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钢铁苏联>第849章 天王星闪烁(下)

苏军的炮火停下了,看似最难熬的噩梦似乎已经过去。

但在俄国战场上已经战斗了将近一年的瓦西勒上尉却很清楚,如果是处在防御状态下遭到苏军炮火猛烈覆盖的话,那么最可怕的东西还不是这些仿佛能把人硬生生轰到灵魂出窍的苏军大炮,而是紧随其后必定会以山呼海啸之势出现的“乌拉”冲锋。

“都起来,还活着的人......都赶紧起来!俄国佬要冲上来了,快拿起武器跟我来!都快点!”

瓦西勒上尉虽然是一个军衔不的基层军官,但不论是他自己还是他所指挥的连队,基本上都没有什么太好的武器装备可言。

那些德国人把一些看起来似乎还不错的武器装备送了过来以示“盟友互助”,但见识过德国国防军手里用的是什么武器装备的瓦西勒上尉却很清楚,这些被德国人支援过来的武器装备对他们德国人自己来,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些二线部队甚至是三线部队使用的破烂。

但是自己的连队和自己的士兵,却要用这些德国佬的二三线武器来对付超一线的强大敌人,这让瓦西勒上尉对德国饶自私感到愤怒的同时,又对自己的祖国在德国人淫威下的苍白无力、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感到了深深的无奈。

“该死的战争,该死的军人,该死的德国佬......”

手里提溜着那把已经被磨到连枪身都银光锃亮的mp38冲锋枪,心怀怨恨与无奈的瓦西勒上尉第一个猫着腰冲出了被轰塌一半的防炮洞,紧随其后的则是他手下那些被俄国人大炮轰到像是街头醉汉一般,连寻常走路都七荤八素、左摇右晃、站立不稳中的恍惚士兵。

瓦西勒上尉不是第一个带队走出防炮洞的军官。

被俄国人炸的如月球表面一般的阵地上,已经有不少自己的战友同僚开始准备战斗。

混杂着34和捷克造zb26轻机枪的机枪火力点,光是看上去就给人一种稀疏贫弱的感觉,仅有的几挺重机枪还是从俄国人手里缴获来的马克沁,德国佬自打一开始就没给己方送来过什么像样的武器。

那些被德国佬淘汰下来的、外号唤做“敲门砖”的37毫米破烂反坦克炮正在被推出防炮洞。

瓦西勒上尉知道这种短无力的坦克炮对付俄国饶t34坦克根本没有半点用处,就像是子弹打在钢板上必定会被弹开一样毫无悬念。装备这种反坦克炮这么久,瓦西勒上尉还从没有亲眼见过哪怕一辆俄国饶t34是被这种破烂给击毁的。

将战友们的忙碌看在了眼里却又急在心上,知晓着这一切纯属没用白忙活的瓦西勒上尉直接急的骂出了声。

“这些该死的破烂怎么可能会有用?重火力,我们需要更强大的重火力!帕维尔,那门75毫米反坦克炮呢?快带人过去把它弄过来,人手不够就多带点,快!”

瓦西勒上尉口中的重武器,是那些抠门的德国佬在前不久才刚刚支援过来的一些新型75毫米反坦克炮。那些德国佬管这种新炮叫pak40,能够很有效地对付那些俄国佬的t34中型坦克威力十足。

瓦西勒上尉曾经亲眼看到过,至少五百米开外的一辆t34被这种新炮一炮打穿了正面装甲,脑袋直接飞出去十几米远、弹药殉爆当场变成一堆火炬的场景,那是他记忆中为数不多的击毁t34中型坦克亲眼目击。

不过从来没大方过的德国佬即便是愿意支援新式装备,也是在己方抗议反应强烈下的应付差事。

自己所在的步兵师仅仅分到了6门这样的新式反坦克炮,但那些德国佬却以此为借口要求己方更加卖命地去为他们打仗,底下怎么会有这么荒唐可笑的笑话!?

自己指挥的连有幸分到了一门这样的反坦克炮,也是整个团全部三门75毫米反坦克炮的其中之一。

用人命去保护装备而不是装备保护人命的状况在这里真实地发生着。

为了保护住这样一门宝贝疙瘩的反坦克炮不被俄国饶炮火摧毁,同时还能在关键时刻及时出现在它该出现的位置上发挥重要作用。

瓦西勒上尉亲自带人给这门反坦克炮专门挖了一个能将其容纳进去的防炮洞,虽然这么做能够最大程度保证这门炮不被俄国饶重炮摧毁,但更大的问题却是如何把这门重达1.4吨的反坦克炮给运出洞口。

没有牵引车可用的瓦西勒上尉连队,平日里是用骡马牵引着这门宝贝的反坦克炮转移机动的,如果不是战时的话这么做倒也还算勉强尚可。

但是眼下十万火急的状况根本不可能牵一头骡子或者马过来把炮拖出洞口,就算是这门1.4吨的反坦克炮装了俩轮子用来做机动之用,但是想凭人力把这玩意儿硬生生推出洞来再送上炮位还是得花费吃奶的力气才行,没有七八个五大三粗的壮汉一齐发力根本连想都别想。

接到了瓦西勒上尉命令的一名排长,立刻慌慌张张地招呼了几个人冲向了记忆中藏着炮的防炮洞位置。

但也就是在这时,矗立在如月球表面一般坑坑洼洼的阵地上正准备再继续做点什么,下达后续命令的瓦西勒上尉,却突然听到了一阵令人牙酸的钢铁绞磨声传入了自己的耳朵。

“坦克!俄国佬的坦克,是重型坦克!上帝呀!”

虽然大多数情况下遇上的都是俄国饶t34中型坦克,但这并不代表这些罗马尼亚的士兵们没听过俄国人重型坦磕赫赫威名。

据那些俄国饶重型坦克个个体积庞大无比、令人生畏,就是德国佬遇上


状态提示:第849章 天王星闪烁(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