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烽烟起兮战三国>第九十九章 糜家族会

原本赵云、太史慈和臧霸完全可以不用来军事学堂的,这些人在正史之中的表现都属于中规中矩,无论出于什么原因,他们在战场之上虽然没有什么特别亮眼的战役,但是也没有出过什么差错。但是苏秀的到来打乱了他们原本的人生轨迹,这会不会影响到他们在军事方面的理解谁也说不准。

况且泰山军的名声逐渐开始传开,苏秀集团的能力也让大家感到吃惊,这夜是这些刚刚投身泰山的将领们愿意放下高傲的身段来当学员的原因之一。

泰山的发展在苏秀的领导下正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这一切糜家统统都看在眼里,从一开始家族内部有很多人不看好泰山到现在默不作声,很显然泰山的发展有些超出了他们的预估,他们虽说还是觉得放弃徐州的基业转往泰山不太明智,但是却没有什么说服力了。

此番黄巾之乱,徐州受到的影响也不小,原本在中平五年(公元188年)才爆发的徐州黄巾也开始响应张角。为平定徐州,灵帝将陶谦任命为徐州州牧,并带上了一些能力不错的班底,这一举动在一定程度上确实遏制了黄巾在徐州的破坏,加上张角在广宗战败,徐州黄巾也就逃散的逃散,投降的投降了。

战乱之后的徐州受到的影响不可谓不大,很多百姓仅有的一点点余粮也被抢劫一空,陶谦为安抚百姓,向徐州大户征调粮食,而作为整个徐州乃至大汉最大的粮食商人的东海糜家自然成了首当其冲的征调对象。

历史上糜家是如何攀上陶谦的苏秀不知道,但是陶谦的这番举措肯定会引起徐州各大家族的不满,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历史上的徐州能够在陶谦治下一直维持到他三让徐州,可见陶谦此人绝对不是庸才,其手腕也定然不会太过温顺,否则徐州那些盘根错节的世家们不会俯首帖耳。

此番征粮确实让糜家很为难,先不说他们的粮食已经有很多用于酿酒了,自从开始和苏秀合作以来,糜家的粮仓已经逐渐从徐州调往泰山了,徐州米行的存粮一般都只能维持一个月左右销售。此次陶谦让糜家出粮三十万石,这个数量对糜家而言着实太大了。

得知徐州这边的动静,糜贞也不得不暂时放下泰山这边的事务,急忙赶回下邳,和家里的族老们一起商议如何度过这次危机。

“子仲,我看陶恭祖此人还算颇有些能耐,要不你去州牧府拜谒一番,他初到徐州,根基不稳,肯定需要徐州世家的支持,我糜家在徐州好歹也有百年历史,与他好好谈谈,兴许嫩够解决此次危机。”

“三叔,陶谦乃是扬州丹阳郡人,徐州毗邻丹阳,他在徐州并非完全没有根基的。再说陈家在他上任之时便已经倒过去了,要说徐州本土世家的支持他并不是没有,对于我们这种之前便没有什么政治背景的家族,他并不见得看得上。现在陶谦征粮政策已经下来了,我们再行投靠之事,在徐州我们也得不到太多实际的好处,这事再说吧,若是没有其他好的提议,说不得我也要赔上这张老脸去州牧府一趟了。”

“贞丫头有什么想法?”被糜竺称为三叔的老头想了想,看见糜贞在旁边并没有发言,想到这丫头以往所提的意见绝大多数都能够帮家族发展,便开始问她的想法。

“三叔,其实我呢也没什么想法,陶恭祖要粮,却行的是征调之命,三十万石就是百万钱,说实话我并不认为他陶恭祖是要先给我们一点威慑在行拉拢之事。我们是商人,百万钱我们虽然亏得起,但是也足够让我们在资金周转上吃紧了。我感觉这里面多少有陈家的影子在。”

“你是说这是陈家鼓动陶恭祖,目的就是为了打压我们?他陈家在徐州做桑蚕丝布,与我糜家并没有利益上的冲突,他为何要如此做呢?”

“若是以前确实没有利益冲突,但是陈家此番已经攀上高枝,若是我们也能在徐州州牧府中占据一席之地,那么就可能威胁到他们的地位。陈家父子本就在官场辗转,这些年也算是平步青云,除了陈家子弟确实能力不错,其身后家族的支持也少不了。而大哥作为族长,若是同样成为徐州官场中人,我糜家定然倾家族之力支持,这对陈家的地位威胁绝对不小,所以他们才会出计打压我们。”

“那以你之见我们糜家该当如何自处?”

“现在我们糜家的重心已经转往泰山了,各位叔伯们也很清楚,自从跟泰山郡守苏大人合作以来,我们糜家的发展已经远超从前。并且苏大人从来没有行过征调一事,哪怕在他泰山最艰难的时候也没有,这说明什么,这位年轻的郡守比起陶恭祖的眼光要长远的多,虽说他确实需要我们大力的支持,但是绝非必须要我们。

另外一点就是我们糜家现在和泰山已经过从甚密,陶恭祖若是真让大哥进入徐州官场,对我糜家绝非好事,无论是陶恭祖还是苏平狄,他们都不会让部从之中出现蛇鼠两端之人,我们选择两边下注获利并不大,甚至是埋下家族倾危的祸根,所以我的建议是选定一家,全力支持。”。

“听你的意思,你是选择泰山咯?但是贞丫头,你要想清楚,一边是弹丸之地的泰山郡,一边是富庶的徐州,虽然苏平狄确实年轻有为,能力不凡,但是陶恭祖却也非易与之辈,况且他手下也有丹阳精兵,若是真要阵前对垒,苏平狄怕是难以讨好吧。”

“三叔,这些年你没在泰山,很多事情你了解不多,


状态提示:第九十九章 糜家族会--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