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大明的工业革命>第一百八十章 推广土豆

汤若望等人挖空心思想要传播天主教,尤其是想让八旗子弟接受洗礼,因为这些人数少的八旗子弟就是欧罗巴的贵族。

人数众多的汉人,只是贵族统治下的农奴,地位和奴隶没什么两样。

来到这里已经一年多了,也就洗礼了一名旗主,就连豪格所在的镶黄旗八旗子弟都没洗礼几个。

汤若望等人想尽了各种办法都没有成功,谁曾想因为一句话,皇太极同意他们对于镶黄旗两成的八旗子弟,进行洗礼。

话里涉及了一样东西,欧罗巴早就普遍种植的土豆,一种亩产二十石的作物。

适合在高寒地区生长。

皇太极许下了重诺,只要汤若望在辽东种出了土豆,就让两成镶黄旗八旗子弟接受洗礼。

京师大学堂,0号实验小院。

酒宴结束的当天晚上,西法党人都回去了,徐光启让其中一人明天上朝的时候,帮忙告假,住在了0号小院的厢房内。

孙元化为了伺候恩师,也没有离开这里,毕竟恩师的年纪大了,身边没有个亲人侍奉,他哪能放心。

第二天早上,徐光启找上了又在研究蒸汽机的朱舜,抚须笑道:“蒸汽机可以推广使用了。”

朱舜头也没回的点了点头:“是可以推广使用了,我已经让北平机械局着手打造第二代蒸汽机了。”

“接下来就是完善第二代蒸汽机,研究出带动蒸汽火车和蒸汽机船的第三代高压蒸汽机。”

“你老人家可不知道,第三代高压蒸汽机的转速,正常都能达到三百转以上。”

徐光启褐斑老脸的笑容,当场就僵住了:“三百转?”

朱舜郑重点头:“一分钟三百转以上。”

徐光启对于蒸汽时代越发的向往了,真想坐一坐朱小子所说的蒸汽火车,不过今天他有更重要的事情:“朱小子,老夫之所以没走,是想找你借样东西。”

朱舜手里拿着一支精细炭笔,又开始写写划划,随口说道:“徐尚书看上什么东西了,尽管拿走。”

徐光启抚着白胡子,笑了一声说道:“你的名望。”

名望?我连个乡绅都不是哪里来的名望。

徐光启似是看穿了朱舜的想法,慈祥笑道:“你在大明百姓心里的名望。”

“你小子可不要妄自菲薄了,因为求来粮食赈济灾民,还有去年治理旱灾这两件事,你在北直隶老百姓心里,名望比地方乡绅还要大。”

每一任知县知府,甚至是一方封疆大吏巡抚,到了地方上做官,首先要拜会的就是当地有名望的乡绅。

最大的原因就是乡绅在老百姓心里的地位极高,往往一句话,都比知县知府十句话有用。

朱舜很清楚乡绅在大明百姓心里的地位,看来徐光启所图不小,放下了手里的精细炭笔:“徐尚书请讲。”

徐光启从怀里拿出了一个东西,放在了朱舜手上:“朱小子你应该知道大明经常饿死老百姓,就是因为粮食的产量很低。”

“就拿冬麦来说,上田一亩地不过出产三四石粮食,中田和下田的出产就更低了,下田一亩地才出产一石粮食。”

说到这里,徐光启脸上的表情突然有些激动:“这种东西叫做土豆,是从西洋传来的东西,煮熟以后是可以吃的。”

“你可知道这种土豆的出产有多高?”

朱舜的表情有些古怪,很想说我知道,但是为了配合徐光启,摇头说了一句:“不清楚。”

徐光启忽然按住了朱舜的肩膀,似乎是担心朱舜因为接下来的一句话,过度的激动,倒在了地上:“二十石!还是下田。”

朱舜很配合的露出了惊讶的表情,心里却在想,二十石也就是两千斤,这有什么值得惊讶的。

要知道在后世,培育出来的良种土豆,一亩地能够产上万斤,也就是一百石土豆。

徐光启瞧见朱舜不说话了,还以为朱舜被震慑住了,继续说道:“所以说只要推广了这种土豆,就能保证天下的老百姓不再饿肚子。”

“不过,一句推广,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可就难多了。”

“老夫这些年也做过很多尝试,就是推广不了这种亩产二十石的土豆。”

“一来,老百姓被贪官污吏欺骗惨了,已经不相信官员了,在老百姓心里亩产这么高,肯定是假的,肯定又是官员想出了什么幺蛾子。”

“二来,老百姓不会种植土豆,种植种了一辈子的五谷,产量虽然低了些,但是起码能够保证有收成。”

“这种不会种植的土豆,万一没能种植成功,就不会有粮食,那么全家就都要饿死。”

“所以就要借助你的名望。”

朱舜没有说同意,或者不同意,叫来了一个人。

大弟子宋士慧。

朱舜拿出土豆交给宋士慧,问道:“会不会种土豆?”

宋士慧放下手里的烟袋杆子,点了点头。

朱舜没想到一直研究棉花的大弟子,竟会种植土豆,看来自己对于这个大弟子的关注还是少了:“先去育种。”

黑瘦的宋士慧接过来土豆,转身走了出去。

相比较嘴甜,人人都喜欢的宋士意,徐光启更喜欢这个沉默寡言的宋士慧,转过脸来继续说道:“粮食种植说起来简单,其实很难。”

“育种、播种、耕作、浇水等等,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错,都有可能减少产量,甚至种不出粮食。”

“有了这小子的帮忙,老夫也就放心了,过几日就去找皇上,在整


状态提示:第一百八十章 推广土豆--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