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炷香后,宣政殿。
萧瑾言在朱光的引领下来到了宣政殿,只见这两扇带鎏金钢钉的朱漆大门“咯吱”一开,一道白光闪过,萧瑾言就远远地望见刘松身穿龙袍,头戴珠帘,足蹬老虎靴,笔直地立在正对着龙椅的红地毯过道上。
刘松见了萧瑾言,连忙迎了过去,微笑着对他说道:“萧爱卿,你终于来了。”
萧瑾言见状,连忙答道:“陛下诏微臣前来,有何吩咐?”
刘松却径直向萧瑾言走了过去,拉住他的手,亲切地对他说道:“爱卿,来来来,坐下慢慢说。”
刘松一边说着,一边扶着萧瑾言到椅子上坐下。萧瑾言见状,顿时受宠若惊,不知所措。
跟刘松的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让萧瑾言隐约地感觉到,他似乎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般昏庸和残暴,反倒像是一个仁慈的君主。
其实,这只不过是刘松收买人心的手段罢了,他过分的热情反而更加说明他内心对萧瑾言的不信任,因为“自己人”往往是不需要这么客气的。
刘松接着对萧瑾言说道:“爱卿,青州的战事,想必你都知道了,爱卿自告奋勇,愿意领兵出征,替朕分忧,朕心甚慰啊。”
萧瑾言听罢,不禁心想,哼!刘松,老子愿意领兵出征,完全是为了掌握兵权,将来好干掉你!
但萧瑾言却对刘松说道:“替陛下分忧是微臣应尽的本分。”
刘松听罢,十分高兴,他大笑了一声,接着对萧瑾言说道:“爱卿,朕刚刚跟国师商议了一下,决定加封你为辅国将军,青州刺史,出兵青州,抵御拓跋懋。”
萧瑾言听罢,甚是欣喜,不禁心想,果然不出老子所料,这出兵青州的差事还真就落在自己头上了。而且,刘松给官给的还挺大方的,辅国将军+青州刺史,不错,力度不小。
于是,萧瑾言连忙兴奋地对刘松答道:“微臣谢陛下器重。”
只见刘松顿了顿,又接着对萧瑾言说道:“只不过,各地的封王们拥兵自重,国内形势一片严峻,朕能给你的兵马恐怕不多。萧爱卿啊,你就率领你的三万虎贲营将士出征吧,朕再让战英做你的副将,率领五万大军,助你一臂之力。再加上青州现有的守军,共计不下十万大军,与那拓跋懋做殊死一搏。”
萧瑾言听罢,刚刚欣喜的内心顿时凉了半截,他不禁心想,刘松竟然把他的亲信派给自己做副将,很明显,还是不信任自己。
这位“广陵八骑”之一的“灵蛇”战英名曰副将,实则是分了自己的兵权。况且,自己才率领三万虎贲营,战英却统兵五万,到底谁tm才是主将?由此看来,这个“辅国将军”的头衔可是含了不少水分啊。
再者说,拓跋懋手里有二十万大军,大宋的军队呢?目前青州那边撑死还剩下两三万的残兵败将,再加上战英的五万和自己的三万,满打满算不过十万兵马。
况且,战英的五万兵马自己能指挥得动?就算这十万兵马能拧成一股绳,也是以一敌二,这一仗,也依然不好打啊。
于是,萧瑾言不禁楞了一下,显得十分为难。
刘松见状,仿佛看穿了萧瑾言的心思,却避重就轻地对他说道:“当然,朕知道,那拓跋懋骁勇善战,要想打败他,这些兵马还远远不够。”
“所以,此次出兵,朕不要求你能打败拓跋懋。爱卿只要坚守住济水南岸之地(青州南部),让那拓跋懋知难而退,便是大功一件。另外,爱卿还有什么要求,尽管跟朕直说,朕尽量满足你。”
萧瑾言听罢,不禁心想,守住济水南岸?刘松给自己定的仅仅是个小目标啊,并不难实现。看来他也清楚他给自己的兵马不多,所以也没给自己出难题啊。
看来刘松还是能够体谅人的,他最大的毛病就是不信任自己,舍不得多给点兵马。哎……多疑自古以来就是君王们的通病啊。
而且,他还开口让自己尽管跟他提条件。既然如此,那就还说啥说啥吧,管他是不是客套话呢,反正君无戏言。
于是,萧瑾言定了定神,对刘松说道:“陛下,微臣只有一个请求,让微臣带着虎贲营的三个校尉,莫笛、谢盾,还有微臣的胞弟萧瑾夕一起出征,而且要把他们都封为将军。”
刘松听罢,不禁心想,萧瑾言倘若管自己要兵马,自己当然是不敢给他。可是既然人家要兵不给,要将的话,如果再不给就说不过去了。
更何况,萧瑾言要的还是他虎贲营自己的人,给就给吧。至于封他们几个当将军,封就封吧,反正自己是皇帝,这乌纱帽都是白来的,就跟印钞机一样,票子随便印。
可是,莫笛和谢盾还好说,这萧瑾夕可是萧瑾言一母同胞的亲弟弟啊,他们哥俩要是凑到了一块,万一搞出什么幺蛾子来,那该如何是好啊?
不行,莫笛和谢盾二人可以随萧瑾言出征,萧瑾夕必须得留在建康!
于是,刘松顿了顿,对萧瑾言说道:“莫笛和谢盾本来就是爱卿虎贲营的校尉,爱卿带他们出征是理所应当的。至于这萧瑾夕嘛,齐国公只有你们兄弟二人这两个儿子,朕实在是不忍心都派到前线去打仗啊。”
“你说,这万一要是有个闪失,朕可如何向齐国公交待啊。依朕之见,萧瑾夕就不要去了,让他留在建康,朕另有重用。”
萧瑾言听罢,不禁心想,哼!刘松这多疑的老毛病又犯了,居然不让自己的弟弟跟随自己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