理解呢?

这里的说的进攻是反击,反击是最好的防守手段这是成立的,反击和进攻时有区别的,理解的不深区别不出来的。

所谓反击与攻击确实有所区别,反击在棋类竞技领域非常常见;反击一般是相对后动的,通常都


状态提示:第二百四十一章、张游制霸(6)--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