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宋元一统志>第一百五十一章 辩论会

纪弘成立刻想到,与文天祥的这场辩论,意义重大,只有楚照月这一个观众,实在太少了。

他想让华夏一统的观念深入人心,要说服的可不只是文天祥,还包括忽必烈,还包括天下人。

每一个人都是华夏的主人,包括大都的南人们也应该有这个觉悟,何不搞一场公开的辩论?就算不能说服天下人热爱大华夏,至少《华夏一统论》这部书会火,能多买点钱也是极好的。

忽必烈会答应吗?

纪弘成认为,忽必烈不但会答应,没准还会来当裁判。宣扬的他的大一统思想,这可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同时也是彰显他天下正主地位的大好时机。

纪弘成打定主意,便对文天祥道:

“天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其实这句话还有另一层意思——天下大势,不是你我二人动动嘴皮子私下决定的。咱们何不来一场公开讨论?”

文天祥道:

“不必了,纪先生,你的志向和意图,已经定了,我文天祥改变不了什么,忽必烈也不能。如今我大宋已经失败,接下来谁是fēng_liú人物,那是你们的事,与我无关,与我大宋无关。”

纪弘成没有反驳文天祥的话,而是道:

“天祥,你错了,跟你有关。你所说的大宋失败了,指的是赵家王朝失败了?其实,天下是所有人的天下,不是某个人的天下。我说的华夏一统,不是天下属于某个人的一统,而是人人当家作主的一统。”

“人人当家作主?”

“就知道你没有完全理解文明和富强的意思。不懂没关系,说着说着,做着做着,你都就懂了。”

经过纪弘成的提点,文天祥似乎抓住了一点重要的东西。民主、文明、自由、平等?这些字眼铺天盖地的从他的脑中闪过。真的有这样的世界?

纪弘成说得没错,赵禥死了,可大宋山河还在,大宋子民还没有受到屠杀,自己的父母亲人也还在。

当然,贾似道可能还没死,贾似道都活着,自己凭什么死?

文天祥点点头,算是答应了纪弘成的要求。他知道,自己应该做更加详细的准备,既然是要说给天下人听,就要触动天下人的灵魂。他也希望纪弘成准备充分一点,能把新华夏的主张讲深,讲透。

文天祥知道,这次公开辩论,恐怕会触动忽必烈的敏感神经,可能会惹来杀身之祸。不过他不怕,既然是公开的,料想忽必烈会有所顾忌。

纪弘成公开提倡华夏大一统思想被杀,忽必烈必然会把自己放到了天下渴望一统之人的对立面。与纪弘成辩论,维护大宋正统被杀,作为宋臣,作为一个反正都活不了的阶下囚,这个死法无疑是最划算的。

果然不出纪弘成和文天祥所料,忽必烈答应了。不但答应了,还为二人忙前忙后。

三天后,按照纪弘成的要求,辩论在南郊的一座高台上进行。

皇帝的仪仗,坐北朝南,文天祥与纪弘成则分左右对坐。

高台之下,成千上万人席地而坐,元军把人群分割成数十块区域,这是为了防止有亡命之徒借机闹事。

纪弘成知道,这么大的场面,肯定有别有企图之人混入,有元军在场是件好事。

忽必烈先开口道:

“水西纪弘成先生,宋国文天祥先生,今天当众举行一场意义重大的辩论会。朕提醒在场的所有人,无论你是南人、汉人、色目人还是蒙古人,你都是华夏人,今天两位先生的讨论,是华夏公议,不是个人私事,更不是种族的邦国之间的利益冲突,你可以带着耳朵来,也可以用你的舌头说话,但不能捣乱,否则,格杀勿论!”

忽必烈雄视全场,场上顿时鸦雀无声。

这次忽必烈挑的,全是御林军,保证令行禁止,不会受现场气氛所左右。

接着,纪弘成开口道:

“在场的人,至少有一半人在来这里之前,都领到一本书,《华夏一统论》,相信你们都读过了。今天我们讨论的题目是:天下要不要统一,华夏究竟是谁的华夏?”

话音未落,场上有人窃窃私语:

“这还用说嘛?当然要统一,而且华夏,自然是忽必烈陛下的华夏。”

“纪弘成真是狗胆包天,居然敢讨论这个问题,真是包藏祸心啊。这是哪里?这是元大都,不是水西山沟里。”

这些话自然传入了忽必烈耳朵了,无论是真心话还是拍马屁,他都很是受用。看吧,你们还想讨论,看看天下人多么畏惧朕!

文天祥朝纪弘成拱拱手道:

“一个国家和民族需要包容才会强大,正所谓海纳百川,这个道理天祥还算明白。先生说大宋继承了华夏文明的精髓,是华夏的魂魄,天祥非常赞成。先生以水西理想为华夏的奋斗目标,推崇水西学派为华夏学问的主流,这也无可厚非,可先生以蒙元为华夏之体,这就不敢恭维了。”

忽必烈早有心理准备,面无表情的端坐着,朕看你们口吐莲花,有本事你俩说不赞成一统,搞什么三足鼎立,朕保证不打死你们。

纪弘成:

“继续说下去!”

“蒙元本是野蛮民族,只会烧杀抢掠。北方匈奴,数千年来也是分分合合,对我华夏的侵略从来没有间断过,他们除了刀弓和马蹄,可曾真正强大过?我大宋虽然偏安一隅,但我们创造的财富是他们的数百倍都不只。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以强盗逻辑为体,还是以辛勤劳作,建设家


状态提示:第一百五十一章 辩论会--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