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还能时不时的穿个新衣服,但马小男没有。在她上大学之前,她就没有穿过新衣服,都是大人的旧衣服剪改成的。

她捡父母的旧衣服,然后她的弟弟妹妹捡她的旧衣服。有时候冬天,她们姐妹几个就一间大棉衣,谁出门就谁穿,其他时候就在坑上保暖。

去年,马小男把王靖雯和王萌萌送的衣服带回去,她家的人都感动哭了。这么漂亮的衣服,别说穿,她们见都是第一次见到,摸到。

在见过外面的繁华后,马小男也喜欢家长能够富裕起来。只是,她不知道怎么样才能让家乡富裕起来。

陈白羽看了马小男一眼,她只知道马小男的家乡在北方,但具体的位置不知道。只知道她家乡的山头都没有开发,土地又少,而且冬天不能耕种,白白浪费了一个季节的时间。

所以,马小男的家乡特别穷,比大唐农场穷。

大唐农场虽然偏僻,当能种植的土地多,只要愿意付出劳动,一般人家都不会太穷。

大唐农场因为交通不便利,很多东西都不能往外销售,赚钱有限,但生活水平却是不会差的。

自家养的鸡鸭,还有鱼塘水库里的鱼,即使不能天天大鱼大肉,一周也是能吃上一次的。

绝对不会像马小男家那样,在1998年,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竟然还是半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吃一次肉。

和马小男的家乡比起来,大唐农场简直是福窝了。

“陈白羽,我想看看你的笔记本?我也想给村里人找一条致富之路。”马小男家本来就穷,她能来上学,有一半学费是村里的人凑起来的。

如果没有村里人的支持,她可能即使考上了大学也没有钱交学费。毕竟,现在不像以前,大学不仅免费还有补贴。

马小男受了村里人的恩惠,也想回报村里人。

但她不知道应该从什么地方着手。

不知道自己能怎么做,应该怎么做?

让她毕业后再回去,她是不愿意的。即使她回去了,又能做什么呢?

“我找的这些资料都是适合南方气候和土壤的。你家在北方,应该找适合北方耕种的粮食作物和水果。你看,北方出产苹果,但南方却产荔枝、香蕉,不一样的。我们要因地制宜。就好像我村和广西相连,但属于广西的山头做了梯田,我村的却用来种果。”

“即使同一座山头,山腰和山顶的土质也是不一样的,要种植的作物也不尽相同。山坳和山顶的阳光照耀情况不同,种植的作物也不相同。我们村就从来不在山坳里种植水果,因为阳光不充足”

陈白羽认真的看着马小男,“我这样说,你懂么?”

马小男点点头,“懂。”陈白羽说的是,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来选择种植的作物。但她在家乡生活了十几年,村长和父辈生活了几十年都没有找到合适的作物,她

不是容易的。

马小男有些失望。她周末和平时的时间都要用来打工赚学费和生活费,还要应付考试,根本就没有多余的时间去看杂书。

她不能像陈白羽这样,为了查找资料,在图书馆直接呆上一整天。所以,只能暂时放下这个计划。

“陈白羽你们村准备大规模种植水果吗?”马小男看陈白羽的笔记本上记录了好几种南方水果的习性还有各种需要注意事项,各种详细表述还有种植的土地需求等等。

“嗯。我们村的土壤适合种水果。可能还能搞出一个水果之乡。”陈白羽和马小男说了大唐农场附近的山岭情况。

马小男有些羡慕,“我们村附近的山上很多石头,不适合种植。”

陈白羽心想,可以开采石头啊。而且,山里可能还会有其他等一些矿物,例如煤等。

不过,想到开采条件,还有上辈子从新闻上看到的各种因为开采条件不合格而发生的各种事故悲剧,陈白羽闭嘴了。

她怕因为自己的提议,马小男村里的人真的去开采,条件不充足很容易出事。

陈白羽没有多说,一会就听到李天朗在楼下叫她。

差点忘记了,她答应了今天中午和李天朗一起吃饭的。

陈白羽和李天朗没有在饭堂吃饭,而是到外面的一个粤菜小饭馆。饭馆的老板看到陈白羽和李天朗很高兴,赶紧用粤语问他们想要吃什么。

在这里,难得遇到同乡。

这个时候的粤语就显得特别的亲切。

“蘑菇炖鸡,还有凉瓜炒蛋,一个青菜。”

每次出门吃饭,点菜的都是陈白羽。

即使不是陈白羽点菜,上来的也都是她喜欢的菜式。

吃过饭后,外面竟然下起了小雨。

“今年的雨水好像特别多。”李天朗没有带雨伞出门,有些为难的看着外面的雨。最近一段时间,常下雨。

李天朗还是第一次知道京都如此多雨。

雨水不大,却也足以让他们湿身。他淋雨没有关系,反正强壮如牛,但小五的身体弱不能淋雨。

“我们等等吧。”李天朗知道陈白羽最近在查看关于农业方便的书籍,问问她进展。

陈白羽也和李天朗说起自己的打算。

她准备在大唐农场种植十亩百香果,还有十亩柠檬。

陈白羽和李天朗在聊得兴起,老板娘过来问,“要不要给多杯果汁?”

“不用。谢谢。”

粤语在说普通话的时候,总感觉有些怪。

广东人喜欢说‘给多’而京都人一般会说‘多给’两者的区别不大


状态提示:221,开窍了--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