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玄幻奇幻>腾飞我的航空时代>第890章 超朔成型—扩散连接工艺

如果说见到跟罗罗“遄达”系列涡扇发动机那种弯刀似的带有前掠和后掠剖面的宽弦钛合金风扇叶片,让德约科维奇如同破瓜的小宅男,兴奋的无以复加的话。

那看到里面“z”字型结构的德约科维奇完全就是骑着大洋马直接嗨到爆炸的激动。

真的是差点儿眼睛一翻直接去见那些苏联先贤。

缓了好半天,才总算回到了人间,然后也顾不得喘上一口气再稳一会儿便指着模型里的“z”字型结构急急的问:“你们的这种结构是怎么做出来的?”

这话一出口,原本还担心德约科维奇有个三长两短的那些个俄国航空工业界的高管和专家们便把一道道希冀的目光投向刘丛。

没错,腾飞集团的这种内部空腔中布置的“z”字型结构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

要知道苏联以及之后的俄罗斯在这方面研究了七、八年却半点儿进展都没有,而放眼世界,真正能做出这种结构的也只有英国和美国两个国家,除此之外绝无分号。

没办法,实在是里面作为支撑的钛合金“z”字结构并非传统的蜂窝状结构,而是一种中空似的桁梁结构,跟传统房屋中的房梁差不多,条条框框中间有着大量的镂空。

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用一个个细如发丝的钛合金镂空梁将两片同样是钛合金外层叶片给支棱起来。

原理跟上一代的蜂窝状夹心结构大同小异,但加工制造上却有着迥异的不同。

毕竟蜂窝状结构是个整体,按照要求进行相应的整体塑性就行,至于连接方式,用高等级的真空钎焊或电子束焊就可完成。

总体来说并不算复杂。

然而这种办法放在“z”字型结构就玩儿不转了,一来这种结构并非是一个整体,其次用于支撑叶片的钛合金丝极为精细,根本就承受不住任何焊接方式带来的高温灼烧。

若非如此,以苏联当时在焊接工艺上的高深造诣,“z”字型结构早就迎刃而解了,何必等到解体都没搞明白是怎么回事儿?

所以这个难题不但德约科维奇非常想知道,其他俄国高管和专家何尝不是如此呢。

虽说现在的刘丛已经不是当初二十三分厂时那个半吊子电工,但本质上还是那个亲自下河捕鱼邀请庄建业去家里做客的憨厚汉子。

眼见德约科维奇激动的差点儿马上疯……呸~~是差点儿去见先贤,刘丛心里多少有些于心不忍,于是稍微权衡了一下便开口说道:“额……我们这款风扇叶片内z字型结构使用的是一种叫超朔成型—扩散连接工艺的方法做出来的。”

“超朔成型—扩散连接工艺?”德约科维奇闻言,双眼便不自觉的眯了起来。

刘丛则毫不犹豫的点点头:“没错,就是超朔成型—扩散连接工艺……”

说着,刘丛就把腾飞集团的这项高精尖制造工艺介绍了一遍。

原来腾飞集团早在三年前就已经掌握了这项技术,只不过当时并没有运用到涡扇发动机的风扇叶片的制造上,而是将其应用在某反舰导弹上。

因为该导弹采用了腾飞集团出产的wd—16p型小型涡喷发动机替换原有的火箭发动机,导致导弹整体的气动布局不得不做出改变,但海军为了节省经费,要求新型反舰导弹沿用老型号的发射装置和储存装置。

这就要求新型反舰导弹的总体尺寸不能超出老型号太多,尤其是弹体直径上必须按照海军现有发射装置和储存装置的上限来定。

这可难坏负责新型反舰导弹的总设计师,因为换装涡喷动力的反舰导弹不同之前的火箭推力的老型号,是需要周围空气助燃的,因此在弹体上必须留有空气注入的进气道。

而按照传统的设计思路,导弹的下方会设置一个矩形的凸起,作为进气道入口,供涡喷发动机正常工作。

问题是这么一来,导弹的直径将大大超过海军现有的发射装置和储存装置的上限,不符合海军的要求。

改成可伸缩式的进气道技术上到是可行,但成本上却迅速飙升,远远超出海军制定的预算标准。

无奈之下新型反舰导弹的总师干脆照搬美国的“鱼叉”反舰导弹进气道布局,设计了一款带双侧内管道的钛合金进气道。

如此进气道与弹体几乎持平,只是开口边缘略微高处弹体而已,这样一来在符合海军要求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发挥涡喷发动机的效能,令新型反舰导弹的最大射程达到150公里。

然而设计上是非常完美的,落实到实践上却又让研制团队各种薅头发。

这种双侧内管道的钛合金进气道好是好,可关键是想要做出来却非常不容易,首先要控制重量,不能太重否则便会造成整个导弹的重心后移,导致导弹射出去就成了大号钻天猴。

其次结构强度必须要好,能够承受起码的大过载冲击。

最后便是具备极强的耐腐蚀,毕竟是海军装备,在高盐高湿的海上环境下不能太娇贵。

如此设计团队参考美国鱼叉,提出一体化成型方案。

可问题是纵观世界范围内,能够做出“鱼叉”这种将进气道与弹体融为一体的国家只有美国,剩下的包括法国在内,配备涡喷发动机的反舰导弹有一个算一个,进气道没有不突出在弹体外的。

究其根本无外乎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其他国家不具备美国那种尖端的制造技术,即便能设计出来,也根本造不出来。

面对这种情况,当


状态提示:第890章 超朔成型—扩散连接工艺--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