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恐怖悬疑>金手指的时代>第14章 恭亲王的烦恼

交战双方信息的不对称,显然闹了一个不小的误会,蒙托邦固执的坚称,他们围困住了清朝的皇帝,而满清官员则是一脸的懵逼,默默的觉得这些洋人真是有毛病,皇帝跑到那里去了,难道他们还不知道。

不过,一众留在北京城里的满清官员还是万分窃喜,洋人竟然被挡住了,那个叫做夏叶的究竟是什么人,某些人甚至琢磨着是否可以上书请求给他抬个旗。

对于他们来说,抬旗可是莫大的荣耀。

不过,一众官员还是在为他默哀,他们不觉得夏叶可以生还,甚至他们也不打算向洋人们解释,皇帝陛下早就跑到热河去了。

他们所作的只是默默的数着夏举人还能够坚持多少日子。

他们不觉得夏叶能够从那座园林里出来,当然,作为尸体这种情况,可以除外。

满清的六王爷,曾经的强硬派,经历过这场战争后,会成为满清洋务运动的领军人物的恭亲王奕?,显然也不觉得穿越众可以从圆明园里出来。

一只小小的团练,能够在英法联军的狂轰滥炸之下,坚持了整整一天,已经超出了他的预料。

他不对夏举人报更大的希望,也不觉得那里会是这场战争的转折点,或许明天就会传来夏举人死掉了的消息。

自从咸丰秋狩之后,便留他在这里顶缸,他已经努力的在同洋人们交涉,甚至他还请出了被扣押的巴夏礼,想要请他撮合双方的谈判。

巴夏礼最初是广州领事,正是他利用亚罗号事件,让这件事演变成为一场战争,被咸丰皇帝和一众满清官员当成英法联军的谋主,甚至自认为只要抓住这位谋主,英法联军就会自然溃散。

虽然夏叶并不想责备前人什么,但了解到这些事情后,还是非常的无语。

巴夏礼被俘虏后,英法联军显然没有溃散,一种代表着国家意志的力量怎么可能因为一个使节的俘虏就改变,夏叶只想说一句,图样图森破。

夏叶甚至还了解到,自从八里桥战败后,整个满清官员究竟出了多少荒唐的主意。

比如,竟然有人觉得洋人一到晚上睡得跟死猪一样,只要夜袭就能大获成功。

还有人根据几本古书,再跟打过仗的士兵胡侃几句,就提出了棉被大阵这样的妙计,只需要架设湿棉被,就能大破洋人的洋枪洋炮。

至于洋人的腿不能打弯,只要多挖陷阱,洋人掉下去就爬不起来之类的老梗,更是在网络上广为流传。

那时,夏叶都会为咸丰感到庆幸,庆幸他跑得快。

恭亲王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被咸丰留在京城里顶缸的,当然,更准确的表达是主持抚局。

他每天都是满桌子的丰富菜肴来热情的招待那位谋主,让监牢里饱受皮肉之苦的广州领事好好的享受了一番口腹之欲。

为此,恭亲王收获了这位精通华语的巴夏礼的友谊,虽然这些友谊完全无法阻止他通过各种方式向英法联军传递情报,更不可能协助恭亲王与英国驻华高级专员和全权代表的额尔金进行谈判。

恭亲王奕?头痛如裂,满是憋屈。其实想要让巴夏礼进行说和,他自己本身就清楚不太可能。

这个时期的满清朝廷似乎对洋人有着一种交往恐惧症,仿佛只要是跟洋人打过交道后,就像是受到了极大的污染一样。

所有的同僚都会指责那些跟洋人打交道的人,并以与他们为伍而羞耻。

至于能够精通夷语的人才,对于满朝官员来说,精通夷语那能是人才吗,那是人渣。

所以,咸丰秋狩之后,恭亲王连一个翻译都找不到。

想要让巴夏礼说和,一方面是挽回印象,另一方面则确实是没有人才啊。

何况恭亲王非常清楚的知道,所谓的主持抚局,就是顶缸,就是把脏水往自己身上泼。

战争已经打成了这个样子,所谓的谈判能够谈出个什么鬼样,明明是因为战争不利的缘故,最后人们记住的却是主持抚局的人。

他们会被当做卖国贼,钉在耻辱柱上。

恭亲王是很不愿意干这件差事的,但此刻他却不能不干。

六神无主、魂不附体之中,他甚至想起某人似乎跟他提过,俄国公使愿意调停。

在另一个世界的历史中,所谓的调停纯粹是敲诈,明明是站在英法一边的俄国公使,偏偏还要摆出一副为清朝着想的样子。

明明早在几个月前,正是这个所谓的俄国公使鼓动英法联军扩大战争,偏偏还一边向清廷表示愿意调停。

明明整个调停过程除了诱导奕?等人答应英法联军的条件外,什么也没干的俄国公使,偏偏还要摆出一副对中国有恩的模样,索要报酬,狮子大开口的摆出15条条约草案。

他们叫嚷着,如果清廷不答应他们的条款,就会召唤回英法联军,那怕英法已经与那个世界的清廷签订了条约。

最关键的是,这样奇葩的事情,清廷竟然还信了,以至于俄国人不费一兵一卒,就夺取了中国广袤的土地。

在另一个世界,当奕?跟某个洋人外交官闲谈时,知道真相后,一生都将背负这个耻辱。

而在这个异世界里,奕?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同样搭上了俄国公使这根线。

此刻他并不知道,圆明园里那一仗究竟给了英法联军多少震撼,英法联军显然也不可能将这样的惨败主动捅出来。

他们选择了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外交讹诈。

而在圆明园里,夏叶同样被


状态提示:第14章 恭亲王的烦恼--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