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被屏蔽,船上吃了一顿饭而已,已经写的很小心了,看来还得继续注意才是。上面一直告诉我们要文化自信,结果现在搞的不知道写啥才不会被屏蔽……也不知道算是怎么回事。
当时桑海有一部电视剧非常火热,远超现在的流量电视剧,名字叫。书友“哈234”应该知道这部电视剧,外省或者外地不清楚,但是在桑海播放的时候,引起了观众的强烈共鸣。
几个小演员都是没名气的小孩,生活中好几个也是真实下放到云南的知青子女,可谓本色演出。由叶辛编剧,梁山,夏晓昀导演,黄蜀芹总导演,赵有亮,严晓频,王华英等主演。
故事大概内容就是那是一个时代,几十万热血知识青年响应号召奔赴云南边疆。十年一梦,大返城的汹涌狂潮又把他们卷回城市。在边疆,他们抛下的不只是红土地、流沙河。橡胶林……还有他们的青春情怀和爱情结晶——孩子。
岁月荏苒,光阴似箭。历史走到了九十年代的今天,孩子们长大了,懂事了。有的隐隐约约知道了自己的生身秘密。于是他们中一些胆大的便呼群结伴,瞒着养父母偷偷踏上了开往上海的列车,去探究自己的生命奥秘,寻找生养了自己,又抛弃了自己的亲生父母。
然而,上海的亲生父母都有了新的家庭,新的儿女。千里寻父的孩子们哪里知道,他们的到来就像一枚枚炸弹给父母的家庭掀起巨大冲击波澜。
这个电视剧蒲素也有触动,虽然他不是知青子女,但是经历差不多,虽然没吃那么多苦,但是父母从桑海出去到外地,现在在桑海实际上算外地人的事实是差不多的。
要不是他自己运气好,否则当年作为一个外地户口的人在桑海想过的像模像样还是很不容易的。孙莉看那个电视剧的时候就哭的稀里哗啦,蒲素需要一直安慰她才行。一点不夸张,确实太有感触了。
同为知青子女,虽然父母下放的地方不同,但是经历可以说是如出一辙,电视剧里表现出来的那些事,在桑海亲戚这里遭受到的冷遇,她都体会到了。
否则孙莉也不会在这里上了一年学又无奈回到南州,在桑海,连户口最终都不给落在舅舅那里。寄人篱下的感觉,怎是一个心酸能讲得清?虽然按照政策,她完全可以强行报户口进去,但是那样的日子,身处在排斥敌对的环境里怎么过正常生活?而且也就才十几岁啊。
幸运的是,蒲素丈母娘她们没有为了回城,闹离婚这些。电视剧里的很多情况是桑海知青,在回城无望的情况下和当地人结婚生子,然后突然政策有变化,知青可以回城,只不过在当地结婚扎根的就不允许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依然和当地人离婚,甚至撇下孩子不要也义无反顾的要回到桑海。
由此就引发了很多社会问题和后遗症。这部电视剧就抓到了重点,拍摄角度比较到位,主要是剧本写的好。这和现在的所谓爆款电视剧完全不是一回事,当时的影视工作者还是自觉承担了一些社会责任的,所以,八九十年代的影视作品,其质量现在反而很难超越,现在的电视剧,我只能说很多年前开始已经基本不看了。末世重生之空间在手
这种题材的小说不说不好,很有娱乐性,我也喜欢看两眼,但是整天糊弄小朋友我也不知道意义在哪。
没错,每次我认为自己调整心态了。结果又被屏蔽,就会非常愤怒。心情立刻又需要调整了,底线一再后退。写到现在80多万字,好几次想过搁置不写。可是之前写的那些部分怎么办?
我认为最流氓的规定,就是一个似是而非的规定。有的在我看来真的触碰到底线的章节,反而没事,相反一些无伤大雅的频频遭遇屏蔽。怎么算是违规完全是他们拍脑门子决定,并没有一个清晰的界限。
好在被删的部分,db里应该都有,他们也没长臂管辖权。db第一时间抓取更新,贴在他们外站,稳得很。索性我也不靠在这里赚钱买烟,所以我写我的,大家觉得少了章节去百度一下就可以找到正确的阅读方式了。
我会一直写下去,除非哪天整本书彻底404,从你们的书架上失联。
重复一遍,我和别的写手不一样,我支持你们找到合适的阅读方式。愿意看就看,在哪看都行。我反正是按照自己的喜好来,不迎合读者和市场,不时吐吐槽,写一些完全和剧情无关的内容,差不多算是放飞自我。
我之前开了一段时间的车,也不是为了吸引读者。讲真,就这么几个读者我也不至于为了你们,去特地写那些内容。写出来了,也是完全符合实际,事情就是那样的,我想讲出来而已。
说句老实话,这本书真要是名利双收了,我大概还要顾忌不少方面。需要迎合这里,周全那里,只是以本书目前的状态,只能是把满足自己作为唯一优先考虑选项了。
之前一屏蔽就是4000字一章,这个月开始是3000字一章,写的就算不纠结很流畅,但是这些字都是一个个敲出来的。屏蔽等于是粗暴的全盘否定。那里不对,你们明说可以修改,这种直接以违规一个名义屏蔽的,从哪改?我实话说,到底是哪把你们得罪了都不知道。
以前是后台直接把他们认为不合适的内容删了,或者改动。当时我还以为他们这么做很粗暴,不尊重作者。现在看起来,那时候的平台还真的很人性化,现在是直接整章屏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