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青春校园>跨时空军恋>1.这是哪儿?

沈妍妍一脸茫然地站在老式火车小站前,脑子不够用了。完全不明白前一刻她还在南国的海里潜水,被突如其来的旋涡拖进深海不知所措时,再睁眼竟然站在明显是北方的地界上。放眼望去全是土黄色的石头山,找不到半点绿,近处的杨树只剩下几片枯黄的树叶子随风飘荡,越发显得此处凄凉缺乏生机。此时被北风一吹,她穿的夹袄就是纸一样薄,直接透心凉。

这还不到奇怪的,更奇怪的是这里的人。小站下车的人不多,无一例外的都是大包小包,没有用行李箱,不是用包袱皮就是用蛇皮袋装东西。穿的衣服也全都是绿,蓝,黑。整个世界的基调很沉闷压抑的感觉。

就在沈妍妍还在打量周围环境的时候,远处一个穿着橄榄绿军装的男人也打量她很久了。直到车站就剩下她一个人时,才毫不犹豫的向她走来。“燕子?”

沈妍妍闻言抬头,看清他长相的那一刻,突然脑子一疼,有什么钻进她的脑子里,让她疼得承受不了,直接晕了过去。自然不知道那个穿军装的男人脸色大变上前抱住她,大叫她的名字。

昏迷中的沈妍妍被迫接受着一段不属于她的记忆。这已经不是她以前的世界了,国家,地名很多都不一样。而且很落后,相当于她原来世界的八十年代初水平。说不一样,大体的重大历史事件还差不多都存在。应该是个平衡世界吧。在这里她叫沈欢颜是个16岁姑娘,出生在h省的洪湖水乡清河县,上面两个哥哥,下面两个双胞胎妹妹。夹在中间又是个女孩,母亲又极度重男轻女,从小到大洗衣做饭干农活带两个妹妹,还要去生产队挣工分,干的比骡子多,吃的比鸡少。都已经十六了,还没怎么发育。长的又黑又瘦又小,不是两条长辨子根本看不出是个女孩。

她们所在的家乡是出了名的鱼米之乡,在全国各地都吃不饱的情况下,清河县每天也是一日三餐,至少还有一顿是干饭。后来她家里又出个当兵的,每月都有津贴邮寄回家,他们一家过得比其他人家更滋润。本来这个当兵的名额是大哥沈建国的,后来是沈建国偷跑了,让才十七岁的沈建业顶替去的。在当时参军可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一件事。沈建国当时谈了个对象,他们这地方不缺吃,听说当兵又苦又累,他说啥也不愿意去当兵。

除了刚开始两年沈建业陆陆续续有信捎回来,之后的四年他完全杳无音信。再有隔壁村同去当兵的有战死的消息传来,村里的三姑六婆就说沈家老二估摸着也战死了云云,加上后来沈建业也没有邮寄津贴回来。家里也就母亲刘桂兰和两个懵懵懂懂的妹妹相信了这些谣言。

母亲经常去大队闹,说别的烈士都有抚恤金,为啥她儿子没有,她儿子为国家牺牲的,不能就这样不明不白的没了。开始大队干部还劝,说国家没有通知沈建业就没事,现在通讯还不发达指不定什么事耽误了。可刘桂兰不管不顾依然大闹,次数多了连大队干部也不劝了,任她哭闹不再理会她。

直到第六个年头上,沈建业突然回来了。不仅全须全尾地回来了,穿的军装还是有四个口袋的。乖乖,这可在当时村里引起了轰动。他们这个小地方还从来没有在部队上出过干部呢。老沈家那个儿子才二十出头就是干部了,那以后的前途可差不了。心思活络的就想着把家里的闺女嫁到沈家去。

沈建业探亲的那一个月,天天都有拿着各种名义上带闺女上门的乡邻。沈欢颜从小就和带着她玩帮她干活的沈建业亲,这次二哥能好好的活着回来让她高兴的不行。小姑娘不善言辞,唯有天天变着花样的给沈建业做好吃的补补。才一个月就让他胖了一圈。临走前,沈建业悄悄给了她十张大团圆和一些军需粮票布票等,这在当时可是实打实的巨款,小姑娘从来没见过这么多钱和票,吓的不敢要,沈建业就很强硬的塞给她,说她也是大姑娘了,需要好好捯饬捯饬自己,多的就攒起来留着应急用。

沈建业走后留下了部队的地址,是在西南边境,正是发生边境战争的地方。当时全国粮食都缺,沈欢颜怕二哥没吃的,心灵手巧的她就想着法的准备各种吃食邮寄给前线的沈建业。

水乡什么最多,鱼,藕和水稻。一有空闲她就带着各种捕鱼工具下网捕鱼,小鱼摘洗干净后加盐晒成小鱼干,小火再沾点油的锅里慢慢焙干,直接吃满口酥香。大鱼直接抹盐加辣椒面风干,想吃的时候直接蒸了一点腥味也没有。夏天她采莲子,那种半黑的,用香料煮熟然后晒干,比五香花生好吃。其他季节下水采藕,制成藕粉,这东西热水一冲还是很挡饿的。

清河县产稻米不假,但当时还是吃大锅饭,米粮要上交国家的。个人按工分分配粮食,那都是有定数的,她和家人省下的口粮也有限。只能趁着收获后带着两个幼小的妹妹没日没夜的在地里拾遗落的稻穗,偷偷摸摸的晒干打米。那些军需票也被她去黑市偷偷换成粮食。这几种东西每次积攒到五十斤左右她就去邮局邮寄给在前线的沈建业。不到三年,沈建业留下的一百块钱都贡献给了邮局。幸好沈建业又陆陆续续给她汇过几次款。而沈建业也凭借着这些珍贵的食物和战友一起度过一个又一个弹尽粮绝的难关,因为藕粉还赢得战地医生风铃的芳心。

这次她能从遥远的h省到北方j省来,完全托了在转到首都军区二哥二嫂的福。沈建业和风


状态提示:1.这是哪儿?--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