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乾走后,陈宫就怨吕布:“与刘备结盟便好,何苦要发个誓来?”士大夫对讥纬这类神神鬼鬼的东西,深信不疑。陈宫觉得,此时与刘备联合,也是暂时性的,何必要赌咒发誓以后要共同进退。
吕布却是不大信这个,他摆手笑道:“我又没要与他共同进退多久,便随口一,又有何妨。”
却孙乾回到海西,把吕布的一言一行,都与刘备一。刘备听了,顿时就冷笑道:“若果真念我收留之恩义,何叛而袭我下邳?吕布之言,一句也不能信。”
刘备却是想得明白,与吕布不过是暂时媾和罢了,将来,等自己得势之后,必然要再与他做过一场,以雪前耻。只是现在更大的敌人袁术就在眼前,现在他不得不与吕布联合。包羞忍耻是男儿,别人或许只觉得他刘备是个无用之人,被吕布反客为主了,却还要去投降吕布。又有谁知道他心内的痛苦有多重呢?做出决定的那一刻,刘备总算是有些理解勾践等先辈们的心情了。
古往今来,要成就大事者,必然不能拘节。有些要坚持的,就一定要坚持。有些要变通的,就一定要变通。
听了吕布前后反差如此之大,刘备马上就相信了孙乾的判断,吕布那边一定发生了什么变故。于是便着张飞四遣侦骑,去探个明白。
第二日,张飞就前来相告:“兄长,我已探得明白,原来袁术不知何故,断了吕布军粮。吕布无奈之下,这才选择与兄长联合,并势共击袁术。”
把情况一之后,张飞又甚是解气的骂道:“吕布儿这是活该!”
刘备和关羽等人听了,心中也一样大为解气。你吕布不是想要攀高枝么,人家袁术弃你如撇履。呵呵,这下吕布你舒服了吧?
骂完吕布活该之后,大家又起袁术的背信弃义来。刘备叹道:“人生于世,无信义不立,此二人,前后反复,如何能成得大事。此时虽盛,来日必亡。”
刘备在海西休整完之后,就往下邳见吕布。两人相见甚欢,吕布更是指骂地,悔不当初。两人看上去,表面上又和和气气一团了。只是心里到底怎么想,也只有他们俩个自己心里清楚了。
到了下邳之后,两个人就商讨起如何对付袁术的事来了。吕布想要徐州,就先自称了徐州牧。生怕刘备不满意,便对刘备道:“玄德,豫州下之中,且此时豫州名归袁术,实则无主。吾这便上表,奏汝为豫州刺史如何?到时击破袁术之后,你我二人,一守徐州,一守豫州,两家互相守望,以观下之势。如此岂不是好?”
刘备反正是现在随你什么我都答应下来,总得要哄着你把袁术给弄出徐州再。于是对吕布所的,自无不可。
吕布见刘备答应,不禁大喜,遂上表朝廷,自领徐州牧,又表刘备为豫州刺史。自徐州到关中,路途遥远,也没知道信使何时能到。关东诸侯一般都是自己先霸占地盘,自己给自己封完官,事后再给朝廷送份奏章,让朝廷盖个章,把整个流程给补完。关中朝廷和子,在诸侯眼中,事实上就成了个盖章的工具。
吕布和刘备也是这么干的。不管朝廷答应不答应,反正是先行使徐州牧和豫州刺史的权力再。
在下邳逗留几日,诸事谈妥之后,刘备便一刻也不想在这里待下去了。心中对吕布已厌恶之极,只是他城府极深,表面上却是控制得不动声色。于是在吕布支援了一批兵马钱粮等物资之后,刘备就移军西向,屯豫州沛。
沛就是沛县。因为沛县上面是沛国,沛国治所在相县,所以为了区别沛国和沛县,大家就别称沛县为沛。
这里乃是千古帝王地,一代帝王乡。几百年前,汉太祖高皇帝刘邦带着他的一班沛县老乡们,揭竿而起,创下了大汉数百年基业,延绵至今。刘备对这里也不陌生,之前陶谦请他来助拳时,就曾表刘备为豫州刺史,军屯沛。后来陶谦病逝,以徐州相托,刘备这才离开沛,前往徐州。
兜兜转转一圈回来,故地重游,刘备心情十分复杂。
却袁术正在攻城略地,忽闻吕布与刘备两人又勾连到了一起,他的一部兵马被吕布设计,杀了个精光。袁术不由暴跳如雷。他大骂道:“背主之贼,安敢如是哉!”
却也不想想,不是他自己断了吕布的粮草,吕布何至如此?当然,有一种人,是从来不会认为自己有错的。袁术便在此例。
把吕布和刘备一起骂了个半死之后,袁术终于冷静下来思考问题了。吕布骁勇,刘备更是不能视,而自己这边,除了兵马多一点之外,论帅臣、论斗将,拍马也追不上吕布和刘备二饶联合。而刘备和吕布还在本土作战,有地利的优势,好嘛,这下就真的麻烦了。
想到这里,袁术又把曹操给骂了一通。全都是这厮在搞事,不然他何至如此?又想着曹操一心一意跟着袁绍与他袁术作对,袁术心中就越发郁闷了起来。
袁术思来想去,就想,要不要把孙策给召回来,先把徐州给灭了再?干就干,于是袁术就派人去传孙策。
孙策又岂是愿意甘居于袁术麾下的人?这会他连夺吴、丹阳等郡。此时正在打算攻打会稽,一统江东。听了袁术派人来招,孙策连见都不愿意见。他此时羽翼已成,袁术已经拿捏他不住了。
旁边周瑜就劝道:“袁术为主,伯符为臣,名份在此,伯符若不往见,却是凭白坏了名声。日后如何服江东之众?”
孙策一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