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大明的工业革命>第一百八十三章 朝堂说土豆

宋老太爷、曹文耀、兴安伯公子等人,听着蒸汽厂房运转时,发出的‘咔嚓’‘咔嚓’声音。

感觉这是天底下最动听的声音了,比起梨园戏班的名角儿,还要动听的多。

时不时的还传来纺妇大喊‘搬纱’‘落筒’‘接线’等等声音,越发的美妙了。

一群人看到天黑了才回去,躺在床榻上始终睡不着,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尽快打造一座蒸汽厂房。

朱舜看着自己亲手缔造的蒸汽时代,更是睡不着觉,去找老爹喝了一顿酒,傻笑着醉倒在了桌子上。

老爹喊来百户朱忠义,两人小心的把孩子抬到了床上,没办法,身材高大的朱舜太重了,一个人还真的搬不动他。

天还没亮,朱舜还在酣睡的时候,徐光启已经换好官服,坐着官轿去参加早朝了。

徐光启下了官轿,抬起眼皮看了一眼紫禁城的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走了进去。

一路上还是没有几个官员和他搭茬说话,虽然他已经是一部尚书,位极人臣。

走进皇极殿,越过沥粉贴金蟠龙柱,徐光启在八角混金藻井下方站定。

面前的丹陛两则,摆放着日晷、嘉量,以及一对鼎炉。

朝堂内能够直接看到这几样东西的官员,很少,徐光启是其中一员了。

时辰差不多了,崇祯穿着一袭龙袍坐上了龙椅,旁边站着大太监王承恩。

今天朝议的政务,还是要不要给辽东加派粮饷,加派粮饷需要加派多少。

国库里无钱无粮,要想加派粮饷只能再加赋税,从老百姓那里搜刮,崇祯当然是不愿意加派。

军头们哪里会同意,不停派遣信使传递消息,士卒哗变、女真寇边、军士毫无战意等等,反正是怎么严重怎么说,争取多骗一些粮饷。

崇祯也就从不同意,变成了同意加派,但是加派多少一直没能商量出一个章程。

就在朝堂上又陷入争吵的时候,孙元化按照恩师的意思,从朝臣里走了出去:“启禀皇上,微臣有本要奏。”

崇祯面无表情的看着孙元化。

孙元化说完这句话,朝堂上果然又变成了一片平静,争吵到面红耳赤的东林党成员们,全部闭嘴不说话,摩拳擦掌的盯着孙元化,准备把精力释放在他的身上。

孙元化知道自己只要开口说话,不管说什么,东林党都是要反对,这也是他和恩师徐光启想要看到的。

等了这么久,才决定提出推广土豆,那是因为他和恩师,还有朱舜在谋划一件事。

京师大学堂需要进行下一步的扩张了。

拥有了选拔秀士的权利,却也只能局限在良乡县,这一次就要借助推广土豆这件事,把京师大学堂的辐射范围从一个小小的良乡县,扩大到整个顺天府。

孙元化等到东林党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开口说道:“加派粮饷这件事不是不可以,只是朝廷现在无钱无粮,拿不出这么多的粮饷。”

“不过微臣有一个办法,可以为朝廷挣来足够的粮饷,甚至从此不再缺少粮饷。”

崇祯听到这话来了精神,面无表情道:“爱卿请讲。”

孙元化从官服的袖子里拿出来一样东西,摆在面前说道:“皇上请看此物,此物叫做土豆,可以达到亩产二十石。”

东林党成员本来还以为朱舜又搞出了什么幺蛾子,没想到说的居然是这个东西,土豆早就传入大明了,谁不知道土豆的产量高。

不只是土豆,番薯的产量也高,满朝文武的菜圃里都种着一些土豆,这东西很脆,用来炒菜很不错。

东林党这些时间被朱舜搞出的一系列新式机械,整治惨了,看到是土豆,精神高度紧绷的东林党成员,轻松了很多。

崇祯也以为是朱舜又发明了什么东西,可以解决粮饷问题,瞧见孙元化拿出的是土豆,心里的期待立刻变成了失望。

宫里的菜圃也种了不少的土豆,但是这东西一直都是当做菜来吃,勉强能够当做辅粮。

粮饷发的可都是主粮,辽东边军收到粮饷的时候,如果看到是一堆土豆子,还不得当场造反。

以前巴不得东林党闭嘴的崇祯,现在倒是希望有人可以出来反驳孙元化,让他放弃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

屯田郎中刘汉儒稍微等了片刻,感觉时候差不多了,踩着黑亮的金砖走了出来,讥讽道:“孙郎中可知道‘五体不勤,不识五谷’这八个字怎么写?”

“土豆这种东西可以吃,产量也极高,高达二十石,是普通主粮的二十倍。”

“但是这东西炒菜可以,当做辅粮也可以,要是拿来做主粮。”

“呵,辽东的将士们估计会从辽东冲到孙郎中家里,把孙郎中的脑袋摘下来,挂在城门楼上泄愤。”

工部的左侍郎顾侍郎最近正在为自己没当上工部尚书,耿耿于怀,毕竟他是正三品的左侍郎,还是工部的左侍郎,距离工部尚书只有一步之遥。

没想到半路上杀出个程咬金,让徐光启摘了那天下最煊赫的六顶官帽子之一。

以顾侍郎这等正三品大员的谨慎,一般不会在朝堂上发布什么言论,言多必失。

如果真有什么事情,往往都要在家里和幕僚们推敲的万无一失了,再找党羽们郑重推敲一遍,确保真的没有任何问题,才会给皇帝上一本奏章。

听到推广土豆,顾侍郎却是忍不住站出来了。

顾侍郎体态比较肥胖,挺着绯色孔雀补子官服,走了出来,斥


状态提示:第一百八十三章 朝堂说土豆--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