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保持,另外对难民问题要维持高压态势。”赖总统特别提醒道。
“明白,我们军方保证不放一个难民越境。”林大国中将信誓旦旦的保证道。
林中将之所以如此自信,主要归功于军方在南部边境地区修建的隔离墙,因为没有植被阻挡,非法越境变得容易了很多。
所以政府不得不花了大价钱,升级了原来的隔离网,改网为墙,这才遏制住了愈来愈严重的偷渡危机。
林中将不知道的是,就在他说完这句话的时候,远在夏缅边境地区的尼拉一家,正在为偷渡到大夏,想尽了一切办法。
尼拉一家是正经的缅颠本地人,全家四口人,当家的原本是缅颠反抗军的一名小头目,可惜在上个月攻打仰关的战斗中“牺牲”了。
噩耗传来,尼拉顾不上悲伤,当即决定带着一双儿女偷渡到大夏,去投靠二十多年前嫁到那边的大姐‘妙’。
“解放”后的上缅颠地区,其实生活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甚至都不如“解放”前。尼拉一家也是靠着当家的在反抗军当中的中层地位,才勉强混个温饱,这也是尼拉孤注一掷打算偷渡的原因。
想偷渡到大夏,靠自己去碰运气,肯定是不行的,等待他们一家的不是被抓住遣返,就是被枪击亡,这类新闻在边境地区每天都在上演。
尼拉有点见识,她靠着丈夫以前的老关系,很快就和当地的偷渡集团搭上了线。
“沙迪克先生,你好。”
尼拉说的是纯正的华语,这里是边境地区,本地居民普遍都能说上一口流利的华语,因为无论是做小生意,还是去对面打工,这都是必备条件。
大夏是发达国家,经济条件可比缅颠强太多了,对缅颠人来说吸引力也是惊人。
沙迪克先生是一名大夏人,为了掩饰份,所以起了个西方人的名字。他躺坐在沙发上,上下打量着尼拉,然后开口道:“你是墨拆的老婆?”
“是的。”尼拉谨慎的回答道。
“墨拆的事我也听说了,很抱歉。”墨拆是小城的名人,沙迪克之前也和他打过交道。
尼拉点了下头表示接受了慰问,紧接着就说出了自己的目的:“拜托了,我想去瑞俪。”
瑞俪是滇南边境地区少数几个没有被迁移的城市,她靠着附近的几个小煤矿,城市规模反倒是扩大了不少,成为了方圆百里内唯一的一座城市,常住人口84万,尼拉的大姐家就在这里。土豪的悠闲生活
尼拉看了眼车厢地面,上面污水横流,而且大家表麻木,都漠不关心,有人甚至直接席地而坐,于是她对着女儿劝道:“宝贝,尿吧,没关系的。”
“……”
又过了三四个小时,大货车终于停了下来,沙迪克带着手下打开了车厢大门,顿时一股恶臭夹杂着尿.味儿扑面而来,他们似乎早有预料,及时用手帕捂住了口鼻。
“到了,都下来吧,我们已经到了大夏境内了。”
大夏的隔离墙并不是沿着边境线修建的,大部分都是建在平地地区,这样一来便于施工,降低建设成本,也是为了方便巡逻。
所以隔离墙有些是建在境内的,有些则是修到了缅颠境内,不过如今是末世,大夏又如此的强势,缅颠政府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敢怒不敢言。
“这
里就是大夏,怎么看不到灯光?”有人质疑道。
她以前跟着家人来过边境地区,分辨大夏和缅颠边境线最好的方法,就是看灯光。有亮光的一边肯定是大夏;漆黑一片的,偶尔还有火把的就是缅颠了。
“早着呢,偷渡要是这么简单就好了,接下来我们需要步行,绕开巡逻队。”沙迪克解释道。
“哦……”所有偷渡者都被浇了一瓢冷水。
沙迪克并不在意,他趁着休息时间,开始向偷渡者们教授一些注意事项:
“第一,从现在开始,不准大声说话,尤其是有孩子的,给我看好了。
第二,不准有任何灯光,我们有夜视仪,你们大家手牵着手跟着我走就行了。
第三,万一被发现了,也不要惊慌,我们会跑,你们待在原地不要动就行了。大夏国歌都学会了吧,到时你们就大声唱歌,他们不敢随便开枪的。”
“听明白了没有?”
这是他们总结的经验,巡逻队有开火权,但是一般听到唱国歌的,都会下意识的手下留,就怕错杀了本国人。
“明白了。”
所有偷渡者轻声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