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南明日不落>598 急进的大明

在大明撤走最后一批滞留在德意志地区的侨民之后的0个小时时间,西清大军统帅承麟率领万多清军攻入了东普鲁士地区,占领了普鲁士公国的首府柯尼斯堡。普鲁士大公腓特烈威廉和自己的儿子,也就是历史上创立普鲁士王国的腓特烈一世,一同乘坐飞机,逃离了这座陷落之城。

由于缺乏可靠的防空能力,所以大明空军出动了护航飞机,掩护搭载着普鲁士大公和公室成员的飞机撤退到了荷兰。

普通的德意志人民是不可能有飞机做的,面对着残暴成性的西清,大量的德意志人向西逃亡,抛弃了自己的家园,成为了难民。荷兰、法国都打开边境让德意志难民进入,并且设置暂时的难民营安置他们。

前后仅用了十五天还不到的时间,西清就灭亡了普鲁士,以及北德意志几个小邦国。

其实这个速度本就在大明的预料之中。

“已经完成了初步机械化的西清陆军,根本不是现阶段欧洲国家陆军可以抗衡的对象。这其实也是两个时代的差距了。西清陆军展现出惊人的组织度和效率,也值得我们的警惕。”大明安全会议之上,总参谋长苏叔桓如此说道。

总理大臣张煌言表情颇为严肃,实际上这位以气节著称的阁揆现在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任职十多年的光复朝第一任首相唐北庐时期,大明发展迅速,海内外一片升平,朝野都在称赞当时的皇帝和总理大臣是君臣典范。后来唐北庐急流勇退了,张煌言上任,当时国中士子们颇为赞誉,可是张煌言上任没多久,就出现了国内制造业过热,经济疲软、失业率走高等一系列的问题,对于张揆的质疑就一直没有停过,甚至还有人建议请唐相再出山。

可以说张煌言身上是有很大的压力的。

“我们各部的准备如何了?”张煌言询问道。

兵部尚书侯晓群道:“我们的军工体系基本上已经开始在满负荷生产了,征兵工作进展得也较为顺利,预计今年六月份之前完成全部20个集团军的招募工作。”

工业部部长柳阜杰跟着道:“随着我们理政院采取了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并且发动了全社会几乎各个产业的大采购,现在基本上能够看出社会景气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失业率正在走低。”

这大概是张煌言最关心的一个数据了,三年来让人头疼的失业率,造成了本土大量的人口外流,大明已不复光复初年的时候充满干劲、生活极速变好的状态。现在的大明国民,已经逐渐稳定下来了自己的社会构成。普通的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已经实现了温饱,并且过上了低水平小康的生活。他们往往拥有自己的住房,拥有自己的工作,有一定的家庭存款。再往上就是大明的“中产阶级”了,这一部分人口虽然比普通阶层略少,但是人口也相当庞大,他们往往生活水平在小康以上,拥有更多的享受类消费,有大房子,有小汽车,受教育水平比较高。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大明中产阶级相对年轻,具有更高劳动技能。至于富裕阶层,人口就少一些了,而且在大明的政治光谱中近乎隐形,这也是大明的国体决定的。

现在对大明影响比较大的是普通阶层,广大的年轻受教育的劳动者一进入劳动力市场之后,就会被分配干净。从国有企业到私营企业,从第一产业到第三产业都是如此。年轻劳动者有知识文化,而且可塑性强,工作能力也好,所以很多用工方都在一面解除跟低技能的中年劳动力的劳动合同,一面同年轻劳动者签订新的合同。事实也证明,新一代的劳动者们更出色。这就造成了在近年来,大明出现了一大群非常迷茫的、仅有基础识字能力、缺乏扩展性和可转化性劳动技能的高龄劳动者。

国企尚好,基本上会雇佣这些中年低技能劳工到他们的退休年龄,可大量的私企就不会这样了。为了避免大明劳动法中,供职5年后就不得因为特定理由解除劳动合同,所以大量私企就以裁员为借口,裁掉了大量为他们工作了十二三年的员工。而这些四十多岁的劳工,进入劳动力市场之后,难以同那些二十岁左右,拥有至少中专、大专,甚至本科学历的年轻人竞争。

借助着这一次的战争,张煌言执行了激进的财政政策,虽然不能叫大水漫灌,但是却确实一口气向已经疲乏的产业中投入了大量的国家订单。甚至配合着战争需求,张煌言还要求各省展开第二轮基础设施建设的**,各地都出现了建造新开发区的情况,新建港口、新建机场、新建铁路、新建住宅区,张相通过此类方法吸纳大量的劳动力,同时也是推动大明的建设。

按照他的想法,大明的发展还远没到尽头,制造业的过热一大原因就是缺乏良好的宏观调控,而且作为首要经济需求的大明国家,在最近的五到七年内太过佛性,而且多少有些懈怠了。

这是大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然局面,大明过于庞大,本土和各殖民地都在发展,分摊起来就可能出现平均主义。

大爆二十个集团军的的扩军计划,自然也需要数量庞大的民用产业和工人、农民们去供养,大明一直以来都具备这个能力,只是没有利用充分。

而在这一切的背后,实际上大明已经开始逐渐地在放弃非常不灵活,甚至还有点耽误自己发展的金银本位制度了。

就在张煌言老怀大慰,大家干得都不错的时候,有一个格外的声音出现了


状态提示:598 急进的大明--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