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隋风烈>第三百一十七回 裴老花钱如流水 卢公赚钱花样多
关中、关东、益州和江南诸州产粮最多。”

“嗯!看来我朝百姓已经彻底摆脱了生存危机,逐渐过上好日子了。今后产粮区产量要稳定提升,欠收区要总结经验,尽早摘下粮食产量落后的帽子,至少要达到区域内自给自足,少让朕的中央朝廷每年补助过活。”

“是,陛下,微臣记下了。”

“还有,缅州和安南二州一年稻米可三熟,怎奈当地人少地也少,总体产量过低,当适时迁移百姓过去,鼓励多打粮食。安西地区天干物燥,非是产粮之地,可多种棉花供应内地。地方官员不宜以产粮多少核算政绩,而以收获棉花衡量政务。同理,安北和漠河两州当重点发展牧业,多养牛羊马匹等支援内地所需。”

“是,微臣记下了。”

“好,裴老请继续说下去。”

“这第三组数字嘛~还望陛下莫要动怒才是。”

“裴老你这是何话?汝还未言,怎知朕会动怒?但讲便是了。”

“陛下,为支撑安西府发展建的银两,搬空了府库的存粮,恐还不够,老臣已令荆襄的梁王爷发粮来援了。”

“啊?朕才出门半年,裴老你就~就将朕的家底全部用完了?世民那里需要这许多的银粮么?难不成西域那边是个无底洞?”

杨二惊得再也坐不住了,跳起来对裴世矩吼道。

“陛下勿惊,容老臣解释。”

“讲~”

杨二也觉失态,忙又坐回龙椅中。

“陛下,世民言那西域原产粮食皆为黍米,低产而难吃。今春全部换种我朝高产精米,想那西域之广,田地之多,此一项便耗尽我府库存粮六成。加上西域战后重建,灾民赈济,筑路民壮用粮等,使得我府库存粮现在不到两成了,几可见底。”

“哦!原来如此。”

经裴世矩这一解释,杨二算是反应过来了。

可不是吗?现在自己治下的整个西域可是一直向西到了咸海,向西南到了后世的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大片地区,比后世新疆可是要大的多的存在。

原本西突厥帝国和波斯帝国一战元气就大伤了,还未恢复过来,自己便跟西突厥干了起来。西突厥帝国百姓哪有时间种粮啊!就是留作种粮的黍米也吃光了。换种和赈济这两项确实耗粮啊!杨二默默的盘算着,内心不禁感叹着。

“那朕的存银呢?难不成也拿去种到地里去了?”

“呵呵呵呵~”

显德殿内顿时轰然大笑起来。

“陛下说种到地里,其实也差不多是这个意思。西域百姓和迁居过去的我朝汉民都需要银两安置,还有随行过去的牛马、车仗、农具等都是用库银采购而来的。加上修建铁路公路等材料都需从内地购买输送过去。陛下的府库银真就不够用的,还好我部精打细算下,府库存银还有五百万两。”

“裴老啊!朕离京之时府库银至少还有8千万两,这家也败得忒快了些,唉!”

此时,杨二就觉得有种一夜回到解放前的感觉,一脸的痛苦之状。

自己作晋王时的私房钱都不止五百万啊!

“陛下也不必烦恼,今秋之粮即将入库,各州府上缴国库的金银也将在年底之前送抵京城。届时,银粮二项自然会充盈的。”内务部副相裴寂见状忙起身安慰说道。

“玄真先生说的是,正所谓钱到用时方恨少,也怪朕这几年不消停,总是对外征战,耗费了国库不少银粮,说到底也怪不得诸卿。好在这些付出都是值得的,早晚能得回报。”

“是啊!陛下,微臣才从西域于阗特区巡查回京不久,如今的于阗却是一派繁荣景象啊!田地间一片白色犹如盛夏飞雪一般,那棉花长势喜人,棉桃又大又软。没想到去年试种之后,今年的棉花长势如此之好。还有一眼望不到头的麦田和玉米地。微臣判定今年秋收之后,于阗、且末、鄯善、高昌等郡粮食足可自给。另外,自敦煌往西,一条高等级公路直通于阗,连接了大漠南部诸郡,这使得我西域南部诸郡与我中原联系更加密切,人员往来不断,商贸更加繁荣。”

内务部侍郎唐俭一脸喜色的奏道。

“哦?茂约先生已经去了南疆~哦~不,去了安西南部诸郡?可曾见过世民?”

“回陛下话,微臣只随同西迁的百姓去了于阗等地,还为考察沿途官建道路和棉花种植一事,并未去大漠以北的龟兹。不过微臣听于阗张须陀将军说起过,世民曾在于阗住过三月,专为督种棉花一事。还听说,世民是从碎叶翻越葱岭经库莎一路翻山越岭到的于阗。”

“嗯!朕没有看错人,世民果然勤政不拙。有世民在,朕的安西府无忧矣!至于这前期的投入嘛~虽多了些,但投的值。裴老,若世民还有所需,尽管满足他便是了。只有安西强大富庶了,朕今后才有和西方列强说话的底气。至于西方诸国嘛~呵呵!话题扯远了。卢相,朕府库现在空了,能否从汝掌管的中央票局中调集一部分银钱过来给朕应个急啊?”

“呵呵!陛下这有何难的,微臣的中央票局就是陛下的钱庄,陛下但有所需,只管调用便是了,只不过~”

“嗯?卢相难不成对朕还要条件么?”

“陛下,调用微臣票局的钱还是需要有一点利息的,不敢多收陛下的,只需万分之三而已。”

“呵呵呵呵~”

大殿内百官全都笑了起来,能跟当朝皇上讨价还价的这大隋可能就他卢照邻一人。

“卢


状态提示:第三百一十七回 裴老花钱如流水 卢公赚钱花样多--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