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都市现代>摇滚教父>第257章 所谓的“内幕消息”

对于只关注明星的人而言,或许洛杉矶是北美娱乐行业的绝对核心。

而在东海岸的纽约,在外人眼里更多的是金融中心。

但事实上,曼哈顿对北美娱乐行业的影响力并不低。

包括时代华纳集团在内的诸多大型娱乐传媒集团总部,都设立在曼哈顿这座小岛上。

大名鼎鼎的百老汇同样也在这里。

除此之外,在纽约中央公园附近的第59至第110街,也堪称北美新闻行业的中心。

abc、cb三大电视网、纽约时报、纽约每日新闻等全美知名的大媒体,总部都在这一区域。

《公告牌》杂志也同样在曼哈顿设立了办事处,而且是全美级别最高的两大办事处之一。

另外一个,则在中部的核心城市芝加哥。

乐队一行来到了《公告牌》杂志的办事处,当然,是曼哈顿的这一处。

和任何一家媒体一样,办公区的人显得很忙碌,时不时响起一阵大呼小叫的声音。

前一天,乐队拍完了杂志封面使用的照片,丹尼尔去和相关的负责人一起筛选,并对后期处理提出意见。

至于罗杰三人,身边只有一名《公告牌》的记者跟着,没有任何助理或者经纪人。

“采访稿没有问题吧?”

一名满脸络腮胡子的年轻人问道。

这人是《公告牌》杂志的一位资深记者,名叫杰里-贝克,虽然年龄不算大,但加入《公告牌》已经有五六年了。

虽然这次专访是主编定下的,不过采访本身却没必要让主编亲自出面,那是一线明星的待遇。

一个年轻的资深记者,很符合乐队现在的名气和咖位。

满脸络腮胡子和年轻人,看起来很不协调,但在西方世界却是很常见的。

白种人普遍毛发旺盛,二十岁左右就留出浓密的大胡子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杰里-贝克看罗杰三人没有开口,又强调了一遍:“如果采访稿没问题的话,我们现在就去采访间。”

像这种提前安排好的专访,尤其是在乐队付出了一定好处的情况下,按照一般的惯例,都会将采访中要问道的问题整理出来,让乐队过目。

——虽然实际上的“好处”给的是作为中间人的克莱尔,但克莱尔肯定也付出了相应的代价,才能从《公告牌》手中交换到这样的资源。

关于采访稿的矛盾并非没有,媒体希望问更多尖锐的问题,以博取新闻热点。

而明星们则不希望曝光任何见不得光或者**的东西,这需要双方沟通协调。

有时候仅仅只是采访稿的沟通和修改,就会花去不少的时间。

乐队三人来到这里,肯定是对采访稿的终稿没有任何意见了。

“我们没问题。”

罗杰点了点头。

“那好,我们去采访间。”

杰里-贝克点点头,说道:“跟我来,采访间在这边,摄影师也已经准备好了。”

受限于经济实力,《公告牌》杂志的采访间不算大,只有一百多平米。

不过做简单的采访,无论如何都是够用了。

一个纸质杂志的采访,又不需要拍电影或者什么。

“我们早就想采访你们了,只是一直得不到机会。之前发过几次采访请求,也都被推掉了。”

杰里-贝克先是说了一句,然后打开录音笔放在桌上,同时对一旁的摄影师做了个手势,然后问道:“我们现在开始?”

鬼知道为什么平面杂志的采访,还要有一名摄影师全程跟拍。

罗杰三人牢记着丹尼尔的叮嘱,没有多问,只要不是会给乐队带来麻烦的事,只当看不到。

“当然。”

罗杰做了个请的手势。

“你们乐队成立至今不到两年,已经发行了五张专辑和一支单曲,一共51首歌。除此之外,根据我们得到的消息,你们还有两张专辑很快就要面世。”

杰里-贝克说了一阵,然后问道:“摇滚乐队高产的并不少见,但能够在高产的同时保证质量的却很罕见,你们就是其中之一。请问,在创作方面,你们有什么秘诀吗?”

“你是问写歌,还是录歌?”

罗杰问了一句。

杰里-贝克说道:“两方面都说说吧。据我所知,乐队的作品基本上都是你写的对吧?”

“对,是我写的。并不是所有歌都是在乐队成立之后写出来的,有一部分歌在乐队成立之前就有了,比如《》。”

罗杰瞎编了一个借口,说道:“如果你调查过相关资料的话,就会发现,这首歌在1998年的时候我就把版权卖给了唱片公司,在去年又买了回来,加入到《aap;b》专辑里。”

这些交易在版权局都有备案,一般人当然查不到,但以媒体的关系,想必不难拿到这些资料。

“除此之外,我每当有了灵感,就会记录下来。当有空闲时间的时候,我就会慢慢把这些灵感完善起来。”

罗杰继续满嘴胡扯:“比如说我在洛杉矶的时候,曾经在贫民窟生活过一段时间。有一次我遇到了一个流浪汉,他对我说【你知道你在哪吗?你已经陷入丛林了,宝贝,你死到临头了】。当时我把这件事记录了下来,几个月前翻笔记的时候翻到了它,然后就有了这首《欢迎来到丛林》。”

其实并没有人真正关心罗杰写歌的灵感来源是什么。

无论是媒体,还是唱片公司,或是乐队自己,都不在意。

但是这样的采访写出来,公众喜欢看


状态提示:第257章 所谓的“内幕消息”--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