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阳后,李毅就在皇宫中留了下来。
太宗自然是大喜过望,不过对于衍圣公和龙虎山掌教来说,这可不是一个好的兆头。
果然,翌日一早,李世民就在朝堂上提出了要举办水陆大会的事情。
一干儒士文臣自是死谏不已,白发苍苍的衍圣公更是直言不讳,怒斥圣上这是在纵容方外之士蛊惑人心!
那龙虎山掌教虽然自己就是方外之士,但也在这时候出言附和,死死抓着佛门乃是传自番邦这件事,直谏不已。
可惜李世民心意已定,力排众议,还是让人传旨天下,择良辰吉日,召集天下僧侣,在这长安城中做一场为期七七四十九日的水陆大会,超度天下冥府亡魂!
衍圣公虽然是儒门领袖,但也无法真的左右李世民的决断,只能退而求其次,在这大会主持人的人选上做文章。
李世民心中最属意的人选自然就是李毅这位陆地神仙,可惜这位衍圣公的面子也不能不给,无奈之下,只好让人请李毅过来,想要让这位玄一大师靠其自己的风采去折服这些儒生。
岂料李毅却是志不在此,甚至对衍圣公要从天下僧侣当中公平的选拔出一位大德高僧的主意推崇不已。
这让衍圣公对他的印象大为改观,李世民虽然觉得有些遗憾,但也暗暗的松了一口气。
接下来的一段日子,李毅继续打着镇守皇宫的幌子留在宫里炼化那张六字光明咒佛帖,而玄奘也如他所预料的那样,在群僧中脱颖而出,成了这水陆大会的主持人。
这位玄奘大师的名声虽然不比玄一响亮,但因为陈光蕊和殷开山的关系,在身份上却是更加容易被大唐的文武百官接受。
随后发生的事情跟李毅记忆中的相差不多,观世音带着木吒在水陆大会上出现,又是送袈裟锡杖,又是说大乘佛法的好。
李世民做这水陆大会原本就是为了消除身上的罪孽,好在死后不落入那十八层地狱当中,此时骤然听闻那劳什子的大乘佛法居然可以度亡脱苦、让寿身不坏,顿时就是眼前一亮。
而玄奘也没有让他失望,一脸诚恳的请教起这所谓的大乘佛法来。
观世音粗浅的指点了一番,吊足了玄奘的胃口,便是现出真身飘然而去,一时间,这水陆大会的影响力也推到了极致。
至此,西游取经的事情已成定局,朝堂之上需要讨论的只是由谁来保护玄奘。毕竟,西去万水千山,可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够到达的。
此时,刚刚将那佛帖炼化,正是心得意满的李毅便主动请缨。
众人自然没有意见,甚至那龙虎山掌教和衍圣公还巴不得他马上离开呢。至于说原著中提到的李世民派给玄奘的两个随从,有李毅这位陆地神仙珠玉在前,自然也不会存在了。
就这样,李毅和玄奘在贞观十三年九月的某一天,终于踏上了西游之路。
走之前李毅简单的做了一些功课,知道这西行的路线有两条,一条是绕道巩州,走河州卫,一条是直驱吐蕃,翻越大雪山。
若是按照他之前的打算,肯定是要走吐蕃这条捷径的,不过在炼化了那张佛帖、彻底掌握了六字真言之后,他便没有这个心思了。
那密宗真言虽然玄奥,但六字光明咒也不差,相比于法明长老,他可不相信天龙寺的那些番僧能够掌握多少密宗真言的奥秘,与其舍近求远学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倒不如先将大乘佛教的六字真言领悟通透了。
更何况,河州卫这条路线与原著中玄奘要在两界山经历的好几场劫难都是息息相关,他可不确定,若是选择了其他的路线,事情还会不会那样发展了。
对于走那条路,玄奘都是没有意见。这些年他虽然成长了许多,身上已经有了一股大德高僧独有的气势,不过在面对李毅的时候,却依旧还是那个从善如流的小师弟。
就这样师兄弟二人一路西行,先是在法门寺休息了一宿,接着又在巩州城安歇一夜,数日后,已经到了河州卫。
这里是大唐的山河边界,地广人稀,接下来的好几天,路上都没有遇到半点人烟。
李毅望着远处时隐时现的山峦,忍不住喃喃一声:“前面应该就是两界山了,大概还要走上三五日的时间,等到了那里,就不会像现在这样平静了……”
玄奘不置可否,从长安城出来,这一路上都没有发生什么大事,甚至之前在经过巩州城的时候,他们还受到了当地官员的热情招待,对于接下来路程的凶险,他自然也没多少概念,而且,即便是知道有什么危险,在他心里,有玄一师兄在,也是安心的很……一边想着,一边已经熟稔的将帐篷搭好,“师兄,今夜就在这里凑合一下吧!”
李毅这才收起目光,看着一头大汗的玄奘苦笑不已。虽然他在这一路上扮演的都是玄奘的护卫,但这小师弟却只将他当做是师兄,忙前忙后,反而是将他的起居照顾的周到无比。
玄奘却是乐此不彼,对于这位玄一师兄,他是发自内心的钦佩与感激。
李毅说了几次,执拗不过,也只能随他。一路上将心思沉浸在修炼当中,努力的提升着自己的实力,从而更好的保护好这个师弟。
忽然,一股汗毛倒立的感觉从背后传来。
李毅心中一紧,转身看去,就是见到一个红袍老者缓步走来:“灵识好敏锐的小家伙,可惜,遇到了老衲!”苍老而雄浑的声音滚滚传来。
“什么人