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明末不求生>第四章 耿应衢的棉布工坊
,亲自前往安庆、芜湖和长江下游的镇江等地,找到了自己以前在江南结识的一些老朋友,利用他们的渠道从常州府、苏州府、湖州府和松江府等地采购大量棉布。

耿应衢从江南采购棉布回楚贩售,甚至得以直接和中原闯军做买卖,资本由一生百,事业兴隆,马上就一传十、十传百,轰动全楚。搢绅们正因为李来亨的“暴政”上顿挨不着下顿,听说了耿应衢的情况后,马上就找上门去,要和他联股做此营生。

但是后来袁继咸组织赣勇,截断九江,长江航运不通,耿应衢的生意就受到了沉重打击。但是既然因为李来亨强行推广营田制的缘故,使得士绅们再也无法通过旱涝保收的土地获利,无可奈何之下,只好铤而走险,继续用走私等方式经营贸易。

耿应衢则比一般参与棉布生意的楚中士绅更聪明些,他想到既然从江南采购棉布困难,不若直接于楚中织棉。楚中本来就有江化木棉,虽然不比江南广泛种植的余姚棉那样可以二十棉得七布,可是犹可以二十棉得五布,而且江化棉性强紧,还比余姚棉轻得多,同样适合织工使用。

这时候楚闯的营田政策已经进一步收紧,原本说好要分润给士绅们的一成粮食收入已经变成了看不见摸不着的所谓“股本”。

楚中士绅的生活大受影响,即便一些世代家资丰饶的望族,因为人丁繁多,也架不住这样的坐吃山空,连日常吃食都渐渐成了问题。

在这样紧张困顿的情况下,他们又无力举兵在湖北根基雄厚的闯军。耿应衢就抓住机会,说服了许多家生活困难的搢绅,同他合作经营纺棉工坊。

在随州和武昌,闯军本来就设有制作扬武蓝染料的浆染工坊数十家。耿应衢便在这些工坊附近,择地新建织棉、织丝的新工坊,既可以利用闯军制造扬武蓝培育出来的技工,又可以马上和闯军的浆染工坊合作进行染色。

扬武蓝配制成本极低,远胜于此时江北、中原甚至闽广一带盛行的染料。耿应衢将棉布染色以后,虽然还不能完全同实力强大的松江棉布竞争,但在运输成本相对松江棉布更低的闽广一带,已经薄有几分市场。


状态提示:第四章 耿应衢的棉布工坊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