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都市现代>科技之神>第10章 功德无量
过了最辉煌的表彰时刻。

直到国庆节假期第四天,俩人才坐飞机回到方舟市。

因为国庆假期还没结束嘛,俩人暑假都没回家,一直在忙着加班加点,确实该花几天回家探亲。

至于麻依依明明老家在甬城、却为什么要来方舟市度假期,确实很难解释得通。她给出的强行解释,是想国庆期间跟姐姐一起,顾玩也就懒得戳穿她了。

回到方舟市,见到亲人的第一面,顾玩就被母亲、表哥和妹妹围住了。

连大姨家和李阿姨等亲友,也举家找上门来看热闹。

本来么,顾玩虽然已经有2000多万美金的本钱了,但只有母亲和妹妹知道其中细节。

至于稍远一些的亲戚,是不可能知道具体数字的,因为顾玩很低调,也从来不拿出过多的钱个人奢侈,生活中是看不出破绽的。

然而,上了一次新闻连播,还是在五分钟的专题中,拥有整整两分半钟的人物专访,那就不一样了。

说句难听的,这个光荣,不比赚千万美元少了。

从他小学同学开始,到大学同学、以及他们的亲戚朋友,都会与有荣焉地说:“我家那谁谁谁的谁谁谁,有个同学,就是顾玩。”

穷在闹市无人识,富在深山有远亲。

妹妹李双叶是最激动的,趁着哥哥一回家,第一时间就逮住他,拖回书房里说悄悄话报喜:

“哥,你不知道,你那本《时间的秩序》,本来都正式出版三个月了,原先一直卖得不瘟不火的,你那些博客粉丝好多都捧场了,暑假里才勉强把首印5万册卖完。

结果,九月份第二次印的五万册,本来两个多星期才卖出去几千,结果国庆节这四天,就把剩下的4万3千多本卖光了。出版社现在在加急找印刷厂加印呢。你回去看看你的博客粉丝,一天涨几十万一天涨几十万,已经轻松突破200万了。”

顾玩博客上偶尔会发发科普文章和动态,但其实都是工具人妹妹在帮他打理,他自己根本没那么多时间,充其量就是偶尔提供一些想法、灵感。

至于他寒假里就开始写的那部科普专著,稿子出来之后,后续发行、宣传过程中的活儿,也都是妹妹和李阿姨在帮他操心。顾玩忙于更重要的事情,也没频繁关心成绩,所以这次上新闻连播之前,究竟数据怎么样,他本来也不知道。

顾玩对于这个成绩,还有些诧异:“这么牛逼么?每天上新闻连播的普通人,都有好几个,一年加起来全国能有上千个,也没见谁畅销火起来么。

全国出书的媒体人,销量几十万级别的畅销书,一年肯定出现不了几百本吧。”

李双叶:“但是你有话题度,有反差啊,你懂不懂传媒热点是怎么发酵的。20岁不到的年轻科学家、还是实打实体现咱社会注意国家搞科研的优越性,还是独辟蹊径突破了学阀们的固有技术偏见,人还长得这么帅。

这四个点,每一个点拿出去,都是博眼球的话题,何况四个扎堆了呢。这次加印,国家科学出版社直接加了50万本,还有海外版的,也有外国出版社,累计要了20万本。加上在此之前,外国出版社也已经卖出去15万本了,你全部加起来,今年轻松突破百万级销量。”

顾玩微微一惊:“在上新闻连播之前,我那本《时间的秩序》,在国内的销量还不如海外销量?”

李双叶叹了口气:“那也是没办法的,中国人比较实用主义嘛。人家学理科,学科学知识,都是指望靠这些东西再变现赚钱的。

老外毕竟有钱,不愁生计的人多,虽然他们理科基础成绩普遍比中国人差,但架不住冤大头和买来看着玩的人多呀。从国民性的兴趣主义来说,咱肯定是输的。”

为了来钱写书的话,就算是写正经作品,也不如往成功学上靠靠。

中国人读书能力是强,但也都是目的性很明确的。

顾玩不禁有一丝无力感,想起了巴罗夫教授被他驳倒时,那种劝诱他弃明投暗时的诅咒。

算了,不去想它了。

幸亏顾玩是个被系统思想钢印逼着搞科普的,就算不来钱他也不能tj。(但是顾玩不知道,某个造世主就不行了。)

李双叶很快把话题引开,聊到了版税上,把刚才的不愉快驱散。

“如果今年能够把国内六十万册卖完,加上海外部分,前后三十多万册。国内一本你能拿的版税有十几块人民币,海外版一本大概七八块美元。全部加起来,你这套书总稿酬能有400万美元了,虽然不如你搞科研,但也相当于科研收入的两成了。”

这个数字,大约跟地球上,卡尔.萨根写第一部科幻时,第一年的稿酬收入差不多了。

霍金的《时间简史》,首年稿酬还能更高一些。

不过,顾玩毕竟是适逢其会,注了水分的。国内部分的销量,至少一大半是因为热门时事炒作带起来的。至于海外部分,估计扶桑人捧场就占了整个海外市场一半,所以也是水分,不是顾玩的真实实力。

论真实实力,顾玩估计他如今也就地球上霍金刚出道时三分之一的水平。

还任重而道远呐。

幸好,对于顾玩而言,收获也不仅仅是名声和稿费,更有思想钢印的信仰之力。

听说自己为科普大业和科学信仰的传火,做了那么大的贡献,他脑内的思想钢印,再次松动了一些,让他思路愈发清晰,不少科技数据资料,也变得容易回忆起来。<


状态提示:第10章 功德无量--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