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掌柜的分担刊印费用的算法,其实在大明如今是非常正常的。
这年代刊印书籍的费用是很高的,只是一个雕版,便所费颇高,除此之外纸墨的耗费、人工的费用也不少!而且很多书籍还刊印出来,卖不出去的风险也是很大的。
这刊印费用由双方分摊,风险共担,在此时节的人看来,是再正常不过了。
这年代文人出书,大部分是作为刷名气的一个手段。普通文人想要刊印出书,大部分还真是要自己掏银子的!当然,名气大的人,自然另说。
这年代的文人想要出本诗集或是文集,刊印费用可是非常高昂的,只是雕版就需要很高的费用。
活字印刷到大明此时,虽然早已发明几百年了,但在民间还远未被广泛的接受和使用。
木活字不经用,铜活字太贵,铅活字此时还没发明出来,所以如今活字印刷,此时并不实用。
而且活字印刷的远比不上雕版印刷的书册精美,并不被喜爱风雅的文人们接受。
纪浩记得好像活字印刷,直到清末民初,西方铅活字推广开来以后,才被广泛接受。
普通文人没有那么大的名气,出本诗词集或是时文集,很可能刊印出来的书册卖不出去,容易入不敷出,所以一般书坊是不会出资刊印的。
这年代想要靠刊印出书赚钱,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当然,这年代的文人出书,也大部分没打算这赚钱,他们大部分是为了刷名气的。
但纪浩显然不是为了刷名气的,他这《笠翁对韵》署得是“烟霞散人”的笔名,显然不想自己出名。
在大明这个年代,没有对应的真才实学,出名绝对不是一件好事儿。否则的话,一旦被人戳破,欺世盗名的评价会让你一辈子抬不起头来。
纪浩出书有着明确目的的,这目的自然是为了赚钱的。所以这钱他肯定是不会掏的,再说他也没钱可掏。
纪浩觉得普通的文稿需要自己掏银子刊印,但是他这不是普通文稿啊!
他这韵律启蒙书,可是要为大明蒙童送福利、送教材的,可以预见这书定然是要大卖的,定然会非常赚钱的。
当下,纪浩很从容的对周掌柜道:“刊印费你全出,卖出书赚了银子我们四六分!行就行,不行就拉倒,我再去别家!”
“这不合规矩啊!”
纪浩转身就要走……走得很坚决……
“纪公子留步,这样吧,就照你说的,刊印费我全出,不过卖书赚了钱,要倒四六分账,我们书坊要拿六成!”
显然周掌柜也发现了这本书巨大的商机。
纪浩继续往门口走,没有停步的意思……
眼看纪浩就要迈出门口了……
周掌柜喊道:“刊印费我出,五五分账,不能再少了。”
“好,成交!签契约!”
…………
纪浩美滋滋的从翰墨书坊出来,心里盘算着是不是把《西游记》也刊印出来,这种雅俗共赏的话本小说,在大明应该是很有市场的。
不过随即他就放弃了这种想法。
这本《笠翁对韵》全文只不过才六千来字,刊印费用每本就要接近一两银子,《西游记》这种将近百万字的大部头著作,付梓刊印的费用实在太高。
这《西游记》刊印成本如此高,售价定然更高,怕是市场会很小。况且这年代百姓识字率太低,就算卖得便宜他们也根本不会卖,因为根本看不懂,远不如去瓦舍听书来的实在。
普通人家的蒙童,为了对他学业帮助,家长咬咬牙可以给他们买本《笠翁对韵》,但是绝对不会给他们买《西游记》,哪怕同样的价钱。毕竟在他们认知里,这《西游记》不断对学业毫业。
纪浩觉得这《西游记》还是写成话本,卖给张铁嘴比较有市场。
即将赚到大把的银子,纪浩心情自然很不错,优哉游哉的往福来客栈走。
总住客栈也不是长久之计啊!
虽然住在客栈里,倒是很省心,什么事情都不用自己操持,但是这花销也不小啊,而且有些事情总归不如住自己宅子方便。
自己得赶紧赚钱啊,尽快买上自己的大宅子。
来到大明后,自己可是有很大人生目标的:住大宅子,养小丫鬟,过腐朽的日子。
纪浩心道:出书的事情是落听了,这话本也得赶紧。隋唐啊,说岳啊,三侠五义啊,也得赶紧写,到时再找几个别的说书先生卖了。
反正自己是“借”书,四开还是没问题的,而且自己只是口述,执笔的是陆峰,倒不是太累!
…………
一路边胡思乱想,边往福来客栈走。
刚转过斜柳街的街角来到梨花街上,纪浩便见到福来客栈门前蹲着三个粗布短衫的庄户汉子,正在游目四顾,不知道找什么人。
忽然,那三个汉子看到了纪浩,不由的俱都是眼睛一亮!
下一刻……三个汉子仿佛饿急了的野狗见到鲜美的肉骨头,猛地站起来,呈扇形向他包抄过来。
纪浩还没反应过来这是怎么事儿呢,已经被那三个五大三粗的庄户汉子团团围住,其中一个满脸络腮胡子的壮汉更是直接上前反剪了纪浩的双手。
我靠,这年头的绑匪也太大胆了吧?
这青天白日、朗朗乾坤的,便这么明目张胆、光明正大的绑票?!这还有没有王法了?!
以维护登州繁荣和安定为己任的女侠呢?!你倒是快出现啊!
这个时候你去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