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吉又上上下下的看了仰亚几眼,继续喂自己的猪。
说了这句话后,仰亚也就没再跟着阿吉,而是先一个人回到了办公室。
阿吉喂完了一遍猪,洗手回到房间(办公室)。仰亚悠闲地躺在阿吉的床上。拿着一本有关养殖的书,漫不经心地翻着。看到阿吉走了进来,他也从床上坐了起来。
“喂完了?”
“嗯!完了,你不是说有事吗,还有鸡,我就叫他们俩去喂了。”说着,拖过一张凳子,就在仰亚的对面坐了下来,还像刚才一样地看着仰亚。
“什么事?你说吧。”
仰亚又有几分觉得不好意思的样子,‘准备’了好久,才终于开口:
“阿吉哥,我想和你这‘借’两头猪。”
“嗯?借猪?”阿吉还从来没有听说过有要借猪的。所以,他才重复问了一遍。
“嗯!借猪。”
“你借猪干什么?”
说着,仰亚才把他要借两头猪的目的告诉了阿吉。原来,他是想来要两头猪去卖,然后用卖猪的钱来给芦笙队买芦笙和其它的器材。
阿吉听了,又是好气又想笑。
“仰亚,亏你想得出来,还来和我借猪,我还以为你要借猪干什么,原来是想打猪的主意,想要卖钱啊。”
“阿吉哥,我这不是没有办法吗。你看,我们的芦笙队也建起来了,这也排练了差不多一个月了,过几天就在到上次来约我的那家去吹芦笙了。可是,我们原来的那几把老芦笙,坏的坏,破的破,而且声音也不好,我们怎么拿得出手。”
“你们就没有其它的办法了吗?你们就不能大家各自凑点钱。各人买各人的?”
“哎呀,你不知道,现在,有几个人吹芦笙。那些人,都是我上门去一个个说了半天才答应来的,家里的人都还不是完全答应。这久,都有好几家因为学吹芦笙跳芦笙舞的事吵起来了,哪还能叫他们出钱。再说了,他们也没几个拿得出钱来啊。”
“可是,这也不能全部由你一个人出吧,况且你自己也没有钱。”
“所以,我才想起来,今天来跟你借两头猪,然后去卖了,用来买芦笙等。”
阿吉直接摇头。
“仰亚,按说,这个养殖场都是你办起来的,这些猪你想怎么处理都可以。可是,仰亚,这猪,是真的还没长大啊,现在把它们卖了,是很可惜的,也不划算啊。”
“你刚才不是说已经有一百五六了吗?不是再有一两个月就能够卖了吗?”
现在,阿吉才知道,原来仰亚跟着他一直在猪圈边围着问的那些,是这个用意。
“就是,这就只差一两个月了,现在,正是它们长身体长膘的时候啊。”
“没事,阿吉哥,就两头,我就要两头,到时,这两头猪,你们就算我的名下就行。好吗?”
阿吉是实在没办法。他也知道,仰亚这也是没办法,要不,他不会想到来养殖场‘借’什么猪的。这可能也是他想到的唯一的办法了。
阿吉长长地叹了一声气。
“你要买哪些东西?大概要多少钱?”
“我们现在有两个队,一个老年队,一个青年队,每个人一把芦笙,就要二十几把芦笙,还有长笛、芒筒等。”
“一把芦笙多少钱?其它的呢?”
“我们也买不起更好的芦笙,就买最简单的六管芦笙吧,一把大概几十近百块钱。”
阿吉想了想,算了算。
“仰亚,现在把这些猪卖了,是真的不划算啊!”
“阿吉哥,我知道,我就要两头,只要钱够了就行,我也不敢多多的要、多多的卖。”
“两头够吗?”
“应该够了吧!”其实,够不够,仰亚自己心里也没底。
阿吉没办法,最后忍痛割爱:
“那,你就要三头去吧。然后,再给你二十只鸡。可是,仰亚,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以后,再也不允许你这样来养殖场要猪要鸡的了。”
“一定一定,阿吉哥,以后,我再也不敢了,再也不敢这样做了。”说完,仰亚就急着往外冲。
“你忙什么?你拿什么把它们带走?”
是啊,自己一手空拳,怎么把三头猪,还有二十只鸡带走。他回过头看着阿吉。
“今天又不赶集,明天正好是赶集天,明天早上,你带几个猪笼和鸡笼来,我和你一起去集市上卖。”
这可是仰亚求之不得的事。仰亚对着阿吉千恩万谢。
第二天一早,仰亚找来了猪笼和鸡笼,还从村里叫来了一驾马车,和阿吉一起把三头猪和二十只鸡装进了笼里,赶着车去了集市。
还好,阿吉和仰亚的鸡、猪,都是经过自己特殊的喂养方式养出来的,比起别人完全是家庭喂养的,要好看、大个得多,又比那些纯饲料喂养的猪、鸡要雄壮得多,所以,一上市,就卖了一个好价钱,没用多久,就全部卖完了。而且,比他俩估计的还多卖了些钱。
现在要做的,就是赶紧去买芦笙了。
芦笙,本就不是在所有集市上都可以买得到的,不过,原来仰亚还在宣传队的时候,也经常参与队里去购买一些芦笙什么的,他知道哪里才有卖芦笙的。
然后,他带着阿吉一起,来到一条老街一个很不起眼的门面里。
“大爷,你这还有芦笙卖吗?”
看来,仰亚认认识的原来制作芦笙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