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天宫项目在南丫岛那边的实验室,等吃完晚饭后我带你去吧。”叶华在港城和奥门底下建造了88个实验室,再说她都能考入叶华班了,这么着急加入自己的核心团队,只要叶华一路小心监控就好,不会出什么问题的。
汪组贤跟翁美玲详细介绍着这架游侠的性能后,叶华又带着两女来到得意弟子庄小薇最近研究的隐形电视机新项目组。
过年前给她分配了一个项目是开发“质谱分析仪”,也就是利用激光测量金属、半导体和有机化合物分子的质量。在经过一个月的摸索后,叶华决定让庄小薇专门开发用激光对生命大分子进行质量分析的方法,从而为她此后的成功打开了幸运之门。
我们知道,蛋白质分子质量至多也就是万亿分之一克。那么,应该怎样测量如此微小的东西呢?这就需要“质谱分析仪”。首先,需要把样品的分子做离子化处理,使它们带上电荷,成为离子——这一过程需要用激光照射液态样品来实现,想办法将带电的质子或者电子黏附到样品的分子上。第二步,要把制造出来的离子按照质量来进行分离——这一过程需要用到电磁场。带电的离子会受到电磁场的作用,不同质量的离子的受力情况有所差异,所以会有不同的运动轨迹和运动时间,不同的离子就可以被分开。第三步,把被分离开的离子转变为电信号,并检测这个信号,最后反复分析这个信号,得到“质谱”。
“质谱”技术的原理不难理解,相关的计算也经常出现在前世高中物理的习题当中。但是在庄小薇之前,科学家没有找到使生命大分子离子化的有效方法。对于小分子而言,带上电荷后的离子化分子比较容易从溶剂中逃逸出来,飞到检测口生成电信号,但生命大分子质量更大,离子化时需要的能量就更高,它们往往在离子化的过程中被破坏了。这就形成了很久以来使用“质谱”技术无法测量高分子的局面。
不过,这个难题终于被庄小薇克服了。前两个月,庄小薇一直在尝试向液态样品中添加辅助介质,希望能够提升蛋白质分子离子化的成功率。当时,庄小薇的实验室里就有几百种辅助介质可供选择,庄小薇日夜加班地机械性尝试,不知疲倦地将筛选工作不断进行下去。但是,这些大工作量的机械筛选并没能导致任何突破。
这时,叶华建议她用超细金属粉末钴粉试一试,这些金属颗粒的直径与激光的波长相差不大,能够非常高效地吸收光能。于是,庄小薇又尝试将钴粉悬浮在不同的有机溶剂中来试图取得一些改进,无数次尝试后仍然没有实质性突破。昨天,庄小薇原本想用丙酮来悬浮钴粉,结果居然错用了甘油。我们知道,甘油在室温下是粘度很大的液体,人们在冬天可以将其涂在皮肤表面来防裂,而生物学家则通常用它来保藏菌种。因此甘油根本就不是常用的溶剂,与具有强烈刺激气味的丙酮其实是很容易区分开的。在庄小薇“不幸”将甘油倒入钴粉与要检测的维生素混合物的瞬间,她立刻意识到了这个小失误,因为这么粘稠的液体绝不可能是丙酮。
现在,钴粉的价格比较昂贵,而庄小薇不喜欢浪费东西,于是她决心用甘油试一试。结果意外出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信号在质谱上出现,这个信号显示的分子量接近完整的维生素分子。如果只用钴粉的丙酮悬浮液作为辅助介质,那么这个信号就检测不出来。
庄小薇预感到,突破就要来了,她继续将神奇的甘油钴粉混合液用于检测更大的生物分子。她以超人的耐心调整各种实验参数,终于在凌晨3点检测到了一种酶的“质谱”信号,这是仪器分析化学的一个历史性突破,正式宣告蛋白质大分子可以被完好地离子化。吃完早餐回来,庄小薇用同样的方法又检测到分子量更大的另一种酶的“质谱”信号。回头来看,当初不慎在钴粉中加入甘油居然是一个通向成功的转折点。
听到关门弟子的兴奋报告,叶华吩咐外星人公司及时为庄小薇的质谱离子化新方法向全球专利局递交了申请,准备开发全新的“质谱分析装置”,这可是诺贝尔奖级的大发现啊。
庄小薇小小年纪就能攻克瓶颈,消息一经公布,庄小薇立刻成为叶华班里的热点人物,这让她很不习惯,因为这些都是按叶华要求的实验大纲执行而已。在叶华的教育输出之后,庄小薇一头扎进实验室,再不露面了,一躲就是一个月。这一个月里,她依然加班加点执行叶老师的实验大纲,依然只想潜心做研究。
直到上个星期,庄小薇突然在《自然》杂志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只需要分析几滴血液,就可以提前30年检测出患者是否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征兆。她知道主要还靠叶老师的教导,即使获得了一些成功,她仍然没忘初心,再一次做出了重要的科学发现。
而现在庄小威负责的这个隐形电视项目之前是余小红负责的,不过她去了大马岛负责更重要的火星城市计划了,只能由庄小威这个小师妹来负责了。
如果脑洞够大,那么叶华的世界是很神奇的。但是将一些脑洞变成现实可就没有那么简单了。比如可以随意穿梭宇宙的飞船,可以瞬时传送的传送机器等等。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这些异想天开的想法会被叶华所实现。但是现在很多项目并不是都不能实现,有一些异想天开的想法,叶华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