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青春校园>芦笙舞的传承>0196、重启芦笙队 3

0196、重启芦笙队(3)

乡政府所在地,这是仰亚既熟悉而又陌生的地方。在人民公社宣传队、在乡中学做民办老师,仰亚都是在这个小镇上度过的。那些熟悉而又陌生的的人事、环境都能让仰亚想起好些往事。

可是,现在,都已经变了。

宣传队没了,就连那栋藏着仰亚梦想的老式房子,早就已经换成了高大的洋房,只有原来院子里那棵老槐树,还在伸着脖子等待。

宣传队后面的那个小山包,那棵高大的松树,还在郁郁葱葱地掩盖着它下面那些传奇故事。

学校也变了,原来三层楼的砖木结构房,也换成了两栋高大的教学楼。仰亚想像着,如果他能在这样的教学楼里、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给那些学生上课,那该是一种什么样的享受啊。可是,想着想着,连仰亚自己都笑了起来。他早已经不再是一个老师了,就连民办老师这个名字,现在在好些人的耳里,都是一个没有具体概念的词了。

乡政府也变了。仰亚走进办公楼,那些他熟悉的面孔就已经不见了,换来的是一个个比仰亚还年轻的‘干部’。有的,看起来,比王波还小。

“这位大叔,你好!你要找谁?”

仰亚刚刚走进那间门上贴着‘办公室’的门,一个小女孩就跟仰亚打招呼。说完,她马上给仰亚倒了一杯茶水过来,交到了仰亚的手里,然后招呼仰亚在旁边的沙发上坐下。

“大叔,请问你有什么事吗?”

“我想找一下你们的领导,有一个事情我想跟他说一下。”

“啊,什么事情?你要说出具体的事情来,我才能知道你具体要找是哪方面的领导。”

仰亚还真的不知道他要找哪个领导,他的事情又应该属于哪个领导分管。他也说不清楚他的事情到底是什么事情。所以,只能从头开始介绍。

“啊,我是村的,以前在人民公社的时候,在公社宣传队里吹过芦笙,现在,我们想重新成立一个芦笙队,可是——”

说到钱的问题,不管在哪里,仰亚始终都不好意思说出口。

“可是什么?”

“前几年,我们也成立有我们自己的芦笙队。那个时候,乡村里,大家有一些红白喜事的,也经常请我们去吹芦笙跳芦笙舞,同时也给我们适当的报酬,所以,我们的芦笙队也能维持下来。可是现在,再没有人请我们了,大家都忙着自家的生活。没有钱,所以,也没能把大家集中起来。我们想,在这方面,上面是不是能够难我们一点扶持,有没有这方面的帮助。”

“啊,大叔,我听懂了,你这是不是民间文化方面的问题?”

“我不太懂,好像是吧!”

“那你应该找我们分管文教卫方面的书记。来,我带你过去吧。”说着,小女孩把仰亚带到了四楼的一间办公室。

“大叔,这就是我们分管文教卫方面的刘副书记;刘书记,这位大叔想找你。”

“找我?那进来吧。”

刘副书记,看着比仰亚年轻多了。最多也不过三十四五岁的样子。

“这位大哥,你先坐吧,找我有什么事?”

仰亚,又把刚才对小女孩说的话,给这位叫刘副书记的领导说了一遍。

“啊,你是说,你想在你们村子里成立一个芦笙队,可是在资金上有一定的困难,想找我们解决一下?是吗?”

仰亚认真地点了点头。

“近一段时间以来,我们也经常听到要保护民族文化方面的消息。前几天到县里面开会,县里的领导也提起过这件事。可是,一直到现在,也没看到有什么动静啊。乡镇这一块,确实没有这方面的专项资金,也不知道你的具体要求是什么。要不你再说说。”

“我们的芦笙队,在前几年,也成立过,可是后来,由于没有资金,乡村里也没有人再请芦笙队了,所以,我们就停了下来。现在,就在前一段时间,有几个国外专家,还有县里面的领导,到过我们那里,说是要搞什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我们重新把芦笙队芦笙舞组织起来。可是现在,除了已经外出的人员外,在家里的人,每个人家里都有自己的事,都抽不出时间来吹芦笙跳芦笙舞了。所以,我想,如果能够给他们付一点误工补贴的话,还是有一些人愿意出来吹芦笙的。其实,现在,我们已经准备在搞了。这一段时间,都是由我自己每天给大家付一点,可是,这也维持不了多久啊,所以,我才想到,到上面来问问,能不能在这方面人给予我们一点帮助。”

“什么?你自己出钱?”

“这个,我还不敢告诉大家,如果他们知道是我在出钱请他们来吹芦笙跳芦笙的话,也许他们就不愿意再来了。”

“你怎么想到要自己出钱请人来吹芦笙跳芦笙舞呢?这个,长期下去,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啊。”

“我也只是一种爱好而已,都吹了好几十年了。现在,看着这芦笙,慢慢地就没人吹,也没人听了,自己心里也觉得有些可惜。这可是我们地方上的好东西啊,就这么让它消失了,还真的有些舍不得,所以——”

一个普通的村民,能在这里说出这样一番话来,确实让年轻的刘副书记有点感动。

“你,吹了几十年芦笙了?你叫什么名字?”

从仰亚进来,刘副书记还不知道仰亚叫什么名字呢。

“我叫仰亚。是附近村里的。”

‘仰亚’,这个名字,刘副书记


状态提示:0196、重启芦笙队 3--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