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盛唐太师>第三零九章太阳没下山不是做梦

河源新军缴获虽然统一分配,除了河源军需要上缴陇右都督府的部分,其他财物,都采取杨天保的传统模式。

投入河源军的集体项目中,开垦良田,新建的水渠,新买回来的牲畜,新建的澡堂、药堂,以这些方式让所有人分享这笔财富。

,在另一个院落里还堆着一堆财物,丝绸、布帛、铜钱、古董、头饰啊,乱七八糟的什么都有,约莫的估计一下,也有个几万贯两吧。

薛仁贵心里暗爽,这下倒好,这一仗的消耗全给补回来了,没准还有剩余呢。

他大手一挥,说:“斥侯继续追杀逃散的吐蕃溃兵,其余人等赶紧将这些财物运回去!”

士兵们的欢呼声就更响亮了。

跟薛仁贵征打仗真是太过瘾了,这一仗赢得轻松不说,还能拿到一大笔赏钱,多了不敢说,顶他们一个月的饷银钱那是肯定的了,太划算了,他们都有点盼着天天打仗了。

周青看着薛仁贵丝毫没有撤退的意思,不解的问道:“将军不准备撤军吗?”

薛仁贵摇摇头道:“暂时不需要,通知其他部队,把吐蕃俘虏押过来,看着他们修缮这座城堡,把规模扩大,至少三倍!”

按照杨天保的计划,这次出兵,真正的目的就是防备吐蕃人干扰河源军将士的秋收工作。虽然杨天保对河源军新军的战斗力有信心,但是在本地上防守,打坏的瓶瓶罐罐,都是自己的心血。

如果把战火烧在吐蕃境内,御敌境外,这也是杨天保一直的战略思想。

曲先城是河源军深入吐蕃境内占领的第一座城堡,虽然规模不大,不过却可以作为桥头堡,物资中转基地,支持河源军持续作战。

更何况,河源军与游牧民族骑兵不一样,他们需要严重依赖后勤补给。就像河源新军八千余将士,长矛折了足足三分之二,几乎把备用长矛使用光了,必须需要补充,还有不少将士的铠甲需要修补,横刀出现了豁口、断裂,这都需要及时更换。

薛仁贵的俘虏利用起来,趁着天气还不太冷,开始进行土地作业,率先在曲先城堡周围,开采石块,然后利用人多力量大的优势,将曲先城进行扩展式建筑,既然原来城墙,根本没有多大用处。

对于吐蕃人而言,这个城堡属于易守难攻,对于薛仁贵而言,这样的城堡,连地主家的坞堡难打都没有。

河东薛氏,可是河东豪强出身,他们祖上就是依靠带领乡邻抵抗胡人侵略,慢慢建功勋,成为河东望族。

薛仁贵对于如何筑城也不算陌生,没有吃过猪肉,还没有见过猪跑?

开挖护城河,夯实地基,然后兴建城墙,女墙、马面、城门楼、角楼、箭塔、敌楼、瓮城。

……

自从薛仁贵带领河源新军出征,杨天保就算没事的人一样,不是哄着一对孩子,就是享受天伦之乐。

就连刘洎和马周都夸赞杨天保有古之名将之风,这是说他在学习周亚夫。

当年,周亚夫率领大军前往平定七国之乱,一天晚上,营中突然发生混乱,嘈杂声连周亚夫的大帐里都能听见,但周亚夫始终躺在床上不动。一会儿,混乱自然就平息了。几天后,叛军大举进攻军营的东南,声势浩大,但周亚夫却让部下到西北去防御。结果在西北遇到叛军主力的进攻,由于有了准备,所以很快击退了叛军。

叛军因为缺粮,最后只好退却,周亚夫趁机派精兵追击,取得胜利。叛军首领刘濞的人头也被越国人割下送来。这次叛乱经三个月就很快平定了,战争结束后,大家这才纷纷称赞周亚夫的用兵之道。

杨天保现在每天坐着马他的马车,带着李婉宁、薛瑶、罗晓玉,不是游山玩水,就是下河捉鱼,带着妻女在外面野餐。

这样以来,原本不安的河源军将士,渐渐安稳下来。

其实,这都是刘洎和马周想多了。杨天保真正的用意,就是在弥补,在亏欠自己的一对儿女。

自从杨小宁出生以后,他几乎没有怎么抱过这个女儿,更别提搂着杨小康睡觉了。

作为一个父亲,这有些不完整。

事实上,无论皇家也好,侯门和公府也罢,父子关系和父子亲情,都像是隔着一层纱。杨天保把杨小康举在头顶,让他骑在自己的脖子上。

薛瑶认为这样大逆不道。

杨天保一笑了之,哪怕被杨小康浇了一头尿。

杨天保也没有生气。

能在他脖子上撒尿的人,只有他了,其他人肯定不行,哪怕是李世民也不行。杨天保从来都没有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觉悟。

秋天太阳不算太毒辣,不过田里的大豆却一天更比一天黄。放眼一片金黄,微风吹过,哗啦啦的直响,仿佛演奏一曲乐章。

不用杨天保命令,河源军将士们开始变身农夫,他们拿起镰刀,开始挥舞着镰刀,将大豆割下来,然后用石磙碾压,最后得到黄灿灿的大豆。

还没有等大豆入仓,叶向荣就找上门来,希望收购杨天保手下的大豆。

河源军的大豆大获丰收,每亩至少产出一石五斗,再或者两石,事实上,即使除掉水份,河源军的大豆不会低于六七十万石。

河源军满打满算四万余人马,根本用不了这么多大豆,更何况人也不能光吃大豆,还需要麦子、或者米粮。

杨天保望着叶向荣道:“今年的豆粮,你就不要想了,我是不会卖的!”

叶向荣不解的问道:“为何?


状态提示:第三零九章太阳没下山不是做梦--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