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方来到户部尚书房门口,户部尚书钱春很热情地迎上来。
“欢迎袁尚书大驾光临!请上座!”钱春一边拉起袁方的手往里走一边对徐有声道,“上茶!快上茶!”
二人坐定,钱春开门见山道:“袁尚书,今年的情况你也应该是知道的,江南的水灾十分的严重,再加上蝗虫肆虐,粮食大大地减产,眼看就要到收成的时候了,我预计今年至少要减产四成半。“
袁方道:“与去年相比,的确不容乐观。”
钱春苦着脸道:“皇上却在这个时候向我催粮,我实在是没有办法,不知袁尚书可否给出个主意?”
袁方事先已经知道钱春请他来的目的,一路走来的时候他已想好了怎样与其应答,钱春的提问,不是没有办法可以解决,就是“取消特权,人人纳税。”
但是明朝的这个体制已经腐烂透顶了,袁方给出的方案是绝对不可能在这样的体制下通过的,袁方明知是这个结果,所以他也就不打算在这里说出来。
“这种灾荒之年,要想拿出粮食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你要我给你出个主意,我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弄到粮食。”
“这可如何是好?”
“你只能是实话实说,告诉皇上我们这里的受灾情况,请皇上给予减免。”
钱春叹口气:“也只能这样了,望皇上能够格外开恩,多减免一些才好。”
袁方心说,皇上能不能给你减免还另说,你还指望皇上给你多减免一些,做梦去吧。
好在袁方不用操这个心,他回到府中,便开始物色人选,随方逢年院。
今年的江南普降暴雨,大部分地区都遭受了洪涝,而苏松河由于袁方的强势疏通,使得这条河的两岸的农田得以保全,进入七月,沿河的几个县都纷纷挑着粮食来南京感谢袁方,袁方在沿河一带威信值大涨,这里的富豪绅士纷纷把自己的子弟送进了崇文书院学习,袁方在苏州开设了一所崇武书院,由于袁方在这一带的影响,所以不乏慕名而来的人,崇武书院针对的是穷苦人家的子弟,学费是全免费的,而且还提供食宿,一时间,前来报考的人不下数千。
崇武书院考试的内容不在于文,而是考察他们的武艺和耐力,并且要进行严格的身体检查。
就是有这样严格的要求,也是大大地超出了招生计划,原来设定的是一个班五十人,现在不得不多增加一个班,也就是说第一年招收一百名学子,第二年将会扩大到二百名,到了第三年就会扩大到五百名,虽然现在有许多人不能入学,袁方劝他们先回去,等到来年还会有入学的机会。
到了九月份,袁方借着关心民间疾苦的名义,去了苏浙几个县走访,而实质上,这次的出行是为了新书院,他要为两所新开张的书院正式开课,他是书院的山长,当然是要去给新学员上第一堂课的,这堂课相当重要,是在学子们树立自己威望的最直接的途径。
在此期间,袁方碰见了钱谦益。
钱谦益这个人深受朱由检的重用,在崇祯元年就被任命为詹事府的詹事,后来又被提拔为礼部侍郎,官场上颇为得意。只可惜他得罪了温体仁和周延儒,三年前就被罢官回家。
袁方是在苏州的东园碰见的。
东园是万历二十一年建起来的,是太仆寺少卿徐泰时的私家园林,徐泰时死了之后,东园就成了文人墨客常来驻足之地,袁方不能免俗,来了苏州也是要来东园看看的。
这个园子不是很大,所以在园子里转一圈,园子里的人基本上都能够碰得到面。
袁方是在一座凉亭里碰到钱谦益的,当时袁方正在凉亭内喝茶,钱谦益突然走了进来。
袁方是作为一名普通的游客,并没有竖起“肃静”、“回避”之类的牌子,身边只跟着张从和袁福二人,张从和袁福一左一右地站立在袁方的旁边,此时,钱谦益走了进来。
袁方虽然穿越来明朝将近二十年了,但是他还从未见过钱谦益,钱谦益是见过张从的,他看到张从恭恭敬敬地立在一个青年人的旁边,他估计这人就是袁方。
钱谦益主动来到袁方的面前行礼:“这位一定是袁大人吧,钱某在此给袁大人行礼了!”
袁方微微抬了抬眼:“不知这位老者姓甚名谁?”
张从在袁方边是耳语:“这位就是几次想要见你的常熟人钱谦益。”
“哦,原来你就是那个很大派头的钱编修呀!”
钱谦益一脸茫然:”老朽乃常熟钱谦益,不知袁大人说此话为何意,老朽知道你我乃是同门,今日能够一见,幸甚至哉!“
袁方冷笑了一声,道:“本官羞于与你同门。”
钱谦益问:“不知老朽何时得罪过你,还请袁大人明言。”
袁方道:“天启二年,我初为官,见你还是个人物而敬仰于你,我们窄路相逢,想见一见你的尊容,你还记得是怎样回绝本官的吗?”
钱谦益道:“此话才提醒老朽,那年正是老朽辞官回家的途中,心情不好,那时老朽也没想到袁公子与老朽是同门,现在想想当初如此地待袁公子,的确是有不妥之处,老朽在此向袁公子赔礼道歉。”
袁方起身道:“赔礼道歉就不必了,你我就当没有见过面,否则让外人知道了,到处去说座师的坏话,说座师不会调教弟子,污了座师的名声。”
他说完便领着张从和袁福离开了凉亭,把钱谦益一个人冷落在了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