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钢铁苏联>第451章 翻盘

常有一些从鬼门关前走了一遭后活着回来的老兵们,讲述子弹破空尖啸划过自己脸庞时那种几乎快要把脸皮都给摩擦燃烧起来的恐怖感觉。

但眼下相距不过一米距离正在雪地里舍命狂奔的马拉申科与拉夫里年科二人,却遭遇到了比子弹擦过脸庞还要更加恐怖的事情。

一发从线膛炮管中螺旋冲出的85毫米风帽穿甲弹几乎是擦着二饶身旁呼啸袭来,炮弹在空气中以每秒750多米的飞行速度从二人身边几十厘米的位置上见缝插针而过,瞬间没反应过来的马拉申科与拉夫里年科几乎同一时间感受到了那象征死亡的阴风。

咻——

轰——

咚——

破空尖啸声、炮口火光咆哮声以及击穿目标装甲的三重声响混杂在一起回荡于耳边,五百米射击距离上仍能确保有效击穿120毫米垂直均质钢装甲,威力强劲的85毫米炮射br365型风帽穿甲弹根本不是德军sdkfz251型半履带车所能抵挡的。

仅仅15毫米厚度的车体前装甲被全口径风帽穿甲弹直接击穿,因装甲太薄而未能触发穿甲延时引信的最终结果却并非是什么好事。

从驾驶员位置击穿装甲一头钻入其中的85毫米风帽穿甲弹,在将德军驾驶员的脑袋打成一团浆糊之后继续向前横冲直撞。

位于驾驶员身后坐了一整排半个班的德军士兵成了最好的牺牲品,裹挟着强势穿甲动能的85毫米风帽穿甲弹犹如串糖葫芦一般,直接将五名成排坐的德军士兵沿着一条弹道飞行直线全部腰斩!

一炮打来瞬间死了一多半饶sdkfz251型半履带车犹如被一枪打死的野猪般踉跄着停下,浑身上下都被战友的碎肉鲜血糊了个满身的幸存德军士兵怪叫呼嚎着从车内跳下逃生,方才还准备加速逮捕马拉申科和拉夫里年科的半履带车眼下却成了一台活生生的碎肉棺材。

“沃日!那儿打来的炮弹,妈的差点就白给了!”

心中一阵惊呼的马拉申科在看到德军装甲车被瞬间秒杀之余,不由回首望向方才炮弹来袭的方向企图找到心中所寻找的答案。

只是没等刚刚回过头来的马拉申科发现任何踪迹,已经找寻到自己想要结果的拉夫里年科却瞬间一声惊呼。

“马拉申科!快看!我们的同志来支援了!”

不待拉夫里年科的开口惊呼话音落地,从斜坡后面轰满油门犹如蛟龙出海般一头爬坡冲出的kv85重型坦克已经亮出了真身,那强劲伟岸的身影外加飞溅积雪特效的映衬在眼下的马拉申科看来简直比大片还震撼!

“177!是我的座车!”

心中一声惊呼话音未落,刚刚将一发高爆弹脱手塞入了炮膛当中的临时装填手尼可莱便一把推开了头顶的炮塔舱盖,将上半身探出炮塔外向着马拉申科连连挥手示意二人赶紧加速跑过去。

而在177号团部指挥车身后,一辆辆犹如洪荒巨兽一般的kv85原型车正带领着更多的kv1重型坦克越过斜坡直冲而来。

就在马拉申科与拉夫里年科二人目睹了己方大部队到来而加速狂奔的当下,将第二发炮膛内待发高爆弹瞄准了目标的伊乌什金再次毫不犹豫地踩下了脚底发射踏板。

刚刚越过一个斜坡之后还处在提速阶段的kv85重型坦克车速并不算快,原本对机动速度造成了严重拖后腿的深深积雪眼下却成了减炮镜抖动的柔软缓冲区。

被确信自己有把握命中目标的伊乌什金瞬间送出炮管的85毫米高爆弹极速尖啸,弹丸战斗部内含660克tnt烈性装药的85毫米高爆弹显然不是脆弱的装甲所能抵挡。

砸在了sdkfz251半履带车车体右前轮的85毫米高爆弹撕碎了脆弱的车体侧面装甲,带着洪荒之力的烈焰浪潮顺着崩开的装甲焊缝朝着车体以内肆意宣泄。

前置在车头前赌供油管路成了酿成灾难的最终导火索,被引燃的汽油兵分两路将车体前置发动机与后面的油箱几乎同时引爆成冲火炬。

整齐排座在后方露战斗室内的一整个班德军士兵瞬间倒霉遭殃,从脚底袭来的烈焰几乎眨眼间便将这些德军士兵炸死当场或是化作一个个“烈焰超人”。

人在生命最后时刻迸发出来的强烈求生yù_wàng,促使着这些已经必死的烈焰之躯痛苦嘶嚎着跳下车来试图扑灭身上的烈火,但因油箱殉爆而熊熊燃烧中的死亡烈焰又那里是那么容易能扑灭的。

附着在这些德军士兵身上燃尽一切的汽油烈焰根本不是原地打滚或手拍扑打所能弄灭的,生命力迅速被熊熊烈火所吞噬的这些德军士兵没过一会儿便连痛苦嘶嚎的力气都已用尽,一头栽倒在地的焦糊身体开始渐渐散发出令人作呕的烤肉香气直至被烧的焦糊碳化。

追出村来的四辆半履带装甲车不到半根烟的功夫便被伊乌什金甩手干翻了一半,内心惊愕震撼到无以复加的剩余两辆德军半履带装甲车当即调转车头一脚油门就跑。

什么?你下车和几十辆苏军重型坦克对肛?见鬼!你是傻了还是疯了?

但内心中报以如此这般想法的德军刚刚付诸行动还没来得及跑远,原本在深一脚浅一脚的雪地里撒丫子狂奔的马拉申科与拉夫里年科二人却已停下了脚步。

上车指挥?不好意思,英勇的红军坦克兵指战员不需要!团长同志就是没了座车也依旧是响当当的坦克英雄!

“同志们!消灭这些**狗,碾碎他们!乌拉!”

尽管没有山呼海啸的乌拉声回


状态提示:第451章 翻盘--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