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南明日不落>599 骗钱大户,大明海军

相对于西清帝国,大明作为一个大陆国家,实际这些年来在海军上的投入竟然也不比陆军少,甚至有的年份海军预算还比陆军预算更多。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大明控制夏欧非美澳五大洲,海上贸易总额占全世界的将近八成,有着庞大的海上利益,这些都需要大明海军的保护。

于是这些年间,大明海军汰换战舰的速度甚至能够达到三四年一艘船,也就是说一艘崭新的、技术最优秀的战舰,下水服役三四年之后,居然就要在海军除役,更换更新式的舰艇。

这种简直浪费到上天的行为,也受到了很多人的怀疑和批评。不过大明海军仍旧以确保大明海上力量最大、最有竞争力为首要原则,不断地在更新战舰。

大明海军比起大明陆军,是更加没有挑战的存在。尽管西清很强,但其海军基本上就是被封困在狭小的黑海和波罗的海之内。西清建设了一些吨位不小的战列舰,不过是没法跟大明相提并论了。

大明海军的舰艇建造比较执着于验证技术,头些年就是建造战列舰和巡洋舰,现在主要精力在修建航空母舰上。而小型舰艇方面,实际上大明这些年有一些疏于进步。

环球航行时期的勇进级和徐州级后来又陆续服役了十年左右的时间,大明海军开始装备00吨级的吹雪级护卫舰,造了二十多艘之后,又上马了由海军舰船技术研究所自行设计的2600吨级济南级护卫舰,自64年开始建造,四年间已经建成了多达50余艘。

可以说护卫舰这个舰种是大明海军汰换速度最慢的舰种了,而在实际操作中,大明现在却更需要这些吨位不大,能够执行多种任务的舰船。

“……济南级,虽然造得多又快,但是我们海军还是缺。大西洋舰队这边需要至少三十条轻型舰艇,还要在北美、欧洲北海、地中海三个方向执行任务,现在都是在缺口的状态。而印度洋这边因为反海盗和护航的问题,我们需要的轻型舰艇更多。”王开做出了一副痛心疾首的表情。

不过张煌言还是立即戳穿了他:“你们的低烈度任务,很多是交给海警去做的,虽然你们的轻型舰艇没有得到增强,但是海警印度洋分舰队这几年已经连续编入了30艘000吨以上的舰艇,0艘3000吨级以上的舰艇。海军大手大脚花钱惯了,不会过精打细算的日子了。你们的主力舰三四年一换,消耗了太多的预算,这一点陛下都有些不满了。现在要打仗了,王司令你却说你们船不够,这实在是让内阁没办法接受。”

张煌言这话有点重了,不过显然内阁也是苦海军久矣,毕竟近几年,海军氪金消费越来越可怕,内阁都觉得眼皮子跳得厉害。不说现在刚完成建设的上海级战列舰,单说海军突然“灵机一动”,说战列舰过时了,我们换新玩具吧,搞航空母舰,一口气就上了2艘辽宁级,差点让内阁吐血而亡。

如今大明海军拥有战列舰2艘,航空母舰2艘,战列巡洋舰7艘,重巡洋舰6艘,轻巡洋舰24艘这个规模的一等和二等舰艇,耗费了大明大量的资金。而这些舰艇还不算被汰换下来,现在要么作为训练舰,要么作为舰艇储备的一些船舰。

海军当年口口声声说,这些大船他们希望以后作为储备舰队,如果未来发生什么大战,再度解封重新服役使用。但当时这话还有人听听信一下,可现在没人相信了。因为从经济上来说,与其解封旧战舰,不如建造一艘新的、技术更好的战舰。

特别是王开这货担任海军司令的这些年,海军没有少从内阁这里抠出来钱,主要都是用来大建了。

王开一看讲道理没有用,又开始耍赖了:“可是,张揆啊,海军确实面对着不小的压力。我们准备抽调印度洋地区的主力舰,乃至本土主力舰到大西洋舰队去,我们的力量就会不足。而且以现在的情况来说,济南级和吹雪级在面对阿拉伯海那些个头小、来去如风的小型海盗船的时候,也有人大炮打蚊子的架势。穷什么也不能穷海军,还是得给我们把船给配上。”

张煌言是没心情跟王开扯这些,最后直接将王开支到皇帝老儿那里了。

皇帝老儿其实就是这些年海军氪金大建的罪魁祸首之一,只不过现在内阁很硬气了,不靠谱的计划绝对不批,兵部里面也有人希望制衡一下胡乱使用经费的海军,所以王开没辙,最后只能找海军大建始作俑者的白明修来打小报告。

“要去打海盗啊,还不用特别大的船,济南级你都嫌大?”白明修浏览了一遍王开的报告,也是一脸问号。

按理讲济南级算是最适合担纲这些任务的舰艇了,吨位不大,还有比较强的自持能力,火力也很猛。

不过作为海军司令,王开想的却是优化兵力:“护卫舰在舰队中能够起到的作用其实更大,而且咱们的护卫舰放到欧洲去,单挑巡洋舰也没什么。西清最近动作频频,我担心他们的黑海舰队恐怕是要突破博斯普鲁斯海峡,准备进入地中海了。”

白明修听他这话,脸色稍肃:“黑海海峡是海军把守的一个重要节点,我记得你们设置了大量的岸防炮,现在连这里的防御都有问题了吗?”

当初奥斯曼帝国崩溃,明军一路出击,最终是到土耳其海峡处停下了进军的脚步,与西清帝国隔着博斯普鲁斯海峡、马尔马拉海和达达尼尔海峡相望。明军在这里驻扎的主要是海军陆战队和驻屯军团,也有藩军,建


状态提示:599 骗钱大户,大明海军--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